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生卒年不詳,生平事迹很少,因隐居楚地鬼谷而稱作鬼谷先生,其著作《鬼谷子》流傳後世。據《史記》記載,戰國縱橫家蘇秦、張儀師出鬼谷子,晚唐民間傳說中,軍事家孫膑、龐涓也出自鬼谷一門,鬼谷子同時印上了縱橫家和兵家的标簽。
近年來,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當地旅遊,紛紛争搶鬼谷子隐居地和誕生地,由于史料有限,鬼谷子也被附會上了許多神異傳說,更加烘托了鬼谷子的神秘性,但鬼谷子之所以如此被人熱切追捧,還是因為其經世緻用的著作《鬼谷子》。
《鬼谷子》思想内容十分豐富,涵蓋了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心理學、情報學等多學科門類,是一部可以被廣泛解讀的著作,但其核心内容包含了遊說和謀略的原則及技巧,故此我們可以把此書看作為縱橫家學說的理論著作。《鬼谷子》可分為三部分,第一篇至十一篇為第一部分,《符言》《轉丸》《去亂》為第二部分,《本經陰符七術》《持樞》《中經》為第三部分。本文将提綱挈領的總結書中觀點,以飨讀者。
本經陰符七術
本,即根本,指人心。本篇認為修煉内在精神為行為之本,要以内在精神的修煉來支配外在的肢體行為。
陶弘景曰:“陰符者,私志于内,物應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陰符。”
本篇講謀臣策士如何養煉自己内在的神氣、意志、智識,以調動自身潛質,運用自身力量去解決外部問題。全篇由七術組成,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七術之間又存在内部邏輯關系,形成一個整體。
01盛神法五龍“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舍,德為之大。養神之所,歸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竅、十二舍者,氣之門戶、心之總攝也。生受之天,謂之真入。真人者,與天為一。而知之者,内修練而知之,謂之聖人。聖人者,以類知之。故人與生一,出于化物。知類在竅。有所疑惑,通于心術,術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氣得養,務在舍神。此之謂化。化有五氣者,志也、思也、神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長也。靜和者養氣,養氣得其知,四者不衰,四邊威勢,無不為,存而舍之,是謂神化歸于身,謂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執一而養産萬類,懷天心、施德養,無為以包志慮、思意,而行威勢者也。士者,通達之,神盛乃能養志。”
盛神即蓄養神氣。在人體之中,五髒之氣主宰着人的精神活動,其中神氣(心氣)最為重要。神氣居于心中,主宰人的思維。神氣旺盛,反應就靈敏,處事就迅速,而容易成功。人如何才能達到神氣旺盛呢?本篇認為,在宇宙生成的過程中,道乃是根本,一即萬物開端,人為萬物之主,故人之生成亦道之化育的結果。人應使自身之神氣與大道元氣化而為一,成為體道的真人,神氣才能居于心中,使人精神旺盛,才能夠應付外界瞬息萬變的形勢。
02養志法靈龜
“養志者,心氣之思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财思不達也。故心氣一則欲不惶,欲不惶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于胸中。故内以養氣,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養氣裝。知人氣盛衰,而養其氣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養,心氣不固;心氣不固,則思慮不達;思慮不達,則裝意不實,志意不實,則應對不猛;應對不猛,則失志而心氣虛;志失而心氣虛,則喪其神矣。神喪則仿佛,仿佛則參會不一。養志之始,務在安己:己安則志意實堅,志意實堅則威勢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神氣旺盛還需要控制欲望,即養志。志者,心之所之也,也就是人之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心裡所要思考的事情就越多,既想實現此目标,又想達到彼目的,心思搖擺不定,思慮不能專一。由于神氣居于心中,心動必然導緻神氣不得安穩。神氣不穩,則精神散亂,盛神則不可實現。故盛神必須節欲。
03實意法騰蛇
“實意者,氣之慮也。心欲安靜,思欲深遠;心安靜則神明榮,思深遠則計謀成;神明榮則志不可亂,計謀成則功不可間。意慮定則收遂,安則其所行不錯,神者得則凝。識氣寄,奸邪得而倚之,詐謀得而惑之,言無由心矣。故信心術,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慮之交會,聽之侯之也。計謀者,存亡樞機。慮不會,則聽不審矣,侯之不得。計謀失矣,則意無所信,虛而無實。無為而求安靜,五髒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動,乃能内視、反聽、定志,思之太虛,待神往來。以觀天地開閉,知萬物所造化,見陰陽之終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戶而知天下,不窺牖而見天道;不見而命,不行而至,是謂“道”。知以通神明,應于無方而神宿矣。”
意,即心之思維活動。本篇即講如何提高思維能力。本篇認為“心欲安靜,慮欲深遠”,人之思慮是否深遠,取決于靜心程度。正因為如此,計謀成敗亦是由心是否安靜以及靜心之程度所決定。故計謀時,心态一定要保持平和,做到内視、反聽、定志,則計謀可成。
