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0:16:37

1、所有的注釋,以《王力古漢語字典》為底本,依據詞義的使用頻率(僅憑自己的感覺)适當增删,釋義保持不變,不更改原有的表述。增加的釋義,注明“補充”字樣。

2、釋義後另加括号,對《王力古漢語字典》的意義予以補充。來源依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古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辭源》《古漢語大詞典》,不一一列出。括号内也會依據自己理解予以補充,注明“個人”字樣(由于本人才疏學淺,個人理解未必恰當)。

3、示例、譯文盡量标明出處,在“----”後注明參考來源的叢書、作者、著作名、頁數(用[]标明)等。有多個參考來源,以①②等序号分别注明。部分譯文并不代表自己的觀點,但不作更改。

4、挑選的辭典版本如下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6月第1版.2000年11月第2次印刷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4月第5版.2016年7月第121次印刷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8月第1版.2003年5月第2次印刷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1986年11月第1次印刷

《辭源》.商務印書館.第三版.2015年10月第22次印刷

《古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001年10月第4次印刷

5、鄭重聲明:僅憑個人感覺挑選較為常用的釋義,沒有挑選《王力古漢語字典》裡的所有釋義。想了解更多更全的釋義,可以參看《王力古漢語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大詞典》《辭源》等辭書。

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按

①⒈抑,向下壓(用手壓或摁)。

⒉引申為撫(摸)。

示例: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劍仰天太息曰;“寡人雖不肖,必不能事秦。今主君诏以趙王之教,敬奉社稷以從。”----史記 • 卷69 • 列傳9 • 蘇秦

譯文:這時,韓宣王一下子變了臉色,揮起手臂,瞪大眼睛按(個人:《王力古漢語字典》《辭源》均以這個例句來闡釋“撫/摸”的意義,但一些譯文還是直接譯為“按”義。解釋為“按”,亦無不可)着寶劍,擡頭長歎一聲,說:“盡管我沒出息,但一定不能向秦國屈服。現在您用趙王的教導來曉谕我,我誠心把韓國托付給您,聽從您的安排(個人:“敬奉社稷以從”這一句的翻譯未能保留原意,但這句話亦不易直譯。大意應是“願意傾盡全國來聽從、追随蘇秦。”)。”----①二十四史全譯 • 史記[943]----②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史記[4714]

②依照(按照/依據)。

④巡行(巡視)。

示例: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舊塞,絕梓領,梁北河,讨蒲泥,破符離,斬輕銳之卒。----史記 • 卷111 • 列傳51 • 衛将軍骠騎列傳

譯文:於是向西平定河南地區,巡視榆谿舊時關塞,橫越梓領,架橋北河之上,征讨蒲泥,攻破符離,斬殺迅捷精銳的敵兵。----①二十四史全譯 • 史記[943]----②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史記[6646]

⑤審察(考察/考核)。

示例:臣謹稽之天地,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務,日夜念此至孰也。雖使禹、舜複生,為陛下計,亡以易此。----漢書 • 卷48 • 列傳18 • 賈誼

譯文:我謹慎地考察自然和社會,用曆史加以驗證,研究當前必須解決的事情,日夜思念這套治國安邦的辦法已經很成熟了。即使禹、舜再生,為陛下計謀(個人:“計謀”,現在作名詞用。此處譯為“籌謀”,似更能突出“計”的動詞意義),也不會改變這個辦法。----二十四史全譯 • 晉書[1050]

⑥通“遏”(個人:《王力古漢語字典》在這個意義上,認為“按”通假字是“遏”,但在其他的辭典沒有看到這種解釋),遏止。

補充:①壓抑(抑制,遏制),止住(停止)。

示例:按強助弱,圉暴止貪,存亡定危,繼絕世,此天下之所載也,諸侯之所與也,百姓之所利也,是故天下王之。----管子 • 霸言

譯文:抑制強國,幫扶弱小,抵禦暴虐,阻止貪婪,保全亡國,安定危局,延繼絕世,這些都是天下之人所擁戴的,各國諸侯樂于親附的,有利百姓稱道的好事,所以天下樂于由這樣的君主成其王業。----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管子

