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4 02:18:35

澎湃新聞記者 黃松

目前,上海徐彙藝術館推出“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五展——“你身邊的上海師傅”正在展出。蔑席、面人、藤椅、鐵鍋、土布、燈彩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手工制品和它們背後被稱為“上海師傅”的制作者被納入展覽之中。

這些“上海師傅”有些就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也許在某個時候與我們擦肩而過,而他們手中依舊編織着幾個世紀留存下來的寶貴手作記憶,隻是當與之相應的緩慢生活方式漸漸流逝,這些手藝也随之淡出。對于這些正在消逝的手藝,“你身邊的上海師傅”展覽以師傅的口述文字和他們親手制作的日用品、插畫等方式鋪陳,也以此留住“上海風景”。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

展覽現場的竹器制品,鶴、蟹、魚來自崇明竹編師傅郭志高;下為馬根發的流動竹器攤

随着科技産品和工業制品越來越多地進入生活,延續了幾個世紀的農耕文化的生活方式也悄然發生着改變。當走入展廳,看到兔子燈、挂滿竹編制品的沿街叫賣的自行車、百腳架、秤杆等物件時,不少“80後”會引發出一系列童年回憶:

“這個兔子燈和小時候阿奶做的一樣,元宵節拉兔子燈最倒黴的就是剛開始拉裡廂的蠟燭倒特勒,就隻好眼睜睜看着兔子燈燒掉。”

“這個秤杆小時候在小菜場看到過,現在好像全是電子秤了哦?”

“這種竹矮凳、簸箕、竹頭百腳架以前家裡都用過的。”

……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

展覽中王宏春制作的手工兔子燈

由一件件童年器物生發出回憶的同時,也默默在想,它們是什麼時候一件件被替代的?似乎沒有一個具體時間,隻是在匆匆的時代中無聲地離開,如同它們背後的手藝人一樣。

上海風景工作室設計師、撰稿人周祺,1986年生于上海,對這座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近年來,她一直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城市中即将遠去的美好。

此次展覽“你身邊的上海師傅”源自于她近8年的探訪,從市區的雜貨店,到小鎮上的農具鋪子,最後探尋到村子裡師傅的家中。這些探訪也在集結成《上海師傅》一書,并于今年8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3

周祺在采集信息

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走入“師傅”

在通常的印象中,上海的手工藝人往往存在于鄉村之中,因為鄉村更多植根于土地,也保留有相對更多過去的生活方式。這種推測也得到了部分證實,在展覽中有超過五成的手工藝制品出自上海郊區的“師傅”之手,比如來自崇明向化鎮的何永娣(1971年生于上海),她從20年前就開始收集崇明土布,并以崇明土布為材質制作了一系列環保袋等手作小物,并在業内有一定知曉度,這似乎是手作延續的一種方式。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4

何永娣收集的崇明土布

然而,在何永娣的口述記憶中,過去每家每戶都有織布機,她幼兒園時就看媽媽織布、并從中了解配色,十五六歲時就可以織出一塊完整的布,出嫁時的布也是自己織的。“我織了八塊,不同的花色。現在本地50歲以下的都不會織了,我結婚後也沒織過。”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5

9月6日,何永娣在藝術館公教活動中演示紡車

在展覽現場展示的織布機和紡車也來自崇明,其形式讓人聯想到古代繪畫中紡車的形式,而這些器具本身也即将進入曆史之中。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6

在展覽現場展示的織布機和紡車

在展覽中,還有一位名叫張福平的鐵匠師傅,他主要從事丁耙、田刀、鋤頭等農具,他的生産作坊在浦東新區大團鎮。在前期的田野調查中,策展人林清和周祺一起走訪過他的作坊,從他們的描述中可知,如同過去印象中鐵匠打鐵一樣,張福平在打制過程中也需要大火爐、風箱等設備,但随着城市進程和城市管理的推進,現在大團鎮已經不允許燒煤制造業的,所以目前這間作坊如何存續也是一個問題。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7

鐵匠師傅張福平制作的農具

在展覽呈現的所有師傅中,年紀最大的是生于1933年的莊金生,他是一位草編師傅,無論是實用性的用蘆葦或稻草編織的蒲鞋,還是玩具類的逗小孩的草編小魚都别具一格;同樣從事草編制品制作的來自嘉定的孫逸娟阿姨,制作的草帽、草編包、糖果盒等曾經用于出口,這些日常用品在今天看來也并不過時,但卻退出了日常生活。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8

莊金生的草編小魚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9

孫逸娟,1949年生于上海,照片拍攝信息:2013年8月,嘉定區,嘉定鎮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0

展覽中的藤編和竹編

當然,并非所有的師傅都來自市郊,很多師傅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邊。在展覽入口處有一台挂滿竹器制品的自行車,源自在虹口區走街串巷的馬根發,這位師傅原是湯惟傑在路上遇見的,此後周祺在其出現的區域守株待兔,才記錄下這位師傅的日常。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1

馬根發,1954年生于江蘇,照片拍攝信息:2014年5月,虹口區,臨平路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2

展覽現場,馬根發的流動小攤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3

周祺的速寫記錄

在徐彙區太原路上,有一家開了很久的小店,大凡經過的人都會被店門口的手寫美術字吸引,這家店的店主名叫費寶英,店門口的小牌子已經寫了22年了,寫這些美術字是因為店的地方小,很多商品沒法都擺出來,但在不知不覺中卻成為小店的招牌。小店的出售的貨品帶有季節性,往往是冬天蛤蜊油、永字牌熱水袋,春天樟腦丸,夏天折扇,開學季賣書套……一般丈夫負責進貨,她負責看店。在展覽中,來自小店的物品是竹制的百腳架。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4

