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号周刊#
本集内容是:古今中外名畫專項。
欣賞古今中外名畫,心曠神怡。
領悟答題技巧,寓教于樂。
收藏➕關注,開卷必有益!
1.區分易錯題: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達芬奇),亞威農少女(畢加索)。
2.富春山居圖~黃公望。
3.敦煌壁畫~五台山圖。
4.郎世甯~百駿圖。
5.同光名伶十三絕~沈蓉圃。
6.鄭爕~蘭竹石。
7.張大千~長江萬裡圖。
8.山水卷~黃賓虹。
9.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複興時期的美學方向,反映了文藝複興時期人們對于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意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稣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立~亞
立~亞(字形相近)。
《亞威農少女》是由西班牙畫家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創作于1907年的一幅油畫。現藏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山水(旅遊)~遊春圖
山水(旅遊)~遊春圖。
《遊春圖》是隋朝畫家展子虔創作的繪畫作品,絹本、青綠設色,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遊春圖”六個字,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
山居(遠望)~黃公望
山居(遠望)~黃公望。
焚畫(剩下)~剩山圖
焚畫(剩下)~剩山圖。
前半卷~剩山圖
後半卷~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并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500位~五台山
500位~五台山。
《五台山文殊聖迹圖》也名《五台山文殊化現圖》,簡稱《五台山圖》是曆代祖師大德、海外僧侶朝拜五台山必備的導引圖,也是世界佛教信徒信衆心中的聖物。
駿馬百匹~百駿圖
駿馬百匹~百駿圖。
百駿圖,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為意大利人郎世甯所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郎世甯于1715年以傳教士的身份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被重視西洋技藝的康熙皇帝召入宮中,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多年的宮廷畫家生涯。《百駿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全卷色彩濃麗,構圖複雜,别具意趣。
三~沈
三~沈(三點水)。
《同光名伶十三絕》是晚清畫師沈容圃,繪制于清光緒年間的工筆寫生戲畫像,該畫繪有老生、武生、小生、青衣、花旦、老旦、醜角,均是畫家選擇的清代同治、光緒年間徽調、昆腔的徽班進京後揚名的13位著名京劇演員。
蘭竹~蘭竹
蘭竹~蘭竹。
鄭闆橋原名鄭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闆橋,人稱闆橋先生,鄭闆橋一生隻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20米~長
20米~長。
《長江萬裡圖》是現代畫家張大千,于1968年創作的絹本設色國畫,現收藏于中國台北曆史博物館,該畫中的長江,以四川省為起筆,開卷是都江堰的鐵索橋,接着,長江奔流而下,越三峽,過江陵,納百川,最後投入大海的懷抱,充分再現了祖國山河之壯美,歌頌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難險阻的偉大氣魄。
山水畫家~黃賓虹。
山水畫家~黃賓虹。
(豐子恺是漫畫家,鄭闆橋是書畫家)。
黃賓虹,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号賓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徽州歙縣,生于浙江金華,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風俗~清明
風俗~清明。
北宋都城~開封
北宋都城(汴京)~開封。
上河(漲水)~張擇端
上河(漲水)~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潛心研究,來之不易!
點贊關注,分享轉發!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