示例:按兵不動。

②追究,查辦。

示例:廣漢使長安丞按賢,尉史禹故劾賢為騎士屯霸上,不詣屯所,乏軍興。----漢書 • 卷76 • 列傳46 • 趙廣漢

譯文:趙廣漢派長安丞追查蘇賢,尉史禹因此彈劾蘇賢作為騎士屯駐霸上,卻不到屯所,又缺乏軍需儲備。----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1566]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1

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案

②⒈憑依、坐憩用的小幾(幾案)。

⒉又指長方形的短桌(矮長)。

示例:權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将吏敢複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三國志 • 卷54 • 吳志9 • 周瑜

譯文:孫權拔刀砍斷面前的奏案(批閱奏章的幾案)說:“各位将軍、大臣,誰敢再說要投降曹操,與這個奏案一樣!”----①白話三國志[1736]----②簡體字本三國志[933]

③官府的文書、案卷。

示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劉禹錫 • 陋室銘

示例:堆案盈機。----嵇康 • 與山巨源絕交書

譯文:公文堆滿幾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 • 漢魏六朝散文選注[75][83]

④⒈向下壓、摁(用手壓或摁)。

示例:盜跖大怒,兩展其足,案劍瞋目,聲如乳虎,曰:“丘來前!若所言,順吾意則生,逆吾心則死。”----莊子 • 盜跖

譯文:盜跖非常生氣,兩腳伸直岔開而坐,手按寶劍,睜圓雙眼,聲音猶如母虎,說:“孔丘過來!你所說的話,順從我的心意就叫你活,違反我的心意就要你死。”----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莊子[507][514]----②莊子今注今譯[892][902]

⒉引申為壓抑(抑制,遏制/控制)、按下不用(止住,停止)。

示例:偃然案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荀子 • 王制

譯文:要靜悄悄地按兵不動,來旁觀暴國之間的互相争鬥。----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荀子[133]----②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 • 荀子新注[133]

示例:方今為将軍計,莫如案甲休兵,鎮趙撫其孤,百裡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史記 • 卷92 • 列傳32 • 淮陰候韓信

譯文:現在為将軍考慮,不如按兵休整,留守趙國撫恤陣亡将士的遺孤,方圓百裡之内,百姓每天會拿着牛肉美酒來犒勞将士。----二十四史全譯 • 史記[1161]----②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史記[5781]

⑤⒈考察(核實/考查)。

示例:臣竊以天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國并力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戰國策 • 卷19 • 趙策二 • 蘇秦從燕之趙

譯文:我私下查看地圖加以衡量(個人:譯為“考察”,似更恰當),崤山以東各國的疆土合起來比秦國大五倍,兵力是秦國的十倍。六國聯成一氣,合力向西攻打秦國,秦國非被攻破不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戰國策[536]

⒉審理,查辦(追究/調查,審問)。

示例:于是使禦使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鹹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史記 • 卷6 • 本紀6 • 秦始皇

譯文:於是派禦史一一審問這些人,他們互相告發,皇帝親自判他們的罪。犯禁的有四百六十餘人,都在鹹陽活埋,讓全國人都知道,以懲誡後人。----二十四史全譯 • 史記[83]----②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史記[566]

⑥依照,按照。

補充:①巡行,巡視。

示例: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三國志 • 卷35 • 蜀志4 • 諸葛亮

譯文:等到蜀軍退走,司馬宣王一一巡視蜀軍的營壘住所,說道:“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二十四史全譯 • 三國志[590]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2

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覆

①⒈翻轉過來。

示例: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故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節也。----荀子 • 王制

