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西湖龍井茶樹90%被曬幹”的消息上了熱搜。
看來,中國綠茶之王西湖龍井的安危,大家都挺關注的。
關于西湖龍井茶園旱情這件事,今天中午,記者向茶農以及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杭州市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求證了一番。
杭州市農業農村局:
曬幹的情況确實有,
但9成曬幹的說法,誇張了
西湖龍井産區共有2.2萬畝茶園,其中景區面積約7000畝,西湖區面積約1.5萬畝。杭州市農業農村局西湖龍井茶的主管部門是種植業種業處。
“我們天天在茶園裡跑,曬幹的情況确實有,但9成曬幹的說法,太誇張了。”
種植業種業處負責人表示:“茶樹葉片曬焦,并不等于茶樹死亡,隻要枝條綠色鮮活,茶樹秋後很快能恢複生機。就目前我們的觀察,西湖龍井茶産區大緻有10%的茶園受幹旱影響,出現了曬幹的情況。”
記者也進一步了解,這10%曬幹的西湖龍井茶樹,原因大緻可以歸納為三類。
第一類是部分平地茶園,因為地表溫度過高,晝夜溫差偏小,出現了小範圍的曬幹。
第二類是茶園新栽小茶苗,還有部分移栽的老茶樹,也有曬幹情況出現。
第三類是個别茶園,因為土壤環境,還有田間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有曬幹情況出現。
在杭州西湖區大清谷杭州市農業科學院的茶葉試驗田裡,也有部分葉片曬得焦黃的茶樹。
指着曬焦的茶樹,市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黃海濤說:“這部分茶樹,是我們7月中旬修剪的,從農時上講,修剪時間遲了一周,後來又遇到高溫幹旱,葉片曬傷焦掉了,不過枝條還是嫩綠的,焦葉脫落後,秋後會長新葉。”
其實,大家在網上看到曬幹的西湖龍井茶樹,都是類似杭州農科院試驗田裡這樣的狀态,茶樹隻是曬傷了,并不代表死亡。
茶葉專家也表示,類似的情況,對來年的春茶生産基本不會産生影響。
西湖區雙靈村:
30%以上茶樹葉片出現焦枯狀,
受災面積22.1%
在杭州九曲紅梅核心産區,西湖區雙浦鎮雙靈村茶園裡,茶農陳春榮正忙着接水管、引水上山,為茶樹澆水“解渴”。
晴熱高溫天氣已持續一個多月,陳春榮的4畝茶樹出現了葉片變色、枯焦、脫落等不同程度旱熱害症狀,這些天來,他每天都要給茶樹澆水到半夜。他說,茶樹的灌溉時間一般有兩個,早上6點前,晚上6點後。其他時間段,地表溫度太高,水澆下去,很容易将茶樹燙傷。陳春榮感覺:“前兩年夏天也熱,但沒有熱成這樣,給茶樹灌溉也不必這麼辛苦,今年太陽實在厲害。”
據悉,雙靈村共有330餘畝茶園,主要種植九曲紅梅群體種。目前,有30%以上茶樹葉片出現焦枯狀,受災面積占總茶地面積的22.1%。
“茶樹生長最适宜的溫度在10℃-25℃之間,持續在高溫幹旱、強光照射的氣候環境下8-10天,即會出現茶樹日灼病。”雙靈村茶樹植保員馬紅梁一直密切關注茶樹的長勢,抗高溫幹旱,重點在遮陽和補水。
雙靈村的茶農們先是為茶樹支起遮陽網,随着旱情加重,又紛紛添置水管,從傍晚日落西山到早晨日上三竿的時段裡,茶農們錯時上山,搶水澆灌,力保茶樹挺過這段酷暑。據了解,雙靈村茶園的土壤以砂石為主,适宜茶樹生長。但砂石砂性較強,保水性相對就比較弱,要灌足澆透,不能隻是澆濕表面,所以茶農灌溉時基本要花上好幾個鐘頭。
西湖區轉塘街道上城埭村有300多戶茶農,種植西湖龍井茶面積1167畝。高溫日曬,茶農杜大伯家的茶樹出現連片焦黃卷曲,傷得不輕,連日來他天天早晚澆水。目前,村裡每天定時開放光明寺水庫閘口,保證茶農灌溉用水。
除了茶農積極自救外,村委還派茶葉農技指導人員上門指導茶農正确實施救治措施。“水不要噴在葉面上,直接灌到土壤裡”“應覆蓋黑色遮陽網,為茶樹遮陰”“除了澆水和遮陽,應暫停一切農事操作”。
接下來,茶農們将會繼續早晚錯峰給茶樹澆水,根據茶樹生長規律,頂部枝葉幹枯受損後,隻要保證水分充足,下方的老葉邊上會重新抽出側芽。待高溫基本緩解,茶園土壤濕潤後,茶農将适當修剪重度受害的茶樹。
轉自:小時新聞
來源: 浙江在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