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6:27:19

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中說,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19世紀中葉西歐哲學發展的頂峰。到了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與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這兩種哲學,從而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其中,唯物辯證法就是對黑格爾唯心辯證法進行倒置的改造。在蘇聯專家看來,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首創的。

但是,列甯在《哲學筆記》中不隻一處提到古希臘人的辯證唯物主義,他認為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源遠流長,普遍存在于赫拉克利特、芝諾、德谟克利特以及伊壁鸠魯等人的思想中。在閱讀亞裡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時,列甯批注說:“這裡有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但這是偶然的、不徹底的、尚未發展的、轉瞬即逝的。”也就是說,在列甯看來辯證唯物主義普遍存在于古典哲學家們的思想之中,馬克思的主要奉獻是使這種哲學思想系統化,就如在達爾文之前拉馬克與布豐等人就已經提出過進化論一樣。達爾文與馬克思的功績在于賦予這種思想科學性,使其更加豐富,而非首創了這種學說。

除了黑格爾與費爾巴哈以外,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對馬克思與恩格斯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在《神聖家族》中,馬克思專門用一章的篇幅來介紹法國的唯物主義,在提到“最喜愛的散文家”是誰時,他回答說是:狄德羅;而在恩格斯在《反杜林》中更是說狄德羅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子》是“辯證法的傑作”。作為法國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狄德羅是最接近辯證唯物主義的一個。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始人)1

德尼·狄德羅(1713年 —1784年)

狄德羅的認識論中具有矛盾的觀點

《哲學思想錄》與《懷疑論者的散步》是狄德羅早年的代表作,那時他還是一名懷疑論者。他既不同意徹底的無神論,也不認可傳統的有神論,而是抱着懷疑的态度來審視一切。他有一句名言說“邁向哲學的第一步就是懷疑”。而到了晚年,當他的思想逐漸成熟之後,懷疑也就演變成了矛盾——狄德羅能夠指出事物之中所隐含的矛盾,從而避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

基本粒子是否能夠無限分割,這是古希臘哲學中的焦點問題。原子論者認為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的,而阿那克薩戈拉則說:“存在者絕對不可能因為分割而不複存在”,認為基本粒子是無限可分的。對于這個問題,狄德羅同樣感興趣,但他沒有給出“非此即彼”的答案,因為無論做哪種回答,都隻是表現思維的片面性。

狄德羅認為“可分”與“不可分”就是一對矛盾,表現為連續性與間斷性的對立。在《對解釋自然的思考》中他說:

“一種元素的分子是具有一種絕對不可分割性,不能再加以分割的,因為進一步分割這種分子既超出了自然規律容許的限度,也不是技術的力量所能辦到的,隻不過是可以在理智上加以設想而已。”

也就是說“基本粒子無限可分”這一觀點隻是理智、思維中的産物而已,在現實中我們辦不到,因為存在着技術上的困難。就如絕對零度的溫度、無摩擦阻力的運動、沒有形狀的質點一樣,它們都隻是抽象思維的産物,能夠無限可分的粒子也是如此。事實上,由于技術上的困難,當我們把基本粒子分割到誇克的形态時,就無法再繼續分割下去的。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始人)2

“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割”是個暫時有效的相對真理

但是狄德羅并未因此就認可“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割”的思想,他在後面又繼續寫道:

“在過去、現在或将來,一種基本物質的分割,是否不能在某種技術操作中向前更推進一步,超過它過去、現在或将來在任何單由自然造成的自然組合中所能達到的分割限度。”

在過去,我們都曾認為分子、原子、原子核就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然而技術的進步卻一次又一次地打了獨斷論者的臉。對一件事情輕易下斷言,把話說得太死,認為将來也必然像現在這樣沒有進步和改變的可能,這不是科學的态度。所以狄德羅能辯證地看待“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割”這個觀點。

狄德羅承認有最小的基本粒子存在,同時他又承認最小的基本粒子有繼續分割的可能,因為粒子并不會因為被分割而消失,“存在者絕對不可能因為分割而不複存在”。這就是一種矛盾論,狄德羅既承認存在不可繼續分割的基本粒子,又說他不知道在未來基本粒子是否還能可分——也就是說存在基本粒子可以繼續被分割的可能性。因此,狄德羅認為“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割”這個命題是相對的,是暫時有效的。