譯文:百姓安于政治,然後君子就安于職位了。古書上說:“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能浮起船,水也能傾覆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處在君位上的人要想安定沒有比政治平和、愛護人民更好的了,要想榮耀沒有比遵循禮義(個人:譯為“尊崇禮儀”,似更恰當。意即以隆重的禮節來對待士人)、尊敬士人更好的了,要想建立功名沒有比崇尚賢良任用能人更好的了,這是做好君主的重要方面。----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荀子[118]----②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 • 荀子新注[118]

引申為覆沒(滅亡,覆滅)。

②傾覆,颠覆。

示例: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論語 • 陽貨 • 18

譯文:孔子說:“紫色奪去了大紅色的光彩和地位,可憎惡(個人:譯文的語序颠倒。私以為譯為“厭惡以紫色取代紅色”,更為恰當);鄭國的樂曲破壞了典雅的樂曲,可憎惡;強嘴利舌颠覆國家,可憎惡。”----①論語譯注[187]----②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論語大學中庸[214]----③論語新解[457]

③⒈覆蓋(遮蓋),掩蔽。

示例: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莊子 • 天下

譯文:天能覆蓋萬物而不能承載萬物,地能承載萬物而不能覆蓋萬物,大道能包容萬物而不能辨别萬物。----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莊子[577]----②莊子今注今譯[1006]

⒉引申為埋伏,伏擊。

⒊又指伏兵。

④審察(查核)。

示例:今不良之吏,覆案小罪,征召證案,興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時之作,亡終歲之功,公卿其明察申敕之。----漢書 • 卷9 • 本紀9 • 漢元帝劉奭

譯文:如今有些不稱職的官吏,在查究一些小案子,也征召民衆對質公堂、驗證案件,舉辦一時不必急辦之事,妨礙百姓,使他們錯過搶農時的勞作,喪失了一年的收成,公卿們要認真追究,加以制止。----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120]

⑥回複,答複。這個意義通常用“復”字(現在簡寫為“複”字)。

示例:臣大父言李牧之為趙将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覆也。----漢書 • 卷50 • 列傳20 • 馮唐

譯文:我的祖父說,李牧給趙國領兵守邊時,把從軍中交易市場上征收的租稅都用來犒賞将士,賞賜由将軍決定,朝廷不從中幹預(個人:譯為“賞賜由将軍決斷,無需聽從朝廷的批複”,似更恰當。意思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有相同之處)。----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1093]

⑦重複。這個意義,通常作“複”(現在簡寫為“複”字)。

補充:①倒,倒出(傾倒)。

示例: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莊子 • 逍遙遊

譯文:倒一杯水在堂前窪地上,那麼放入小草就可當船。----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莊子[3]----②莊子今注今譯[11]

②審理,審問。

示例:與郎中令等語怨望:“漢廷使者即複來覆我,我決不獨死!”----漢書 • 卷53 • 列傳23 • 劉建

譯文:與郎中令等有不滿的話:“如漢廷使者治罪於我,我決不獨自死掉!”----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1148]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3

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廉

②⒈棱角(有棱角/銳利)。

⒉引申為品性端方不苟(正直/方正/剛直)。

示例: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籲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屈原 • 蔔居

譯文:這世道渾濁,是非不清,薄薄的蟬翼被認為很重,千鈞之物卻被認為太輕;音響宏亮的黃鐘被毀壞抛棄,鄙俗的瓦簽卻作樂器雷鳴震天;讒佞小人嚣張跋扈,賢能之士則默默無名。不說了吧,誰了解我的廉潔忠貞!----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楚辭[182]----②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 楚辭選[162]

③不苟取。與“貪”相對(廉潔/清廉)。

示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孟子 • 離婁下 • 23

譯文:可以拿,可以不拿,拿了就損害了廉潔;可以給,可以不給,給了就損害了恩澤;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了就損害了勇氣。----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孟子[159]----②楊柏峻 • 孟子譯注[193]

⑤考察,查訪(偵察。《辭源》《漢語大辭典》在這個釋義上,還認為“廉”通假“覝”。)。

示例:且廉問,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論之。----漢書 • 卷1下 • 本紀1下 • 高帝劉邦

