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13:23:40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1

日本人又雙叒叕拿到諾貝爾獎了,2021年10月9日,日本真鍋淑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以對于複雜的物理系統做出的貢獻為名,将獎牌送到了真鍋淑朗手中,讓許多人看着感到有點酸啊!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2

真鍋淑朗何許人也?關于他的資料網上很少,隻是知道,這位老頭今年九十歲了,生在日本後又加入美國國籍,現在就職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是個教授。不知道這位教授還算不算日本人,因為他早年就定居在了美國。不過是不是日本人也無關緊要了,因為日本的諾貝爾獎拿得實在是太多了,不在乎這一個,日本這一個小小島國為什麼能夠出這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呢?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3

其實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給大家分析分析,哪幾個角度呢?從日本的基礎教育,日本的經濟曆史,和日本人的性格。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下,日本為啥會出這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4

首先我們談一談日本的經濟曆史,我們都知道一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上層建築就包括科技的發展。日本的經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戰後重建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日本國内經濟受到重創,國家千瘡百孔,當然這是他們罪有應得,日本在投降後主要依附于老美,此時的日本充當老美的兵工廠角色,為老美在亞太地區的侵略提供物資,這為日本之後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為日本的教育積累了資金。第二個階段大緻是從1960年到1985年,這段時間是日本高速發展時期,所生産的電子産品和汽車銷往世界各國,這段時間日本培養了大量的科技工程人員。第三個階段就是從1985年至今,1985的廣場協議,老美讓日本貨币升值,最後喪失出口優勢,導緻金融危機爆發,從1985年至今,日本幾乎沒有什麼長進,漸漸落後于世界,在新技術利用上趨于保守。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5

日本國内的基礎教育,因為受經濟影響,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提出科技強國的理念。日本緻力于建立一個科技型國家,以此來彌補資源匮乏之不足。但是這隻是一個口号,在70年代後期日本校園逐漸興起霸淩之風,不過因為人家錢多,所以學生獲得的教育資源就豐富。這和經濟相挂鈎,使得它們在教育和科技研發上投入很多,近幾十年一直保持在GDP的2%左右,這為日本的科技發展提供了動力,我國近些年才剛剛達到這個标準。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6

最後我們來看看日本人,日本人的性格很有意思,抛開那些知小節,無大義等劣性,單從優點方面來說,日本的工匠精神倒是很适合做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一輩子隻做一件事,然後把這件事情發揮到極緻。這就是日本在做事情上的态度,連做飯的老頭都被稱為蒸飯仙人,就是因為那老頭蒸了70年的飯,可以看出日本人很敬仰這種專注的人,不難猜想日本的科技學界有很多這樣執着的人。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7

上面就是為大家找出的幾個因素,在這幾個因素共同作用,導緻日本人經常獲得諾貝爾獎。所以日本媒體在2001年就定下目标,要在未來50年内拿30個諾貝爾獎,彼時的世界覺得日本媒體瘋了,竟說出這樣的大話。然而現在人們漸漸地相信了,日本自2001年起至今已經拿了20個諾貝爾獎,這才過了20年,估計未來十年日本的獎章數量可能就能湊滿三十個了。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8

我國獲得的諾貝爾獎章,到目前為止還是個位數,如果從本世紀來算的話,去除莫言的文學獎,隻有一個屠呦呦的是有價值的。其實我們也不必自卑,日本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因為如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年齡越來越大,而其中大多數都是上個世紀研究的成果。而我國上個世紀還處于解決溫飽階段,諾貝爾獎少的原因就是窮,當時大家都想要如何填飽肚子,哪來的時間去搞研究。現在我們富裕起來了,再過個四五十年,中國人可能也會占據諾貝爾獎的榜單。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9

當然!這個分析是建立在諾貝爾獎的頒布,絕對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其實我國很多的科學工作者的成就都配得上諾獎,不知道這個獎的頒布時,是否有主觀傾向在裡面,就像諾貝爾和平獎一樣經常頒給老美一樣,這就有失公正了。

日本幾乎一年一個諾獎(20年前日本宣布50年拿30個諾獎)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