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2:15:57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1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段時間,有位外地茶友提問。

為什麼他買的白茶,存兩年後香氣變淡了,存不成老白茶?

聞言,頓時遐想萬千。

是不是買到的新茶含水量不合格,存不久?

還是茶葉沒能嚴實密封,跑氣了?

亦或者,長期存白茶的包裝方式沒選對?

正準備進一步細問時,茶友追加了一張圖片。

點開一看,真相大白,這不是安吉白茶嘛。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2

茶圈内,安吉白茶的身份比較特殊,經常會被人調侃。

因為它名為白茶,實際上卻是綠茶。

身在曹營心在漢,身為綠茶的安吉白,不具備白茶之實,自然無法久存。

喝茶時,綠茶貴在求新嘗鮮。

存放時間過久,香氣變淡,鮮味受損,那就可惜了。

剛好最近翻出來一罐過期兩年的安吉白茶。

下面且以它為例,聊聊綠茶和白茶之間的那些事。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3

《2》

安吉白茶為什麼不能久存?

因為它是按照綠茶的工藝進行加工,茶青鮮葉采下後,及時經曆了高溫殺青。

殺青奠定下綠葉清湯風味的同時,還徹底殺死了茶葉内部的酶物質的活性。

後期即便幹燥密封久存,也無法像白茶那樣,實現從新白茶到老白茶的華麗轉身,茶味越存越甘醇。

之前從櫃子裡找出來的安吉白茶,時隔兩年後再次打開,完全就是一副過期綠茶的模樣。

幹茶顔色暗沉,原先鮮亮的蔥綠、嫩綠、黃綠色彩統統轉暗。

色彩偏暗,光澤黯淡,沒有了新茶時期的“好顔色”。

捧起一把,湊近去聞,香氣微弱。

花香微不可聞,連炒青綠茶常見的清香、火香、嫩香等,清一色消失。

抓了一小撮放進玻璃杯内,倒入八分滿熱水。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4

稍等片刻,估摸着過了六、七分鐘,幹茶逐漸泡開舒展。

咔嚓兩下,定格拍了照片。

肉眼可見,茶湯偏黃綠,湯水還算清透。

但是舉起杯,正準備飲入時,能聞到一絲絲偏悶的氣息。

小口淺嘗,說實話,茶湯已經變味了。

不鮮爽、不清甜、不鮮香就算了,關鍵是茶味還變得格外單薄,内容很空洞,并不好喝。

由此可見,主張綠茶要趁鮮飲入的說法,并非沒有道理。

哪怕是處于幹燥密封狀态下的綠茶,一旦久存過期,整體茶味也會走向下坡路。

到最後,變得毫無可取之處。

喝這樣變味的綠茶,倒不如簡單喝杯涼白開,更讓人省心!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5

《3》

安吉白茶和白茶,有何牽連?

既然,安吉白茶隻是一種綠茶,幹嘛又要取名白茶?

一個安吉白茶,一個福鼎白茶,雖說本質分類不同,但口語簡稱都叫白茶,豈不是讓一衆新茶友弄混了?

其實,産自浙江安吉的安吉白茶,屬于典型的綠茶工藝。

之所以取名為白茶,與它的茶樹品種相關。

适制安吉白茶的茶樹品種,通俗來理解,是一種得了白化病的茶樹。

茶樹春季新生嫩葉偏白,遠望過去,新芽新葉一片玉白色。

因葉片顔色特殊,當地茶農就給它取名為白茶。

又因它産自安吉,一前一後兩者加在一塊,就成了“安吉白茶”。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6

六大茶類裡,白茶之所以叫白茶,說來話長。

之前有茶友好奇過,綠茶綠葉清湯,紅茶紅葉紅湯,怎麼到了白茶這, 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并非是白葉白湯,也取名叫白茶?

從白茶的定義來解釋,什麼是白茶?要求具備三大前提:

分别是特定樹種(大白、水仙等品種)、特定工藝(萎凋幹燥為主,不揉撚,不殺青)、特定風味(鮮香醇爽,原味天然)。

三大前提,缺一不可。

白茶适制樹種的新生芽葉上,與生自帶不少白色茶毫。

再加之,白茶的簡樸制茶工藝,能将這些芽葉上的白毫盡量保留。

在白毫銀針、牡丹王的芽頭上能看到白毫密布,銀光熠熠的模樣。

這,便是白茶最有标志性的“白”!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7

《4》

白茶的新茶,聞起來和綠茶很像?

不久前有位上海茶友買了一罐2022一級白牡丹回去。

表示自己從來沒喝過白茶,先買一小罐試試味道。

收到後,拆開泡來試喝。

沒隔多久,就激動地過來反饋。

第一點,哇塞,這茶怎麼這麼香呢?