譯文:今後将要察訪,有不按我诏書辦理的官吏,從重論處。----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21]

示例:武使從事廉得其罪,聖懼,自免。----漢書 • 卷86 • 列傳56 • 何武

譯文:何武派從事查訪到他的罪行,戴聖害怕,自己辭了官。----二十四史全譯 • 漢書[1726]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4

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揆

①測度,度量(考察)。

示例: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詩經 • 鄘風 • 定之方中

譯文:當營室星出現在南天正中,在楚丘興建宗廟開始動工。以日影測定了正确的方向,開始打好宮室地基的工程。----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詩經[130]----②程俊英 • 詩經譯注[87]

示例: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屈原 • 離騷

譯文:父親端詳我初生時的氣度啊,從那時起他賜予我這貞祥的名字:他給我起名叫正則啊,起字作靈均。----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楚辭[3]----②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 • 馬茂元 • 楚辭選[3]----③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叢書 • 楚辭選譯[62]

②⒈掌管,管理。

示例:舜臣堯,舉八恺,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左傳 • 文公十八年

譯文:舜做堯的臣子的時候,舉薦了八恺,讓他們擔任主持管理土地的官員,以掌管和處理各種事務,他們處理事情沒有不順當的,使得大地和上天都平靜無事。----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左傳[715]

⒉後因稱宰相的職位為揆(特指宰相)。

示例:穆哀之後,王猷漸替,桓溫居揆,政由己出,而有司或曜斯文,增晖執事,主威長謝,臣道專行。《記》曰,“苟無其位,不可以作禮樂”,豈斯之謂欤! ----晉書• 卷19 • 志9 • 禮志(上)

譯文:穆帝哀帝以後,王道衰落,桓溫掌權(個人:譯文沒有直譯出“宰相”的意思,譯為“身居宰相職位”,似更恰當),政令由他自己發出,而有關官員玷污斯文,粉飾權臣,皇帝威風掃地,大臣為所欲為。《記》說:“如果沒有名位,就不可能推行禮樂。”難道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嗎!----二十四史全譯 • 晉書[428]

③尺度。準則(道理)。

示例:舜生于諸馮,遷于負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裡;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孟子 • 離婁下 • 1

譯文:舜在諸馮出生,遷居到負夏,在鳴條逝世,是東面邊地的人。文王出生在歧周,在畢郢逝世,是西面邊地的人。兩地相隔一千多裡;時代相差一千多年。兩人能夠在中原實現自己的志向,就像符節相合一樣不差,他們的願行(個人:譯為“願行”,較難理解。譯為“他們先後成為聖人的道理是一樣的”,或更恰當)是一樣的。----①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孟子[150]----②楊柏峻 • 孟子譯注[184]

補充:①揣測,估量(個人:“揆”字,古人有解釋為“度”義。而“度”字,有“量”“衡量”和“揣測”“揣度”“估計”“估量”之義,故“揆”字亦擁有這兩個釋義。如有詞語“揆度”“揆情度理”,當是同義複用而成詞)。

②官職(事務/政事)。

示例:故能一貫萬機,靡所疑惑,百揆允當,庶績鹹熙。----後漢書• 卷89 • 列傳49 • 張衡

譯文:所以能夠用一種道理貫穿紛繁的政務,遇到任何事情都沒有疑惑,所有的政事(個人:“百揆”有“各種政務”、“百官”的意思。這裡這兩個意義,似都可解釋)平允适當,衆多的功業都興盛起來。----二十四史全譯 • 後漢書[1201]

文言文十大錯誤彙總(文言文常見字詞詳解)5

個人:“按”“案”“覆”“廉”“揆”均有類似“考察”“審察”的意義,故歸類于此。其中“案”字除去“桌子”等意義,其餘的意義與“按”高度相仿。比如都有“按照”“撫摸”“考察”“巡行/巡視”“審問/追究/查辦”“考察”等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