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5 19:22:45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确定是美麗的

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辛波斯卡《一見鐘情》

1/5、你是J型人,還是P型人?

出門旅行,你遇到過這兩種截然相反的人嗎?

一種人事先要準備好各種攻略,時間掐到秒,路線精确到米,預算控制到分,整個行程就像行軍打仗,到處都是規定動作,最糟糕的,一旦定下來,不遇上“不可抗力”絕對不能變。

另一種人滿腦子都是“來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去哪兒?大概有個方向吧;預算?錢花完了再借吧;時間安排?好玩就多玩幾天;生活用品各種裝備?就地解決!

這兩個極端的性格,就是MBTI16型人格中的第四對性格特征:J型(判斷Judging)和P型(感受Perceiving)的區别

所謂“判斷Judging”,就是總是預先“判斷”怎麼做,崇尚結果導向、不喜歡“意外驚喜”的人;所謂“感受Perceiving”,就是傾向于“感受”周圍的信息,适應能力強,崇尚随機應變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除了“是不是喜歡做計劃”外,他們還有一些别的區别:

桌面上、抽屜裡的東西歸類分明——J型人;桌面上、抽屜裡的東西擺放随意——P型人;

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J型人;同時完成幾件工作——P型人;

自認為作息時間比較規律——J型人;總說自己是一個跟着感覺走的人——P型人。

總結成一句話:你喜歡按計劃行事(J型人),還是随性而為(P型人)?

極端的J型人或P型人,是很少的,還有人在生活上傾向P,但工作上“很J”的,不過大部分人都會偏向于某一種性格。

知道自己 傾向于J型人或P型人,有什麼意義呢?

在16型人格中,“内向和外向”、“感覺和直覺”這兩對性格維度代表一個人接受信息、表達自我的方式,“感情和理性”、“判斷和感受”代表一個人的決策執行風格。

比如我決定做“16型人格”系列的文章是在兩年前,當時規劃了五篇,把四對性格先拆開講,再合起來講,打算一周一篇,這是計劃性很強的J型決策風格。

但在執行上卻很“P型”,第二期拖到兩周後,第三篇拖到了兩個月後,第四篇也就是這一篇,拖到了兩年後,第五篇估計要取消了,相當于給自己挖一個坑,然後繞過去。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16型人格之J型人與P型人)1

那麼,J型和P型的決策風格是如何産生的呢?

2/5、目标至上還是滿意度至上?

我發現我身邊的親戚朋友(包括我自己)裝修房子時,十個有九個會低估工作量和預算——我們在做一件既複雜又沒什麼經驗的項目時,不管事先做多麼複雜的研究和計劃,最後總是會“計劃趕不上變化”。

于是,J型人的辦法就是做更詳細的計劃,而P型人索性放棄做計劃——反正沒用。

仔細分析,這兩種決策風格的背後,是不同的“風險收益比”。

J型人要求結果更完美,所以要增加決策投入,這是“高成本高收益”的決策思路;

而P型人覺得隻要結果馬馬虎虎過得去就行了,他們降低了收益預期,自然要控制決策成本,表面上看是随性,實際上是“低成本低收益”的決策思路。

再深究一步,為什麼兩種人會追求不同“風險收益比”呢?

J型人追過的是“絕對收益”,也就是目标本身,所以他們把目标定在90分,這樣,就算“計劃跟不上變化”,至少可以拿到80分。

P型人追求的是“相對收益”,也就是内心的滿意度,所以他們把目标定在70分,如果結果是60分,認賠,如果結果是80分,賺到了。

決策的目标不同,決策和執行的過程也就大相徑庭:

在J型人看來,萬事謀定而後動,做一件事需要四個步驟:

第一,收集足夠的信息,找出其中靠譜的可選項;

第二,從不同角度評估每個選項的優劣;

第三,做決定,并制定計劃;

第四,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但在P型人看來,計劃隻能代表制訂計劃時的形勢,如果凡是都按預定的辦,那我們還能跟得上這個飛速變化的世界嗎?所以他們也有三個原則:

第一,盡可能地嘗試新事物,抛棄成見;

第二,盡可能根據當前的最新情況,做出即時反應;

第三,注重即時反饋,從結果中學習,随時調整做法。

總體上看,J型人工作生活的目标更高,态度更認真,而P型人的優勢在于“快速決策、快速反應、快速調整”,結果未必比J型人差。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16型人格之J型人與P型人)2

知道自己總體上是何種決策風格,下一步就可以看看,我們應該如何根據自己的性格,做出一個好的決策。

3/5、選項多還是選項少?

