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

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8 07:15:34

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李開周最近高校流行“誇誇群”據說不管是誰,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兒,不管是挂科了還是失戀了,隻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在誇誇群裡一傾訴,馬上就會有一堆群友沖上來誇你,誇得你天上少有、地上無雙,誇得你精神煥發、雄心再起……,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當王安石掉進誇誇群)1

王安石中原一敗勢難回

◎李開周

最近高校流行“誇誇群”。據說不管是誰,不管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兒,不管是挂科了還是失戀了,隻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在誇誇群裡一傾訴,馬上就會有一堆群友沖上來誇你,誇得你天上少有、地上無雙,誇得你精神煥發、雄心再起……

火力如此密集的誇獎,其實古人也經曆過,例如宋朝的文學家、政治家兼改革家王安石。

此言此笑吾此取,

非子世孰吾相投。

今諧與子脫然去,

亦有文字歌唐周。

曾鞏猛誇王安石

複制粘貼點發送

我們知道,王安石是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樣跻身于“唐宋八大家”的另一位文壇大腕曾鞏是他至交,兩人結識于青年時代,剛見面就成了鐵哥們兒。曾鞏給王安石寫詩道:

此言此笑吾此取,非子世孰吾相投。今諧與子脫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

(曾鞏《發松門寄介甫》)

這首詩大意是說:我的言語和喜好比較不合群,隻有你能夠理解我,世界這麼大,隻有你跟我志趣相投,希望我能跟你一起快快樂樂地歸隐山林,寫文章歌頌最美好的時代。

很明顯,這是一首誇王安石的詩。

曾鞏誇王安石,不僅當面誇,還向别人誇。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曾鞏給朝中大佬蔡襄(北宋書法家、政治家,蔡京的堂兄)寫信,信末專誇王安石:

鞏之友王安石者,文甚古,行稱其文,雖已得科名,然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于人,然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時所急,雖無常人千萬不害也,顧如安石,此不可失也。執事倘進于朝廷,其有補于天下。亦書其所為文一編進左右,庶知鞏之非妄也。(曾鞏《上蔡學士書》)

我們不妨把曾鞏的誇獎翻譯成白話文:

我的朋友王安石,文章非常典雅,人品非常高尚,如今他已考中進士,但是知道他的人還很少。他太低調,不願意毛遂自薦,可他的學識和才能真是古今少有。在當今這個時代,普通人才缺一千缺一萬都不要緊,但是像王安石這樣的人才如果得不到重用,那可真是國家的一大損失。我希望您能把他舉薦給朝廷,讓他有機會匡扶天下。我把他的文章編成一本小冊子,随信寄給您,您看過他的文章之後,就知道我對他的誇獎不含絲毫水分。

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曾鞏又給另一位大佬歐陽修寫信,信末又是專誇王安石:

鞏之友王安石,文甚古,行甚稱文,雖已得科名,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于人,嘗與鞏言:“非先生無足知我也。”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如今時所急,雖無常人千萬不害也,顧如安石不可失也。先生倘言焉,進之于朝廷,其有補于天下。亦書其所為文一編進左右,幸觀之,庶知鞏之非妄也。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

不知道大夥注意到沒有,曾鞏向歐陽修誇王安石,與他向蔡襄誇王安石的路子一模一樣,連用詞都是雷同的。例如“文甚古”“居今知安石者尚少也”“彼誠自重,不願知于人”“如此人,古今不常有”“其有補于天下”等等,都是他以前用過的詞兒。這就好比網上那些試圖用收費誇誇群賺快錢的商家,為了省事兒,将誇人的話語批量發給他們低價雇來的水軍,讓水軍複制、粘貼、點發送,把進群買誇的客戶誇到惡心為止。當然,曾鞏與所有誇誇群的群主都不同,他不收費,并且隻誇王安石一個人。

王安石能推行變法

“誇誇群”功不可沒

歐陽修是曾鞏的老師,他聽了曾鞏對王安石的誇獎,又讀了王安石的文章,對王安石也是大加贊賞。1054年,歐陽修給宋仁宗寫奏章誇獎王安石,請求仁宗皇帝破格提拔。1056年,歐陽修又給仁宗寫了一篇奏章,誇“王安石德行文學為衆所推,守道安貧,剛而不屈……久更吏事,兼有時才”(歐陽修《薦王安石呂公著劄子》),意思是說王安石文章好,人品也好,不貪圖富貴,不屈從權貴,又在基層幹過很多年,特别熟悉民情,工作能力特别強。

查《宋史·王安石傳》,在歐陽修向宋仁宗誇獎王安石之前,比歐陽修官級和威望還要高的大臣文彥博也誇過王安石,說他“恬退,乞不次進用,以激奔競之風”,意思是說王安石不走後門,不追求官位,是官場的一股清流,希望朝廷予以提拔,讓王安石成為标杆和模範。

