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物輩出,如果談到古代軍事史上,不得不提到一個響亮的名字——韓信。韓信一生的故事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其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如:“漢初三傑”、“兵家四聖之一”、“兵仙”等。就是這麼一位傳奇的古代人物卻創造出了34個成語,是有關人物成語的最多的一位,不得不說這是對其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其偉大之處,那麼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下有關韓信的的成語。
一、胯下之辱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屠中有辱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視之,悗出胯下,蒲膚。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釋義】:從胯下爬過的恥辱。
【成語典故】:一天,韓信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個市井無賴攔住韓信并對他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裆下鑽過去。”
韓信心無所動,當着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裆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此事為“胯下之辱”。
二、一飯千金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成語典故】:韓信少年時,由于家境貧寒,一日三餐都很難維持,隻得到處投靠親友,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有一次他在一位當亭長的好朋友家裡做客,由于食量太大,亭長的妻子對他冷言冷語,并且故意把飯食提前收走。
韓信忍住饑餓,到河邊釣魚,卻釣不到,便向河邊的洗衣婦讨飯,其中有位老婦人,經常給他飯吃,并且鼓勵他說:“大丈夫應當立志,不能成天依賴别人,好好努力吧!”韓信倍受鼓勵。
後來,韓信衣錦榮歸,沒有忘記當年給他飯吃的洗衣老婦,特别派人送千金給她,以表示感謝。
三、推陳出新
清·戴延年《秋燈從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别緻。”
【釋義】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成語典故】:當年韓信剛投奔劉邦時,劉邦就讓他管理糧倉,韓信提出了“推陳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糧倉開設前後兩個門,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去,把舊糧從後門運出來,這樣可以防止糧食腐敗變質,從而使糧倉以後不會再有浪費變質的現象。
四、國士無雙
《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将易得爾。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釋義】:一個人的才智極為高超,而且在這一國之内無人能出其右。
五、戰無不勝
《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釋義】:形容力量十分強大,百戰百勝
六、拔旗易幟
《史記·淮陰侯列傳》:“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
【釋義】:拔掉别人的旗子,換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成語典故】:韓信攻打戰國的時候,他采取背水一戰的計謀,赢得了戰争的勝利。韓信率萬人先行,背靠大河布下軍陣。次日天一亮,韓信就命令進攻井阱口。
趙軍出營迎戰,雙方激戰良久,韓信軍假裝敗退,棄旗丢鼓,退入營壘之中。趙将陳餘見到這個場景,遂以全軍進攻韓信軍。韓信軍背後是河,無路可退,全都拼死戰鬥,勇敢拼殺。
就在這個時候,事先埋伏在山後的漢軍乘虛進入了趙軍營壘,拔掉旗幟,将二千面漢軍紅旗插上。
趙軍見不能戰勝漢軍,便想退回營寨,卻見營寨已被漢軍占領,全部驚慌不知所措。漢軍前後夾擊,趙軍大敗。
七、背水一戰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趙軍見而大笑。”
【釋義】: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八、置之死地而後生
《孫子·九地》:“投之忘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釋義】:比喻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定決心,取得成功。
【成語典故】:在井阱之戰中,韓信背靠大河布下軍陣,把軍隊布置在無法退卻、隻有死戰的境地,士兵自然就會奮勇前進,殺敵取勝。
九、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元·無名氏《暗度陳倉》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棧道,俺可暗度陳倉古道。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棧道守把。俺往陳倉古道抄截,殺他個措手不及也。”
【釋義】指劉邦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饒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
【成語典故】:劉邦想東出與項羽争奪天下,必先占有關中,而陳倉是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兩地之間有險山峻嶺阻礙,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韓信派樊哙帶領一萬人去修五百裡棧道,并以軍令限一月内修好,這是三年都不能完成的任務,借此迷惑麻痹了章邯。睡知韓信率領精銳部隊,從無人知曉的小道翻山越嶺偷襲到陳倉,順利地挺進到關中。
十、功高震主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釋義】: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
【成語典故】:楚漢僵持時,蒯通知道天下局勢的變化取決于韓信,卻韓信說:“您功勞太大了,将來漢王難免猜忌你,不如兩不相幫,三分天下。”韓信想着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叛劉邦,沒想到後來一語成谶,被劉邦猜忌懷疑。
十一、獨當一面
《史記·留侯世家》:“而漢王之将,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釋義】:單獨負責一個方面的工作。
十二、匹夫之勇
《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釋義】: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十三、多多益善
【釋義】:比喻越多越好。
【成語典故】:一次劉邦和韓信閑聊,問起各位大将的帶兵能力。劉邦問:“我能帶兵多少?,”韓信說:“大王能帶十萬”。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韓信說:“多多益善”。劉邦:“那你怎麼被我抓住?”,韓信:“你帶兵雖然不如我,但你會帶将,這卻是天生的本領。”。
十四、勳冠三傑
《漢書·高帝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饷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釋義】:功勳超過漢朝開國的三大元勳功臣蕭何、張良和韓信。
十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位大将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其出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釋義】: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語典故】:蕭何曾月下追韓信,并将韓信力薦給劉邦,韓信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蕭何對韓信有知遇之恩。韓信被貶為淮陰侯後,郁郁不得志,便圖謀反叛,有人向呂後告發。呂後想殺掉韓信,又怕他不肯就範,最後也是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殺害。
十六、十面埋伏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後跳出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釋義】;設伏兵于十面圍殲敵軍。
【成語典故】: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垓下決戰,韓信設伏兵十面以圍殲項羽。當時漢軍兵力約有七八十萬人,項羽軍有約十萬人,韓信自率三十萬大軍為前陣,正面迎擊楚軍。經過數次交鋒,漢軍終于大敗楚軍,但漢軍傷亡也十分慘重。
在戰鬥僵持中,為了瓦解楚軍的鬥志,韓信下令漢軍唱起楚地的歌。當項羽和其士兵聽到“四面楚歌”時,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楚地而無心戀戰。
面對漢軍所帶來的困境,項羽隻能率八百多人突圍,而突圍的項羽在漢軍的追殺下,依然勇猛無比,一人殺死漢軍百餘人。在烏江邊上,損失慘重的項羽,自覺無顔面對江東父老,選擇了自刎而死。
十七、鳥盡弓藏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釋義】: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成語典故】:劉邦當皇帝後為削弱韓信的勢力,就把當時是齊王的韓信封為楚王,使其遠離自己的發迹之地,然後又有人适時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又再将他貶為“淮陰侯”,不出幾個月皇後呂雉又以謀反之名将韓信誘至長樂宮殺死。劉邦和韓信這對共患難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後隻相處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韓信在臨刑之前發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