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姣 劉建祥 整理報道
中國睡眠研究會在一則報告中指出,對于如今絕大多數人來說,睡個好覺是一種奢望,作息時間不規律的人超過六成,其中有四成多的人患上了“晚睡拖延症”。而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竟然是因為電子産品,手機和電子書成為了“睡眠小偷”,還有就是因為壓力大造成睡眠質量下降。
睡覺是人類不可缺少的一種生理活動,在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時間。睡眠的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是否有密切關系,睡眠的質量甚至決定着生活的質量。那麼,你真的了解睡眠嗎?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羅熒荃介紹,導緻睡眠障礙的原因除了疾病因素外,心理社會因素和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
羅熒荃。
非疾病因素影響睡眠的情況大概可以分為以下4種。
1)藥物因素:許多藥物都能影響睡眠,如應用利尿藥導緻頻繁排尿影響睡眠。
2)心理社會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對睡眠影響比其他任何因素的影響都大,如工作壓力大、孤獨、喪偶、居住地的改變等,都會出現心理不适應感、失落感、被遺棄感和無價值感等負面心理,甚至焦慮導緻睡眠障礙。
3)不良生活習慣:晚餐過多或過少,睡眠前飲用咖啡、濃茶、吃零食、玩手機、睡眠過晚等。
4)睡眠環境的影響:室溫過高和過低,噪音過大、光線過強和濕度過高、過低以及衛生條件差等。
非疾病因素影響睡眠的情況。
羅熒荃提醒,如果一個人長期熬夜從而導緻睡眠嚴重不足,基本上會有以下7種症狀。
1、皮膚幹燥:長時間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經系統會失調,造成皮膚幹燥,彈性差,黯淡無光,出現暗瘡、粉刺等。
2、超重肥胖:在睡覺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叫“瘦素”的物質,長期熬夜會影響瘦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3、記憶力下降: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變得疲憊,從而出現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
4、心髒病風險高:長時間黑白颠倒的人,心髒得不到及時調整,使心髒病的患病幾率明顯升高。
5、胃腸危機:夜間進餐,胃腸道得不到休息,夜宵長時間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不正常分泌,久而久之,易導緻胃粘膜糜爛潰瘍。
6、肝髒受損:23點至次日3點,是肝髒最佳排毒時段,如果肝髒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髒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肝細胞難以修複并加劇惡化。
7、增加癌症風險:長時間熬夜會導緻免疫力下降,出現疲勞、精神不振,易感冒、易過敏等症狀,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下降會導緻癌症發病率升高。
而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熬夜還有其他的危害,比如:女性長期熬夜會導緻月經紊亂。兒童長期熬夜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導緻一系列成長問題。
長期熬夜會嚴重影響心髒、肝、胃的健康,還容易誘發癌症,但也會有一些朋友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壓力大,确實不得不熬夜,那麼,這種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對此,羅熒荃建議廣大正在熬夜或者準備熬夜的朋友們,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規律休息、健康睡眠。如果确實是因為某種原因需要熬夜,那麼最好在熬夜前适當先睡會、晚餐少吃點油膩的食物、多喝水、注意室内的通風,還有就是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凍着肚子了。
最後,羅熒荃教授有幾點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小妙招分享給大家:
1、堅決不睡懶覺:養成規律的起床和睡覺時間,這樣才能保證一個穩定的内部生物鐘,周末“補覺”隻能讓你的生物鐘紊亂。
2、晚飯早點吃:身體需要時間代謝晚餐食物,否則容易出現腸胃不适等,影響睡眠,下午3點後最好别碰咖啡。
3、定期運動:運動有助于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時左右運動,以防運動後身體過熱,适得其反。
4、睡前别用電子産品: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屏幕發射出藍光,會抑制身體産生促眠的褪黑激素,建議把睡前讀物換成紙質書刊。
5、保持卧室溫度清爽宜人:适宜睡眠的最佳室溫在15.6-22.2℃,可在卧室安裝電扇或開窗通風降溫。
6、保持卧室整潔:雜亂無章的卧室會讓人難以放松,每天花少許時間整理卧室,入睡更輕松。
7、保持卧室黑暗無光:入睡前和睡眠時暴露于光線下,褪黑激素分泌會受到抑制,影響睡眠質量,可選擇安裝窗簾或戴眼罩睡覺。
8、屏蔽噪音:可選擇耳塞或白噪聲機器。
9、選擇舒适的床品:應選用排汗、透氣材料制作的床品,如純棉、毛織品和絲綢等。
10、及時更換枕頭:枕頭過低、過高或者不能提供舒适支撐,會造成脖子酸痛、背痛等。
11、定期更換床墊:有研究指出更換舊床墊能改善人的受力點,減輕腰背部疼痛。
12、慎用助眠藥物:助眠處方藥物會有各種副作用,盡量避免服用,即使要用,也盡量控制在短期内,以免産生依賴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