再查宋朝人詹大和編撰的《王荊文公年譜》,除了曾鞏、歐陽修、文彥博之外,王安石當地方官時的老上司韓琦,當京官時的老上司包拯,以及王安石的同年進士兼親家吳充,以及王安石年輕時的好友兼同事司馬光、範鎮、韓維等人,都在不同場合誇過王安石。其中韓維是宋神宗當太子時的秘書,經常在神宗跟前誇獎王安石的才幹,每當神宗說“你這個方案很不錯”的時候,韓維就答道:“這不是我想出來的,是我的好朋友王安石想出來的。”所以宋神宗即位以後,馬上重用王安石,随後又聽從王安石的建議,搞起了轟轟烈烈的變法改革。

也就是說,王安石之所以能夠宣麻拜相,之所以能夠推行自己的變法主張,跟那麼多人在皇帝跟前誇他是分不開的。

蘇洵化身“蘇怼怼”

大罵王安石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誇王安石,也有人罵他,例如蘇東坡的父親蘇洵。

蘇洵罵王安石,罵得很早,那時候王安石隻是一個中等官員,還沒有顯露出自己的變法傾向,還沒有觸動所謂保守派的利益,更不可能因為變法而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什麼危害。蘇洵罵王安石,與政治見解沒有關系,純粹是因為看王安石不順眼。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帶着兩個兒子在京城開封參加進士考試,兩個兒子都考中了,蘇洵卻落榜了。那時候,蘇洵已經48歲,在此之前已經參加過好幾次進士考試,次次都落榜,所以他很沮喪,很灰心,想繞過科舉,通過官場推薦的捷徑免試當官。他向元老重臣文彥博上書,向另一位重臣富弼上書,向文壇領袖歐陽修上書,希望這些大佬讀到自己的文章,欣賞自己的才華,進而得到一官半職。

除此之外,他還不停地著書立說,揣着自己的作品參加開封文壇的各種聚會,一逮到機會就請人“斧正”,其中就碰到了王安石。王安石天性耿直,認為蘇洵的作品迂腐可笑,大而無當,直言不諱地表示不屑。這下把蘇洵惹惱了,從此懷恨在心(參見《三蘇年譜》第一冊)。公元1063年,王安石的老母親在開封病逝,京城名人都去祭拜,隻有蘇洵不去,還寫了一篇《辨奸論》,把王安石罵了個狗血淋頭,說王安石吃的是豬食和狗糧,長了一張囚犯的臉,注定不會有好下場。幾年後,王安石變法,蘇洵已經去世,保守派将這篇《辨奸論》批量印刷,廣為散發,用死去的蘇洵做先鋒來攻擊王安石。

曾有學者懷疑《辨奸論》并非出自蘇洵之手,而是保守派僞造的,我覺得不像是僞造。蘇洵這個人,文筆極好,文章格局也很大。但他一生都在追求名利,大拍家鄉父母官和朝中官員的馬屁,将比自己大兩歲的高官張方平呼為再生父母,又有點兒睚眦必報,喜歡記仇,在人品上離他的兩個兒子蘇東坡和蘇轍差得很遠。

宋朝選官制度獨特

催生“誇誇群”

王安石的格局要比蘇洵大得多。蘇洵一生都沒有考中進士,經過歐陽修多次舉薦,年過五旬才得到一頂“霸州文安縣主簿”的小小烏紗帽,被人誇一次則感恩戴德,被人罵一次則記恨終身。王安石呢?少年成名,仕途順利,22歲中進士,26歲當知縣,49歲當副相,50歲當宰相。成名前被很多人誇,變法時被很多人罵,但他對誇贊和毀罵都不放在心上,既不讨好誇他的人,也不打擊罵他的人。好朋友曾鞏誇過他,他執政後并不提拔曾鞏,因為曾鞏反對變法;文彥博、韓琦、歐陽修不僅誇過他,而且提拔過他,他執政後卻将這些大佬趕出朝廷,因為大佬們反對變法;司馬光、範鎮、蘇轍和小官鄭俠都罵過他,他也從來不懷恨,還為鄭俠開脫罪名,隻是對這些在道德上同樣優秀的賢人君子始終不理解他的政治主張而感到遺憾。

平心而論,王安石其實也有很大的性格缺陷,他過度自信,自信到了剛愎自用的地步;他理想主義,以至于絲毫不懂得妥協和漸進的妙用。所以他失敗了,并在失敗之後受到了保守派更為強烈的反撲。他的激進改革和司馬光的激進反撲都是一心為國家謀福利,但他們都為國家造成了巨大創傷。

最後再補充一點,宋朝選官制度比較獨特,将科舉和薦舉揉為一體:一個人考中了進士,還要再參加相當于公務員選拔考試的“铨試”,而铨試前需要獲得三名以上在職官員的點贊和舉薦;一個低級官員想成為中等官員,需要參加“朝考”,而朝考前又要獲得五名以上在職官員的點贊和舉薦。所以呢,每個官員都被其他官員誇過,誇誇群在宋朝官場其實到處都是,并不僅限于王安石和他的朋友圈。

供圖/李開周

來源:北京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