太原路上費寶英阿姨的小店

此外,做兔子燈的王宏春師傅住在浦東新區浦電路,周祺在城隍廟與他結識,交談中才發現原來王宏春幾乎和自己是鄰居;而在兔子燈(燈彩)區域,還有來自李政師傅的金魚燈、龍燈和李建國師傅的生肖燈、麒麟燈,他們雖然同是為元宵節制作燈彩,卻帶着不同的技藝和個人風格,也讓人感受到手藝的豐富和生活的美學。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5

展覽中的燈彩部分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6

三位燈彩師傅的信息

而對于城市與城郊師傅的不同,策展人林清認為,城郊的師傅常常是自産自銷,而城市中出售手作制品的小店更像是“買手店”。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7

金山探訪竹編師傅(左起:姜慶共,周起、馬德崗,林清)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8

采訪川沙薛師傅的店鋪.

五場“系列展”關注日常生活之中的設計

在觀展過程中,除了重拾童年記憶,感受手作溫暖的同時,也感受到相比機器化生産出來的、千篇一律的物品,手作師傅們所做的東西能讓每個使用者感受到手藝人最直白的誠摯,這恰恰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東西。

手作人的作品并非藝術品,隻是家常之物,而“手作”本身也就是他們的一個職業,他們平凡而樸素,但是難能可貴的恰恰是這份“平凡樸素”,他們總是在屬于他們的一隅做着他們的事情,日複一日。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19

展覽中崇明區城橋鎮許文明師傅(1941年生于上海)做的升籮

而在田野考察和走訪中,周祺也體會到時代發展讓手藝式微,有些師傅有了第三代便放下手藝回家看孩子;做砣秤師傅的店裡也賣電子秤……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0

砣秤和百腳架

但不同于其他展覽或非遺研究,此次“你身邊的上海師傅”并未涉及到工藝傳承,對此周祺認為,“我們對手藝的愈漸消失無可奈何,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帶着這份尊敬,把他們做的事情客觀記錄下來,形成文獻,形成一個個可供後人參考的盡可能詳盡的‘标本’。”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1

《上海師傅》内頁

這種“标本”式的記錄也是徐彙藝術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一貫的宗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開始于2014年的“上海籃子”,當時展覽所展示的50個籃子(筐、簍),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是上海近郊家庭中仍然在使用的生活用具,由周祺在一年多時間裡,分别采集自本市城内、郊外的30多家小攤、店鋪,其中一部出自上海本地的十多位竹編手作人之手,這次展覽所展示的50個籃子(筐、簍),不是古董,也不是收藏品,是上海近郊家庭中仍然在使用的生活用具。回顧六年前做的“上海籃子”是對現今部分上海手作人的生存樣本,也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手工藝制作檔案。展覽在探讨當下上海日常生活、手作人和設計的現狀的同時,提示人們關注漸漸消逝的竹編手作人曾帶給大家的簡約的日常生活狀态。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2

2014年的“上海籃子”展覽海報

一年後,系列展推出第二展——《上海字記》。《上海字記》是姜慶共先生花費5年時間,在中文語境下,以印刷術和出版物為線索疏理的一份近現代漢字書寫和設計的基礎檔案,這份基礎檔案也為我們保存了二十世紀上海教育、經濟、政治、出版、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種種記憶。 當時的《上海字記》展以數百件文獻案例陳述了自傳統書法以後,上海漢字書寫和設計的百年曆程。同時由十位前輩設計師和字體書寫者的口述記錄,構成了一部漢字書寫和設計的基本檔案,對當代漢字設計的創新、傳播和教育将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3

2016年,“上海屋裡廂”中席聞雷拍攝的華山路上的上海人家

2016年,“上海屋裡廂”成為徐彙藝術館“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三展,展示了攝影師席子拍攝的上海老百姓家裡場景的紀實照片。照片中“七十二家房客”“螺蛳殼裡做道場”,兩代甚至三代人同居一室的情況以照片的形式真實地呈現,也帶觀者了解一個更生活的上海,這些照片也成為了上海近代建築内的普通人家屋裡廂的影像檔案。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4

2017年,“百年上海圖畫”展品

2017年底,“設計與生活”系列展的第四展聚焦“百年上海圖畫”,于文學、兒童讀物、科學美術和商業設計領域中,彙集了近百位繪畫者的200件作品及實物,呈現20世紀上海插畫藝術的圖像簡史。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5

2017年“百年上海圖畫”展覽中,觀衆熱烈地讨論

此後,便是正在展出的“你身邊的上海師傅”,跨越六年,“設計與生活系列展”始終立足上海本地文化資源的探究,解讀設計的根源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并呈現日常生活的樣貌及工作經驗中的智慧。系列展的策展人林清認為,回顧過去的手藝和設計,對當下中國創意和設計的發展起到疏解脈絡、承前啟後的作用,也是另一種交流的角度。

有一個好師傅是什麼體驗(走近身邊的上海師傅)26

《上海師傅——最後的手作記憶》(中英雙語)

注:展覽将持續至10月11日;10月6日周祺、湯惟傑将帶來 “你身邊的上海師傅”講座。

責任編輯:陸斯嘉

校對:劉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