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手镯會中毒嗎?導讀影視劇中這些離譜的醫學常識,可不要太當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銀手镯會中毒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導讀
影視劇中這些離譜的醫學常識,可不要太當真!
來源:醫脈通
作者:晗寒
本文為醫脈通編輯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衆所周知,影視劇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畢竟在影視劇的世界裡,不符合科學的場景頻頻出現。
這些離譜的醫學劇情讓人啼笑皆非,醫務工作者更是看得直咋舌。
作為一個有着“強迫症”的醫學工作者真的想說,編劇你可以抽出十分鐘來了解一下醫學常識嗎?畢竟如果醫學知識錯了,那可是關乎性命的大事啊!
比如最近的“銀镯試毒”火上熱搜。
圖源:微博截圖
這不就是宮廷劇、武俠劇裡常見的“銀針試毒”嘛!
圖源:網頁截圖
有人說了,憑什麼古人能用銀針試毒,堂堂一個銀镯子卻試不了毒?是镯子太假,還是蘑菇太毒?
銀器驗毒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早在宋代著名法醫學家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銀針驗屍的記載。時至今日,依然存在着銀器驗毒的觀念。
但是,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劇毒砒霜,大名“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傳說中的“鶴頂紅”。
砒霜本身是不會讓銀變黑的。但由于條件限制,技術實在落後,古時生産的砒霜純度不高,往往在藥中摻雜着硫或硫化物。
實際上是這些東西對銀有腐蝕作用,一旦與銀接觸,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在銀表面産生一層黑色的“硫銀”。
其他毒性很強的亞硝酸鹽、農藥、氰化物中并不含有硫,即使紮百八十根銀針,或者“把銀镯扔到裡面”,穩定性極強的銀都不會有絲毫反應。
另外以現在的生産技術來說,砒霜裡也不會含有硫化物這種雜質了。
也就是說,銀針試毒這一方法,隻有在古代,針對“砒霜”才有用。大家看看就好,作為驗毒工具可是萬萬不可。
除了“銀針試毒”名場面,影視劇中其他令人啼笑皆非的“醫學常識”也比比皆是。
古有滴血認清,現有親屬輸血,這些大家肯定耳熟能詳,閉着眼睛都能數出好幾部電視劇。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為什麼電視劇都這麼喜歡這種場景?
圖源:視頻截圖
所謂“滴血認親”,實際上包括合血法和滴骨法兩種方法。
明代左右出現的合血法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看兩個人的血液是否融合,來判斷是否存在親緣關系。
理論上來說,血液滴入清水後,紅細胞會吸水脹破,慢慢稀釋散開,無論血型是否相同,看起來都是融合的!
那如果是直接把兩個人的血滴在一起呢?
兩個人的血液相遇之後,能不能融在一起取決于他們的血型。
如果兩人血型完全相同,就不會有任何凝集反應,融合在一起。
因此,“滴血認親”真不靠譜,有親緣關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沒有親緣關系的血也有可能融合。
就是說,你想認親也别把血滴在水裡,直接把兩個人的血滴在一起,沒準還能找到同一血型的夥伴。
當代,化驗DNA才是最靠譜的親子鑒定。
好在,現在已經有電視劇開始“反向套路”
圖源:視頻截圖
大概是“血濃于水”的觀念太過深入人心,很多人都順理成章地默認親緣關系可以直接輸血。
圖源:視頻截圖
雖然很感動,可是看到這種場面,隻想沖進屏幕大喊一聲:“别争了!直系親屬是不能直接輸血的!”
現代醫學證明,直系親屬間輸血可能會導緻一種嚴重的輸血反應,也叫“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病”。
直系親屬之間有部分相似的遺傳基因,在受血者免疫系統低下的情況下,很難識别供血者的免疫細胞。可是獻血者的淋巴細胞很有可能對受血者展開攻擊,攻擊範圍包括腎髒、腸胃、肝髒、造血系統等等。
盡管在普通“獻血-輸血”環節中,這種疾病的發生率很低,但在直系親屬間發生率可能會提高10~20倍。
由于其死亡率極高,甚至高于90%,一旦發生幾乎無法挽救。
當然,直系親屬間輸血也不是絕對禁忌。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輻照技術,在輸血前通過放射線殺滅供者血液中的免疫細胞,這樣的條件下再輸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率會大大降低。
除了不建議直系親屬輸血,也不建議丈夫給未孕或者正處于妊娠中的妻子輸血。
如果妻子接受了丈夫的血液,很有可能産生針對丈夫血型抗原的抗體。如果還未懷孕但有生育需求,懷孕時這種抗體可能就會通過胎盤攻擊遺傳了丈夫基因的胎兒,從而會引起新生兒溶血症等等十分危險的疾病。
所以說,血液可不是你想輸就能輸的。
按照規定,血站采集血液後,必須經過檢測、制備、分離等一系列流程進入庫存,再由血站統一向醫院配送。
但是,也有些劇情是确實有依據的!比如前幾天的“夾竹桃中毒事件”。
圖源:微博截圖
你可能不認識夾竹桃,但夾竹桃有毒,《甄嬛傳》中的安陵容可是有詳細科普過的!
圖源:網頁截圖
有網友感慨:
圖源:微博截圖
影視劇畢竟還是以劇情為主,涉及的醫學知識難免會有所偏差,大家看看就好,可不要太當真了!
責編|晗寒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