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肛腸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逐漸提高。想要治療痔瘡,首先要明确什麼是痔瘡,才可以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更有保障。大家都很關心,痔瘡都有什麼表現?
痔瘡是直腸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痔瘡可分為内痔、外痔、混合痔。它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便血,便血可為無痛的或間歇性的便後鮮紅,便時滴血或在手紙上帶血,便秘。
痔瘡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出血
很多患者先主訴就是便時和便後的肛門出血,輕度的出血是便紙上有鮮紅色的血,重點的有肛門滴血,再重的有肛門噴射樣的出血。
2、脫出
就是大便的時候,感覺肛門裡面有一塊組織脫出到肛門外,輕的患者脫出後可以自行縮回去,重的患者脫出物不會自己縮回肛門内,需要用手推才能夠縮回肛門内,再重的患者脫出物無法還納到肛門内部或者還納回去之後很快因咳嗽或者走路時又會掉出來。
3、潮濕
肛門周圍潮濕,有滲液。
4、瘙癢
肛門周圍有可能出現瘙癢等症狀,對于一些急性發作的痔瘡,如炎性外痔或者血栓性外痔,患者還可以有肛門周圍的疼痛。
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可加重單純性的内痔,無疼痛,均有墜脹,可出血,發展到脫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頓或感染時才會出現疼痛。外痔平時沒有症狀,發生血栓及炎症時可有腫脹、疼痛。
如果患者發現有痔瘡的症狀,建議到當地正規肛腸科進行就診,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可用藥物進行治療,平時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忌煙酒,不要熬夜。
生活中要做好肛周的護理:
肛門護理的第一步:要保證肛周清潔,便後用水沖洗肛門。用紙擦隻會把大便擦到肛門的褶皺和傷口裡,越用力想擦幹淨,大便嵌入越深,導緻細菌繁殖,加劇炎症和水腫。最好是準備一個肛腸清洗器,大便後裝清水沖洗肛門,要注意,肛周皮膚非常嬌嫩,對溫度比較敏感,過冷過熱都可能刺激肛周皮膚,肛腸清洗器上的測溫标識可以幫助控制水溫,避免引起刺激。同時,如果出現便後出血,還需要用肛部消毒巾擦拭消毒,徹底殺滅病菌。
肛門護理的第二步:坐浴是加速靜脈血液循環,消除水腫,促進愈合的重要方法。然而蹲着坐浴會增加傷口撕裂的風險,最好選用醫用的全透明的促愈藥浴盆,放在馬桶上,用坐姿舒适地完成坐浴。
以上就是關于痔瘡的介紹,它有很多種類,對于患者來說需要确定具體原因,在積極針對性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減少發作情況。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痔瘡,都要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注意飲食,不要熬夜,又可以有效減少複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