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制獨特、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曆法的一大傑出貢獻,也是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十二時辰制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十二時的第一個時辰,就叫“夜半”。人們最早把“夜半”作為時間名詞來使用的例子,見于《左傳·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各段時辰,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醜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圖片來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