楊萬裡詩風特點?宋朝詩人其實最著名的無非是:梅堯臣、蘇轼、陸遊、楊萬裡等幾人,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楊萬裡詩風特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宋朝詩人其實最著名的無非是:梅堯臣、蘇轼、陸遊、楊萬裡等幾人。
或許楊萬裡位詩人的名字對你并不陌生,他的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也是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的。
楊萬裡的大部分詩詞,充滿了生活閑趣,自創“誠齋體”,讓人感覺他好似一位安逸的田園詩人,可真的是這樣嗎?一代詩宗、中興四大世人楊萬裡熱淚盈眶的一生你了解嗎?
一、早年喪母,受父英雄、發奮讀書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那一年北宋汴京被金國攻破,二聖被擄走,北宋滅亡。而正是這一年,江西吉水縣一戶并不富裕的家庭降生了一代詩宗—楊萬裡。其實在宋朝,江西為當時朝廷貢獻了近一半的詩人、政客、包括晏殊、晏幾道、歐陽修、王安石、黃庭堅、曾鞏,朱熹,當然還有楊萬裡,那時候的江西可是人傑地靈。
楊萬裡的父親,非常喜歡讀書,家境本不富裕,但藏書衆多,家裡再沒錢,也要買書來讀。這就潛移默化影響了楊萬裡。他八歲的時候,母親去世,楊萬裡在父親的影響下,廣師博學,發奮讀書。當然自古聖賢之人,偉大的詩人、政客,都是要百般磨練才成才,楊萬裡也不例外,23歲去禮部考試,不幸落榜,四年後繼續考試,終于進士及第。
二、初入仕途、得良師啟蒙,矢志報國進士及第後,他被分配到江西贛州做司戶參軍,也就是當地掌管戶籍、賦稅的基層公務員,這一年楊萬裡29歲。此時他的父親仍帶着他去拜訪當地名人包括:王庭珪、張九成、胡铨等名人,其中王庭珪也是江西吉州人,是兩宋之交重要的詩人,性格剛直、主戰抗金,詩歌成就極高,比如這首詞:
春入西園,數重花外紅樓起。倚闌金翠。
人在非煙裡。風月佳時,蓬島開平地。
笙歌沸。畫橋燈市。一夜驚桃李。
這些前輩的教導,使得楊萬裡更加關注國家興亡,立志報國安邦,絕不谄媚讨好、獨善其身。
在江西贛州不久,楊萬裡被調到柳宗元曾經呆過的永州。當時說來也巧,主戰抗金的中興之相——張浚也因主張抗金而罷相谪居在永州。經過多次求見,終于在張浚兒子也就是嶽麓書院山長張南軒的引薦下,得以一見。此後入仕不久的楊萬裡内心得到極大鼓舞,心裡報國安邦的志向更加堅定。
三、宦海沉浮、熱血不減、數次得罪孝宗及權臣不久之後,在臨安,宋高宗禅位于趙昚,也就是南宋最出名和賢德的皇帝—宋孝宗即位。這下朝廷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張浚再次被召至臨安為宰相,同時在永州呆了4年的楊萬裡也得到機會調到臨安,還得到了張浚推薦,可惜時機不巧,當時來不及上任,影響他一生的慈愛的父親就重病,不久去世,按照當時制度,便在家服喪丁憂三年。
等楊萬裡再次出任,張浚已經退休歸家。楊萬裡遍拜訪當時抗金名将虞允文,并上書《千慮策》,在家服喪這幾年,楊萬裡完成了《千慮策》,分别從“君道”、“國勢”、“治原”、“人才”、“論相”、“論将”、“論兵”、“馭吏”、“選法”、“刑法”、“冗官”、“民政”等三十篇論述靖康以來的經驗教訓,全面總結了強國之道,慷慨激昂,展現了楊萬裡報國之志,得到了虞允文的贊賞。
轉眼過了不惑之年的楊萬裡,幾經周折,在43歲的時候出任隆興府奉新知縣,短短半年,政績斐然,因而得到虞允文推薦,得以回京任職。
在京任職期間,張浚之子張南軒得罪了虞允文,被排擠出京,楊萬裡曾為其據理力争。此後17年時間裡,他轉折于京城、廣東、江西、江蘇、福建等地,最高官至吏部副部長。
為官數十年,面對朝不保夕、宦海沉浮之後,楊萬裡始終未忘初心,對自己堅持的事情,據理力争,屢次上書宋孝宗,遠離奸佞之臣,勤奮為政。但正是因為楊萬裡熱血為國頻頻上書勸谏、言語直接逐漸得罪了宋孝宗。
