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通訊員 李晴
将水凝膠預聚體緩緩注入小口徑人工血管模具中,用手輕輕握住模具,短短10分鐘,一段6厘米長、直徑僅6毫米的人造血管就誕生了。經測試,其強度和柔韌性等都可與天然血管媲美。這是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現場的精彩一幕。
“體内精準可視化小口徑人工血管”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董岸傑教授團隊的2020級博士生李雙陽研發,目前這款雙層結構水凝膠人造血管已進入大動物實驗階段,這意味着,這款直徑不足6毫米的“生命通路”離走出實驗室、走到患者身邊越來越近了。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2020級博士生李雙陽正在備置“體内精準可視化小口徑人工血管”。受訪者供圖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血管移植和血管重建修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或輔助治療手段。對人造血管研究的關注,來自李雙陽的真實經曆。當時他正在讀研究生,假期回家時聽說鄰居準備做心髒搭橋手術,可當醫生想截取其大腿部的大隐靜脈血管用于搭橋時發現,患者有嚴重的靜脈曲張,其血管無法取用。這時李雙陽才知道,心髒搭橋需要的是6毫米以下直徑的小口徑血管,可目前在全球範圍内還找不到一款理想的小口徑人造血管産品。
“從目前來看,自體血管依然是受損血管的理想替代品,但是它存在局限性。”李雙陽說,首先自體血管的來源有限,需要從患者自身截取一段健康的血管,這必然會對患者産生二次創傷,還可能産生并發症。還有很多患者無法從自身找到理想的血管用于移植。一直以來,如何制得符合臨床要求的人造血管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員研究的熱點。
讀博期間,李雙陽在導師董岸傑教授的指導下,結合自己對生物醫藥的興趣,選擇抗凝血塗層作為研究方向。李雙陽團隊研究了目前常用的幾類人造血管材料,發現現有材料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滌綸血管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大口徑血管的置換手術中,可一旦用于小口徑血管,術後短期易形成血栓;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能力,但質地較硬,不易于手術縫合,血管通暢性較低;聚氨酯材料彈性好,也抗血栓形成,但又不夠穩定。還有天然桑蠶絲人工血管,口徑可小至1毫米,但結構不夠穩定,強度較低。
李雙陽解釋說,理想的人造血管既要能與人體的血液和組織很好地相容,還要有一定強度不易變形,又要具有與天然血管類似的自愈合能力,保持在人體内長期性能穩定,等等,因此研制過程需要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
“小口徑人工血管的研究一直都是難題,而從生物材料仿生角度入手,也許可以撥雲見日。”李雙陽設想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層結構,搭建一種雙層結構的人工血管。
面對一個接一個難題,李雙陽團隊創新地把人造血管分為兩層分别突破。他們将抗凝血的兩性離子水凝膠層當作血管的内壁,使管腔具有超親水性,有比天然血管内皮表面更佳的超潤滑性,“蛋白質等都附着不上去”,避免了管壁血栓的形成。同時,他們利用大強度水凝膠作為人造血管的外層,使其具有很好的順應性和縫合強度,長期使用不易變形或扭折成角,針穿刺後不滲血。另外,這樣的人造血管因為微孔尺寸小于細胞尺寸,能夠避免炎症細胞的浸潤,降低炎症反應,避免增生和狹窄,使其和人體能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值得一提的是,血管内層的氟化水凝膠不僅具有抗凝血功能,還增加了人工血管可視化性能,能幫助醫生對植入後的人工血管形态進行無創地精準監測,随時可獲得準确、動态、整體三維的信息。
經過3年多的埋頭鑽研,“體内精準可視化小口徑人工血管”終于研發成功。
李雙陽團隊研發的“體内精準可視化小口徑人工血管”。受訪者供圖
“人造血管的制作周期一定要短,制作過程要便捷、可定制,因為患者等不起。”李雙陽清楚,對那些命懸一線的患者而言,每分每秒都格外珍貴。
目前,這款小口徑人工血管與國際上已公開報道的最前沿技術相比,産品制備周期從1.5個月減少至10分鐘。更重要的是,他們采用的技術使得生産成本比傳統的組織工程技術低了8成。
該項目斬獲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和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兩個國家金獎。獲獎後,李雙陽團隊迫切地期待盡快把這項科研成果轉化成産品。
“如果創新是從0到1,那麼創業就是從1到100。”李雙陽清楚,從實驗室到批量化生産車間,再到最終産品上市,要走的路還很長。
目前,團隊已經研發出“具有自愈合功能的仿生人工血管”以及“用于醫用導絲/導管表面的超潤滑塗層”等一系列産品,而“體内精準可視化小口徑人工血管”已完成臨床前的生物安全性能檢測與大動物實驗階段。
李雙陽和團隊創立了“心衢生物”公司,期待用一根根小小血管鍊接出一個個生命的坦途。
責任編輯:許革,勾春蕾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