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堪當重任的高素質人才?【微議人才】作者:李吉明(單位:河南省新鄉市委組織部),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做堪當重任的高素質人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微議人才】
作者:李吉明(單位:河南省新鄉市委組織部)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多次強調,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
古人說:“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匮。”意思就是重視人才、求賢若渴,人才就會大量湧現;輕視人才、浪費人才,人才就會越來越匮乏。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關鍵就在“聚”“用”二字。隻有讓兩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才能确保相得益彰,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
如何“聚”?曆史上有很多典型事例,如“蕭何月下追韓信”“曹操光腳迎許攸”“劉備三請諸葛亮”等。而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間敬重賈大山“趕鴨子上架”,“扯開嗓門喊武寶信”,以及囑咐年輕人“不要把基層當大車店”的故事,更是給予了我們很多新時代的啟示。識才愛才敬才,才能廣開進賢之路;求才育才養才,才能讓各類人才争相輝映。倘若沒有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不敢破除藩籬、不拘一格,又豈能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核心要義就在“用”。曆史上“好賢而不能任”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法正善于奇謀,但因在劉璋帳中未能才盡其用而轉輔劉備;袁紹雖也懂得禮賢下士,但卻因“不知用人之機”而導緻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紛紛棄之。聚才是學問,用人是更大的學問。我們既要有“齊桓公拜管仲為相”的氣度魄力,也要堅持洞察秋毫、玉尺量才、合理配置使用。這樣才能以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養機制,讓各類人才在最适合的崗位發揮最大價值,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關鍵在“聚”,核心在“用”。正所謂“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就是要建立崇尚實幹、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體系,讓真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才得到重用,感召會聚更多優秀人才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貢獻才智、奮鬥報國、勇攀高峰。
踏上新征程,日益壯大的人才大軍,必将進一步支撐引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0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