有一次,1188年三月,孝宗采納翰林學士洪邁的建議,以呂頤浩等人配飨高宗廟祀。楊萬裡力争主戰名相張浚當配飨,并指斥洪邁不俟集議、專辄獨斷,無異“指鹿為馬”,這就惹惱了孝宗。孝宗說:“萬裡以朕為何如主?”意思就是說,既然洪邁是趙高,那我就是秦二世了? 因此學去楊萬裡從四品的秘書少監之位,外放江西。
就是這樣,楊萬裡的 初心仍未絲毫動搖,62歲複任直秘閣後,仍然連上三劄,要求光宗愛護人才、疏遠奸臣,做到“一日勤,二日儉,三日斷,四日親君子,五日獎直言”。一個月後被免職。63歲的楊萬裡在奉旨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北返,路經蘇州,寫下《泊平江百花洲》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遊。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雲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是啊,“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楊萬裡這坎坷漂泊的一生,不忘報國之志,不正像一艘孤舟嗎?
四、無力回天、毅然歸隐、死前托書65歲的楊萬裡自知屢次上書得罪權臣、也惹得孝宗厭惡,無法改變現狀,心急如焚之下,便辭官回老家歸隐,與世隔絕。
退休後的楊萬裡心灰意冷,但内心有一股孤勇,時不時燃起熊熊火焰,讓他通體熾熱,無所适從。隐居在家的楊萬裡邊關近況他一直關注,朝廷情勢他也一直挂念在心,衣帶漸寬,茶飯不思。
此間朝廷數次召楊萬裡赴京任職,楊萬裡自知當朝宰輔獨斷專權,心胸狹隘,有北伐之行動,卻無收複失地之心,因此楊萬裡辭謝不去。
沒想到,獨斷專權的丞相大人,仍然鬧騰着要北伐,還要啟用一個64歲的詩人來全權指揮軍事。這個詞人大家也非常熟悉,他就是“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
此時的辛棄疾已是花甲高齡,沒有了年輕時的主角光環,自己都曾登臨扶欄自歎“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久之後,辛棄疾便在大病之下壯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噓感慨。
辛棄疾因重病辭免朝廷任命後,朝廷便另外安排其他将領北伐抗金,這消息傳到了隐居在家的楊萬裡那裡,近80歲的書生再也無法淡定了。
垂死病中的楊萬裡憤然起身,給朝廷上書,在這封奏折中,他強烈譴責了當權丞相無視民意,一意孤行的行徑。
“韓侂胄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唯有孤憤!”
寫完這份奏折後,他又寫了一紙遺書,用作安排後事,作别妻小。
筆落後不久,他咳嗽不止,先是暮目光如炬,接着慢慢黯淡下來,不到須臾,楊萬裡便溘然長逝,告别了他牽系整整80年的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
五、千秋真赤子曾經年逾65歲的楊萬裡憤然請辭歸家路上,寫下一首充滿趣味的宋詩: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詩的意思是:一艘小小的漁船上有兩個小孩,他們把撐船的長竹篙收起來,坐在船裡。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當帆讓船前進啊。
滿懷報國熱血的楊萬裡,一生沉浮宦海,被貶無數次,甯可惹得當朝皇帝厭惡,都不肯向自己報國之心妥協,遷谪路中亦能被“急走追黃蝶”“怪生無雨都張傘”的孩童的可愛之處打動,此般人生或許才是讓後人熱淚盈眶、光耀千秋的“赤子之心”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