關于物質是否無限可分的問題是一個關于物質構造的問題,人對物質構造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由淺入深的過程,而且是一個不斷接近真理但又不能完全認識絕對真理的矛盾過程;在相對的情況下說物質是有限可分的,同時在絕對的情況下又得說我不知道在未來物質是不是有限可分的,或許在未來基本粒子還能被分割。這樣就是在運用辯證法,把物質構造的間斷性與非間斷性統一起來了。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始人)3

辯證法反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

狄德羅的唯物主義擺脫了機械性

正因為狄德羅具有矛盾的觀點,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很難看到清晰的斷言,他的許多觀點都是“亦此亦彼”,持保留态度的。與拉美特裡、霍爾巴赫等人不同,狄德羅的唯物主義擺脫掉了機械性,這使他更加接近于辯證唯物主義。其中,最顯著的地方在于對運動的觀點。

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大多都把運動理解為單純的機械運動,唯獨狄德羅是個例外。

首先,狄德羅反對那種把運動屬性排除出物質之外的機械物質觀,他說:

“物體,依某些哲學家說,就其本身而言是沒有活動也沒有力的;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物體就其本身說來......是充滿着活動和力的。”

這樣,牛頓的那種外來的切線力被狄德羅摒棄了——力不是來自物質之外,而是來自物質本身,力在本質上就是運動,而運動是物質的基本屬性,沒有無運動的物質,也沒有無物質的運動。并不是在物質之外,有個東西來推動它,而是物質自己運動着。狄德羅的辯證法把運動和物質結合在一起,否認物質的運動源自外力的作用,相反,運動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這種運動屬性使物質與周圍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才産生“外力”這種假象。

狄德羅把運動引入自然觀中,使經典力學的機械自然觀徹底失效,他說:

“自然中一切都有它的各種活動,就象你們稱之為‘火’的這一團東西一樣。在你們稱之為‘火’的這一團東西中,每一個分子都有它的本性,它的活動。”

“火”之所以燃燒、運動,不是因為風、不是因為外力,而是因為它自己的分子活動。自然界本身就是運動、變化發展着的,而并非處于萬古不變的狀态。狄德羅繼續辯證地考察靜止與運動的關系,他說:

“靜止與運動的真正區别,就在于絕對靜止是一個抽象概念,根本不存在于自然中,而運動則是一種與長、寬、高同樣實在的性質。”

他正确認識到在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絕對靜止”這種狀态,“絕對靜止”實際上就是人們把物質的運動性質抽掉,隻考慮它的存在時而形成的抽象觀念。如果你認為自然界是絕對靜止的,那麼究竟是什麼來推動它,使它擺脫絕對靜止的狀态,走向運動呢?——難道不是得借助于上帝之手、第一推動力麼?難道不是在為有神論尋找借口麼?

狄德羅還論述了力的守恒、運動總量的不變和運動的不滅等觀點。他認為力的量在自然中是恒定的;而激動的總和與移動的總和則是可變的。在各種物質之間,存在運動的個量轉移,但運動的總量不會因為各個物質之間個别運動量的轉移而減少。

在狄德羅的自然觀中,包含着物質與運動不分離、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運動的總量是守恒的等思想。在他死後,直到下一個世紀,科學家們才總結出能量守恒定律,證實了他的自然觀。

誰是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對辯證法做出了重要貢獻(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創始人)4

法國百科全書派

狄德羅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萌芽

狄德羅之所以能夠如此地接近辯證唯物主義,原因就在于他的唯物主義認識論——要在現實世界中而不是在純思維中考察自然;他果斷地摒棄了唯心主義者和形而上學家、機械論者的物質同質性假設,提出物質多樣性、矛盾特殊性的觀點,他認為唯物主義是科學認識論的前提,要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對象性與獨立性。不要隻在自己的思維理智中去考察自然,而是要就自然的本來面目去考察自然。

如果不堅持在自己的頭腦中考察事物,而在宇宙中考察,就會信服現象的多樣性、基本物質的多樣性、力的多樣性、作用和反作用的多樣性、運動的必然性。而承認了這一切真理,也就不會再說:我把物質看成存在的,我首先把它看成靜止的;因為人們會感覺得出這是作出一種抽象,而從這種抽象裡是得不出任何結論的。存在既不引起靜止,也不引起運動;存在并不是物體的唯一性質。

也就是說,從前的物質觀都是從物質的存在出發,通過思維抽象來研究物質的,而狄德羅的自然觀則從物質的運動出發,通過實驗觀察來研究物質。這與馬克思主張“物質的固有的特性中,第一個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是運動”的思想是一緻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