我在決策系列的第一篇《100個不會選擇的人,99個不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中提到,一個高質量決策的關鍵是“擁有足夠多的選項”: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可供我們選擇的選項總是比預期的要豐富得多。我們常常陷入的“兩難選擇”其實是一種“選擇狹隘”,是人為給自己設置選項限制,隻選擇自己熟悉的選項;隻選擇最初想到的選項。

從這一點看,P型人見招拆招,選項難免考慮不夠充分,而J型人因為信息采集充分,可選項數量上更有優勢。

但在某些情況,多出來的選項反而會誤導你,比如下面這個經典心理學測試:

第一次測試時,測試者要在兩種雜志訂閱方式中選擇一種

A:《經濟學人》電子版,售價59美元

B:《經濟學人》電子版 紙質版,售價125美元

結果是32%選擇B,很正常,大部分人有電子版看看就行了。

但當加入第三個選項C後,令人大跌眼鏡的結果出來了

A《經濟學人》電子版,售價59美元

B《經濟學人》電子版 紙質版,售價125美元

C《經濟學人》紙質版,售價125美元

結果沒有任何人選C,但選B的人卻上升到84%——增加一個更貴的款式後,會增加價格居中的産品的銷量,這些都是商家常用的營銷手段,

J型人常常犯的錯誤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收集信息上,這在上司看來很勤奮,但如果隻是增加選項,而在評估上沒有科學的方法,還不如P型人的簡單“二選一”式的思維。

4/5、重計劃還是重決策?

生活中還有一種情況是短時間内大量連續決策,它很容易讓決策者出現“決策疲勞”的現象,導緻決策質量降低。

連續決策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日常工作中的連續行動,比如每天上班要做的一系列事情,還是一種是偶發性的行動,比如婚禮前的大采購,你要在一兩天之内采購大量物品。

表面上看,決策過程“短平快”的P型人更适合處理這類情況,但實際上,他們更擅長後一種情況(偶發性行動),而前者(日常決策),更适合由J型人處理。

從本質上講,J型人并不喜歡做選擇,因為太謹慎的他們總是把自己搞得很累,所以,J型人會努力培養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習慣——固定時間表、固定地點、固定方式做事,以減少面臨的選擇,節省自己的精力。

所以,在無序狀态下生活的P型人,反而會消耗更多的精力糾結于“今天吃什麼早飯”“再多睡幾分鐘會不會遲到”“晚上要不要跟同事出去玩”一類其實有固定答案的選擇,現代社會并不存在真正的輕松随意的生活——“佛系青年”隻是一個傳說。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16型人格之J型人與P型人)3

但類似“婚禮采購”這一類決策就不同了,它的特點是金額大、時間短、決策者通常也沒有什麼經驗,就算J型人看了大量攻略,做了詳細計劃,在和各種商家鬥智鬥通了半天後,筋疲力盡的他們終于倒在下半場——要麼就是什麼都“買買買”,要不就是直接挑“最便宜的”或“最貴的”。

那麼,為什麼說這一類決策更适合P型人?

5/5、如果J型人遇到P型人

“婚禮采購”一類的連續決策更适合P型人,這是因為J型人和P型人不光是在決策,還有執行上的區别,而P型人的随機應變就體現在“執行風格”上。

前面說,P型人的問題是決策太随意,但他們因此也有一點好處,他們知道自己的決策不夠謹慎,所以一旦發現問題,改變也很迅速。

相反。因為J型人花了大量的時間收集信息、比較分析,一旦他們形成了某些預設的想法,決策過程容易遇上“先入為主”的問題。

“婚禮采購”的一個特點是變數太大,最合适的選項常常不會出現在計劃清單中,J型人的執行中又不願意變通,反而不如P型臨時定計劃那麼有效。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旅行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過度依賴出行攻略的J型人,反而不如見招拆招的P型人。

有心理學家研究了兩類不同決策風格的人後發現,追求“完美型”的J型人,找到好工作的幾率更大,但在對生活和工作的滿意度上,就不如“滿足型”的P型人,而且他們容易出現選擇焦慮,還容易後悔。

不過心理學發現,這兩類人在一起決策,如果角色分配得好,反而是一對最佳拍擋那就是——讓J型人收集信息,分析選項優劣,再讓P型人去做決定。

(本文為16型人格系列的最後一篇,科學決策系列的第八篇)

4型人格和8型人格配對(16型人格之J型人與P型人)4

科學決策系列

100個不會選擇的人,99個不知道這個簡單的道理(之一)

一個誤導了無數人的錯誤理念——我要更自信(之四)

你幫助過的人,和幫助過你的人,應該向誰求助?(之五)

十六型人格系列

5分鐘,從看懂到看開,我為什麼選擇了現在的生活?(之一)

我們終将變成自己曾經讨厭的那個人嗎?(之二)

内向性格: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之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