04分威法伏熊
“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威覆盛,則内實堅;内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如其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镒稱鐵。故動者必随,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馀次,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于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将欲動變,必先養志,伏意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已者,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之形勢。”
分威即分散對手之内在威勢。自己先靜固志意,使神氣歸居于位,則威勢自盛。威勢盛,則不可阻擋,不可阻擋即可分他人之威。如此,如己有意圖,他人必來應和,如己有行動,他人必來跟随。然自己亦需保持清醒頭腦,仔細審查對方意圖,掌握對方漏洞,加以利用。一方面不讓自己威勢受到削弱,另一方面不讓對方把威勢建立起來。同時也要注意彌補自身缺陷,不讓别人有可乘之機而分散己方的威勢。
05散勢法鸷鳥
“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内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志溢。意失威勢,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事,盡圓方、齊短長。無間則不散勢,散勢者待間而動,動勢分矣。故善思間者,必内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随其志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勢。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散勢,即分散對方的外在威勢。分散對方威勢,務必尋找對方漏洞,利用漏洞,使其瓦解。散勢須自身蓄積威勢,然後待機而發,對方之勢必然崩散。
06轉圓法猛獸
“轉圓者,無窮之計。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義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客,或賀機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兇,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之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
天地無極,人事無窮,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兇、成敗之所莊也。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兇。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而從方。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錯事;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計謀要如圓形器物不停轉動一樣源源不斷産生出來。謀臣策士在制定計謀時,要注意在“圓”與“方”之間相互轉化。“圓”要求計策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包容性,以便随着形勢的變化及時補充調整。“方”要求計策具有針對性,能夠切實解決某一個具體問題。當然,轉圓并不總是帶來利益,使用不當亦可能帶來災禍。聖人因能先知存亡之所在,故使用轉圓之術總能趨長避短,及時從轉圓術中解脫出來,形成固定策略,給自己帶來穩定的利益。
07損兌法靈蓍
“損兌者幾危之決也。事有适然,物有成敗。幾危之動,不可不察。故聖人以無為待有德,言察辭合于事。兌者知之也,損者行之也,損之說之,物有不可者,聖人不為辭也。故智者不以言夫人之言。故辭不煩,而心不虛裝不亂,而意不邪。當其難易,而後為之謀,自然之道以為實。圓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謂“大功”。兌之損之,皆為之辭。用分威散勢之權,以見其兌威其機危,乃為之決。故善損兌者,譬若決水于千仞之堤,轉圓石于萬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勢不得不然也。”
做事要避免過剛過直,應多追求變化,此乃處理遇到危險征兆問題時的關鍵。萬事萬物皆多有偶然而多變化,對待萬事萬物,亦不能以靜止的僵化态度來對待,而應以運動的态度來對待,就像蓍草占蔔一樣,不斷變化,以求得合适的結果。
盛神乃思維敏捷辦事成功之基礎。盛神需養志,讓神氣安居于心。盛神能實意,讓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産出計謀。神盛能散發己方的威勢,亦能消解對方的威勢。實意産生計謀,使計謀的産生像轉圈一樣源源而出。計謀應針對當時實際情況,靈活變化,則無所不能,無所不勝。
未完待續......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