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走了孩子的童年》中有這樣一句話:“為了孩子,家長必須重新當一回學生,成為真正懂得孩子、懂得教育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憑直覺,或者運用來自原生家庭的經驗。在教育中,很多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教育方式,其實存在很多的問題。
比如,我們認為表揚孩子會讓他變驕傲;孩子大了就不需要親密地擁抱等等。
卻不知,很多我們認為無用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會改變孩子的性格、人格,讓孩子成為一個更糟糕,或者更優秀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有五種“愛的語言”,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知道!
第一種語言:肯定的語言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将兩株一模一樣的綠植放在同樣的生長環境中,細心照料。唯一的不同的是,左邊的綠植上挂着一個“這株植物被霸淩”的牌子;右邊的綠植上挂着“這株植物被褒獎”的牌子。
研究人員讓人們根據牌子上的提示,對右邊的綠植說盡贊美之詞,還會給它放好聽的音樂。
而對左邊的綠植卻盡數批評之語:“你太沒用了!”、“沒人喜歡你!你的存在就是一個錯誤!”
一個月過去,曾經相同的植物出現了明顯的差别,被嘲笑批評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态萎靡;而被稱贊的綠植卻生機勃勃。
不同的語言讓植物出現不同的變化,更何況是人!
我們認為表揚會讓孩子驕傲,發飄,所以喜歡打壓孩子,貶低孩子,認為隻有壓着他們,孩子才會更有變優秀的進取心。
卻不知,父母的否定,非但不會反向激勵孩子,反而會給孩子造成最大的傷害!他們會相信父母的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無可救藥,因而選擇自暴自棄。
《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提到:人,生來就喜歡被鼓勵,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成長,獲得自信,從而變得優秀。
作為父母,我們第一個要學會的“愛的語言”就是要鼓勵孩子,肯定孩子,多看到孩子的優勢,通過贊揚和肯定,讓孩子獲取自信,找到信心。
第二種語言:高質量的陪伴
作家饒雪莉曾在自己的書《快樂就是和孩子享受生活裡的小幸福》中總結道: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過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記得馬東在接受許知遠《十三邀》的采訪,說他的生命底色是悲涼。這可能和自己從小缺乏父母的陪伴有關系。在他的記憶中,父親是非常陌生的。
我們認為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條件就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總是借口工作太忙,而忽視了孩子的陪伴,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情感發育是不完整的,他們會認為父母不陪自己是因為不愛自己,因此而缺乏安全感,産生自卑心理。
他們很容易對愛産生執念,甚至在青春期的時候,容易出現早戀,過早陷入感情的漩渦之中。
父母要給予孩子的第二種“愛的語言”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放下工作的借口,放下手機和電腦,和孩子一起讀書,陪孩子一起瘋鬧,和孩子聊天交流,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愛、關心和呵護。
第三種語言:儀式感
每年女兒生日的那一天,阿迪斯都會帶女兒在同樣的地方以同樣的姿勢拍下一張合照。女兒長大後,回憶起自己當時拍照片的情景時說“附近的商店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紅色外棚,爸爸抱着我拍照時,幸福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
一個小小的儀式感,成就了孩子大大的幸福。
童話故事《小王子》裡有一句話: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不同,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有人認為儀式感太矯情,過于矯揉造作。卻不知平淡生活中的一點點儀式感,帶給孩子的卻是難忘的回憶,這其中包含着父母深深的愛和關心,家庭的溫馨,和成長的幸福。
在愛中成長的孩子,不僅擁有強大的内心,還有對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體會到溫馨的孩子,充滿着生活的激情,即使将來處于人生的低谷,也不忘生活的初心。
作家落蕾利斯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什麼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第三種”愛的語言“——儀式感,一定要送給孩子。
第四種語言:家務勞動
教育部新規,要求9月份開始,中小學生要開始學會做家務。
有的家長拍手認同,認為現在的孩子缺少獨立自理的能力,讓孩子學學做飯挺好的;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本來學習就緊張,做家務就是耽誤時間。
一家教育研究機構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27倍。
哈佛大學的一組調查也發現,童年時期開始做家務的孩子,成年後善于交際,心态樂觀,獲得高薪工作的機會都高了四倍!
這次疫情,很多不會做飯的年輕人被封在家裡,隻
能以方便面度日,甚至因為家裡沒有餘糧而餓肚子。如果他們會做家務,一定不至于這麼狼狽。
有人認為讓孩子學習做家務是無用的,浪費時間的, 卻不知,孩子在家務勞動中,會得到很多學習帶不了的好處。
家務能力,其實就是生存的基本能力。
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建立了獨立性;
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辛苦,建立了責任感;
在家務的過程中,孩子能學會到合理安排,做事有條理、科學利用時間,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将第四種”愛的語言“送給他。
第五種語言:擁抱
著名的“恒河猴”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剛出生的小猴子安排了兩個“媽媽”,一個是絨布做的,身上沒有奶瓶;一個是鐵絲做的,身上挂有奶瓶。
沒想到,小猴子除了在餓的時候去找鐵絲媽媽,其他的時間裡,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
因此心理學家指出“母愛的本質,絕對不是簡單地滿足孩子的饑餓和幹渴的需求,它的核心是接觸性關懷:擁抱、撫摸、親昵。”
“孩子大了,就不能抱了”,大部分父母都存在這樣的心理,認為孩子長大後,父母和孩子之間應該保持距離,我們認為擁抱會慣壞孩子,會讓孩子變得嬌氣,不自立。
心理學中指出“身體的接觸是最深刻的情感表達”,如果孩子缺少和父母的身體接觸,會導緻孩子性情孤僻,出現啃指甲等怪癖,對導緻孩子出現肌膚饑渴症,對親密關系有着超出正常的渴望。
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通過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隻有7%通過通過語言溝通,高達93%的溝通是通過非語言進行的。其中,肢體語言占到了55%!
在他哭泣受傷的時候,擁抱會給予他勇氣;
在他受到贊譽的時候,擁抱會給予他肯定。
勇敢地表達出我們對孩子的愛和關心,就是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孩子,我是愛你的”
神奇麻麻木小暖說:
我們給予孩子的愛,不僅僅是保證他吃飽喝足,給他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内心需求,情感需要,從多方面去滿足孩子對愛的渴望。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一個熱愛生活,自信樂觀,充滿幸福感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