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
又有一種水果頗受歡迎
各大地鐵口、超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扒了皮生吃口感清甜
是很多人的最愛
沒錯,TA就是
荸荠
(bí qí)
俗稱馬蹄
不過,錢報君要提醒下
喜歡生吃荸荠的小夥伴
尤其喜歡用牙直接給荸荠“去皮”的
一定要當心了
長期生食荸荠
女子腹痛難忍緊急就醫
27歲的王女士平日裡最愛生吃荸荠。兩年前開始,她時常感覺到上腹部若有若無的隐痛,嚴重時甚至痛到徹夜難眠。當地醫院診斷為膽道蛔蟲症,但做了包括ERCP(經内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在内的許多檢查也沒能得到明确的診斷。
一周前,王女士腹痛的症狀突然加劇,家人趕緊将她送至杭州市中醫院外一科住院治療,并進行了詳盡的肝髒磁共振增強檢查,結果提示肝内膽管乳頭狀腫瘤可能。
膽管乳頭狀瘤是一種來源于膽管上皮的良性腫瘤,随着體積增大會對肝髒包膜上的神經末梢造成擠壓引起腹痛。黃海主任醫師仔細閱片,結合患者病史,在排除了各種因素後,最終将病因鎖定在了寄生蟲感染上。考慮左肝内腫瘤或寄生蟲病不能排除,建議王女士行手術治療,直接切除肝髒左外側葉以絕後患。
女子體内取出2條活蟲
病因找到了
當剖開患者的内膽管後,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隻見兩條帶口吸盤的扁平狀寄生蟲在管内肆意蠕動,甚是嚣張。原來,導緻王女士反複腹痛兩年的真兇确實是寄生蟲——姜片蟲,而這種蟲子很喜歡藏在荸荠裡。随後醫生們幹淨利落得完成了“除蟲”工作。
來源:新華社
術後的病理結果顯示:肝組織彙管區及邊緣膽管存在明顯慢性炎症病變。目前王女士恢複順利,後續還将接受進一步的驅蟲治療,逐漸回歸正常的生活。
很多人心存僥幸,認為自己生吃過荸荠也沒什麼事,但逃過寄生蟲感染可不是拼運氣的,而且姜片蟲的感染是有潛伏期的,和急性的食物中毒不同,有些感染可能要1~2個月後才發作。還有人認為,拿鹽水泡一下再吃,就不怕寄生蟲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健康教育與咨詢檢測中心主任陳家旭表示——鹽水浸泡并不能殺死寄生蟲。采用3%鹽水浸泡姜片蟲囊尾蚴,浸泡3天尚能存活,5天後囊蚴才會死亡。但姜片蟲囊蚴不耐高熱,在沸水中一分鐘,或陽光下曝曬一天即死亡。所以将荸荠盡量洗淨煮透後食用才更安全放心醫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除了荸荠外,菱角、茭白、魚腥草等生冷食物都是姜片蟲的宿主。因此這些食物不僅要清洗幹淨,而且最好是煮熟了再吃,還要避免啃食帶皮殼的生菱角、生荸荠,另外盛放這食物的器具也要開水燙煮或暴曬。
不定期對家中的死角進行清潔,多給孩子的衣物,床單以及玩具進行消毒,讓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在外活動的時候不要接觸陌生水源。
飲用煮沸過的水或礦泉水;忌生食海鮮、喝生水,蔬果一定要洗淨,廚房廚具不可混裝蔬果、生肉;盡量不要到不規範的餐飲場所就餐。
有意識地将腹疼、腹瀉等症狀與寄生蟲感染聯系起來,提高衛生防病意識,改變不良衛生習慣。如不幸感染不必過于擔心,應及時就醫,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及驅蟲藥即可。
其實關于荸荠能不能生吃這件事前段時間也曾頻繁上熱搜▼
荸荠竟然不能生吃?!這條消息炸出了一堆大受震撼的網友▼
為什麼不能生食荸荠?生食荸荠等有感染“姜片蟲”的風險不僅會出現相關腸道症狀還可能對兒童的智力發育造成危害下面這段視頻講得明明白白↓↓↓
寄生蟲感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年全世界有二十億人口感染寄生蟲,幾十萬人因此死去。
而蛔蟲并不是寄生在人體中的最大的寄生蟲,最大的是一種叫布氏姜片蟲的吸蟲,可導緻腹痛、腹瀉甚至腸梗阻,反複感染的嚴重病例,甚至可能導緻患者衰竭、虛脫而死亡。
布氏姜片蟲蟲體很薄,最厚隻有3毫米,但卻可以長到3至7.5厘米長,1到2.5厘米寬,大緻相當于半張銀行卡的大小,甚至有在體内産卵的可能。一般來講,人類吃下被姜片蟲囊蚴感染的植物,或飲用了含有囊蚴的生水後,囊蚴就會借助消化道的分泌物溶去外囊,吸附在黏膜上,開始寄生生活。由于姜片蟲吸盤發達,吸附力極強,一旦入侵人體,就會緊緊附着在腸壁上,導緻附近的黏膜壞死、脫落,從而發生炎症、出血、水腫乃至潰瘍、膿腫,導緻腹痛、腹瀉、便秘、貧血等症狀,甚至導緻腸梗阻,兒童如果不幸中招可導緻發育障礙、甚至衰竭死亡。
接下來我們就講講最重要的↓↓↓
如何避免“蟲從口入”?
魚、蝦、蟹、蛙、蛇、螺、豬肉、牛肉等這些都是藏寄生蟲的高危食物,别說吃生的,半生不熟的也不行!所以要想防蟲入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煮熟了再吃煮熟了再吃煮熟了再吃重要的話說三遍除此之外并沒有其它100%的預防方法此外,注意以下4點——1.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生肉、熟肉、菜,日常生活中最好準備3塊砧闆,做到專闆專用。2. 要注意把切魚蝦的菜刀、盛器生熟分開洗淨,防止交叉污染;切肉和切水果的刀也要分開。3. 不要喝生水,不要去野外遊泳。4. 如果你有生食史,記得去醫院做寄生蟲感染檢測。
以上這些你都記住了嗎?
千萬不要生吃!
擴散轉發
讓更多人看到
來源:錢江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