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呼吸衰竭的基本發病機制有哪些

呼吸衰竭的基本發病機制有哪些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3 03:31:54

呼吸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使靜息狀态下亦不能維持足夠的氣體交換,導緻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和相應的臨床表現綜合征。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明确診斷依靠動脈血氣分析:在海平面、靜息狀态,呼吸空氣條件下,動脈血氧分壓(PaO2)<60 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壓(PaCOz)>50 mmHg。

一、分類

1.按照動脈血氣分類

Ⅰ型呼吸衰竭

定義:PaO,<60 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機制:換氣功能障礙

本質:彌散障礙

病因:嚴重肺部感染性病變、ARDS、間質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

Ⅱ型呼吸衰竭

定義:PaO,<60 mmHg,PaCO,>50 mmHg

機制:通氣功能障礙

本質:肺泡通氣量不足

病因:慢支.COPD、上呼吸道阻塞、呼吸肌功能障礙

2.按照發病急緩分類

急性呼吸衰竭:突發緻病因素導緻,如嚴重肺疾患.創傷、休克等

慢性呼吸衰竭:疾病逐漸加重,經過較長時間發展為呼吸衰竭,如 COPD、肺結核、間質性肺炎,神經肌肉病等,其中以COPD最常見

二、病因

呼吸道阻塞:如COPD、痙攣、腫瘤、異物,COPD最常見

肺組織病變:肺炎、重症肺TB、肺氣腫、間質性肺炎、塵肺、肺水腫、ARDS

肺血管病變:肺動脈栓塞

胸廓與胸膜病變:胸廓畸形、外傷、手術創傷、氣胸、胸腔積液等

神經肌肉病變:腦血管病變,腦炎,腦外傷、藥物中毒等

三、發病機制

1.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發生機制

肺通氣不足:引起缺氧和CO:潴留,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機制

彌散障礙:以低氧血症為主,Ⅰ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機制

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僅有低氧血症,而無CO2潴留(Ⅰ型呼吸衰竭的機制之一)

肺内動-靜脈解剖分流增加:可提高吸氧濃度,但不能提高分流靜脈血的氧分壓,吸氧不能緩解症狀(Ⅰ型呼吸衰竭的

機制之一)

氧耗量增加:發熱、寒戰、嚴重哮喘、呼吸困難、抽搐均可增加氧耗

2.缺氧和 CO2潴留對機體的影響

缺氧對機體的影響

中樞神經系統:腦細胞功能障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腦水腫.損傷、腦細胞死亡

心血管系統: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BP上升,冠脈血流量加快、肺動脈收縮,肺動脈高壓

呼吸系統:通氣增加,晚期呼吸中樞興奮

肝腎功能:肝腎功能受損

造血系統:EPO産生增加,繼發性紅細胞增多

酸堿平衡:代酸+高鉀

CO2潴留對機體的影響

中樞神經系統:腦脊液H*濃度升高,降低細胞興奮性,抑制腦皮質,麻醉中樞

心血管系統:心率加快、心排量增加,腦血管、冠脈舒張;腎、脾、肌肉血管收縮

呼吸系統:通氣增加

肝腎功能:腎血管痙攣,尿量減少

造血系統:--

酸堿平衡:呼酸+低氧

3.酸堿平衡失調

急性呼吸衰竭

①由于CO2潴留﹐H,CO,濃度增高,可導緻pH迅速下降,出現呼吸性酸中毒。

②随着病情進展,體内大量酸性代謝産物堆積,導緻代謝性酸中毒。此時患者表現為呼酸合并代酸。最後由于能量不足,鈉泵功能障礙,造成細胞内酸中毒和高鉀血症

慢性呼吸衰竭

①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時,CO2 潴留發展緩慢,腎髒可通過增加HCO5的回吸收來維持pH恒定;當體内CO。長期增高時,HCO,維持在較高水平,導緻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此時 pH可維持在正常範圍;

②當呼吸衰竭惡化,CO。潴留進一步加重時,HCO。已不能代償,則呈現失代償性呼酸+代堿, pH低于正常範圍

呼吸衰竭的基本發病機制有哪些(呼吸衰竭發病機制)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