第二點,這個白茶的新茶,怎麼聞起來和綠茶這麼像?

對高山原料、日光萎凋的白牡丹新茶而言,花香清雅、茶香馥郁、香型多變,再正常不過。

至于說,為何茶友會覺得,新白茶聞着很像綠茶?

原因也不難猜測,隻因為沒接觸過白茶,喝茶時難免會代入此前喝綠茶的經驗去聞香、去聯想。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8

其實論常見香型,新白茶和綠茶的香氣差距甚遠。

縱觀幾大名優綠茶,它們的主打香型不外如下:

炒豆香、闆栗香、蘭香、清香、青草香、火香、糙米香等。

對炒青綠茶來說,出現類似炒豆那樣的香氣很正常,這是植物蛋白受到高溫影響後,轉變出來的香氣。

而擁有闆栗香的綠茶,從經驗看,它在炒青時,炒鍋内的溫度必然很高。

蘭香聞着近似蘭草蘭花的香氣,是大部分綠茶身上最常見的花香。

青草味是一股植物初生,芽葉嫩尖的氣息,在早生種烏牛早裡,這種氣味很具代表性。

清香在絕大多數茶客鼻子裡,聞着就是一股普遍的茶香……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9

而新白茶的香氣,并非如此。

因為白茶在加工時,沒有經曆殺青,所以斷然不會出現炒豆香、闆栗香、火香等。

白茶新茶的代表香氣,有幹草香、毫香、花香、草藥香(煲涼茶常用的三花三草等)、竹林香、鮮筍香等。

值得一提的是花香。

新白茶的花香并非單一化,而是層次鮮明多變。

喝白牡丹新茶,每一沖都能感受到不同花香,并非稀奇事。

如苦楝花、七裡香、水石榕、廣玉蘭、栀子花、晚香玉、雞蛋花、洋槐花、茉莉花等諸多香氛,錯落有緻綻放。

你方唱罷我登場,端的是馥郁非凡!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10

《5》

白茶的鮮味會不會像綠茶那樣,久存後會消失?

綠茶的适飲期時間偏短,保質期12個月,不宜久存。

及早飲用,及早嘗鮮為佳。

不然放到第二年之後,隔年綠茶的身份處境很尴尬。論鮮爽味道,和綠茶新茶相比完全沒有競争力。

顧及此處,有茶友聯想到白茶的鮮味。

喝白茶,新茶的口感滋味同樣是鮮爽無比。

茶味清甜,茶湯鮮爽,鮮醇爽口無比。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11

綠茶放了一兩年後,鮮味會下降,甚至是消失。那白茶存了三年五載,成了老白茶豈不是沒有鮮爽感?

換個方向看,是不是隻有新茶才注重鮮爽茶味,老白茶的話隻要茶味厚實甘醇就行?

不能這麼理解,鮮味是白茶的茶味特色所在。

隻要品質好、隻要儲存到位,白茶的鮮爽感不會憑空消失。

鮮香醇爽,是所有白茶的共性存在。

和新白茶相比,老白茶的鮮味表達不會那麼直白。

而是藏身在甘醇飽滿的湯水裡,當你咽下茶湯刹那,喉間感覺甘爽無比。

這股風味,也是鮮爽風味的表現!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12

《6》

放眼全國範圍看,綠茶的分布範圍很廣。

适制綠茶的茶樹品種非常多。

幾乎所有産茶的省份,都有當地特色綠茶的出品。

而白茶,起源在福建。

論适制樹種,不過大白、大毫、水仙以及當地群體種。

樹種不對,難以做出正宗的風味。

白茶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白茶的保質期長達15年)13

好比有的魚适合紅燒,有的魚适合清蒸。

選擇刺多的鲫魚去做成松鼠魚,略顯不倫不類。

用專業名詞來論述,這涉及到樹種适制性。

大宗綠茶,不強調具體樹種。

但龍井綠茶、安吉白茶等,有着明确樹種适制範圍規定。

白茶的加工,同樣如此。

脫離了适宜的茶樹品種,哪怕一模一樣照搬相同的工藝加工,做出來的也不是白茶!

更多關于白茶的知識

都說安吉白茶、月光白是白茶,當真考慮過福建白茶?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月光白不是白毫銀針,那什麼是真正的白茶?

安吉白茶屬于什麼茶呢?綠茶還是白茶?它存滿3年也是老白茶嗎?

無論新白茶,還是老白茶,請問白茶的毫香就是棗香嗎?

桂花白茶、陳皮白茶、紅棗白茶,給白茶多加點料,真的會更好嗎?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