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又稱蚓突,是細長彎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腸與回腸之間,它的根部連于盲腸的後内側壁,遠端遊離并閉鎖,活動範圍位置因人而異,變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響,闌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闌尾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腸與回腸之間,它是細長而彎曲的盲管,遠端閉鎖。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生理學教授勞倫·馬丁通過研究最近指出,闌尾在胎兒和青少年時期起有重要的作用。
人類胚胎在發育到第11周左右,在闌尾中就已出現了内分泌細胞。胎兒闌尾的這些内分泌細胞,已經産生了種種生物氨和肽激素,以及有助于生物學控制(自我平衡)機制的化合物。
闌尾的功能還包括使白細胞對各種抗原或存在于胃腸道的異物産生影響,這樣闌尾就有可能抑制破壞血液和淋巴産生的體液抗體反應,促進了局部的免疫功能。
闌尾又像胃腸道其它部位很薄的派爾淋巴集合小結構———從腸道内容物中吸收抗原并對這些内容物産生反應。這個局部免疫系統在生物及控制食物、藥品、微生物和病毒抗原方面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局部免疫系統和腸道炎症,以及附屬于全身免疫系統的自體免疫反應的關系,目前還在研究之中。
鑒于闌尾尚具的這些生理作用,科學家呼籲人們善待闌尾,不要動不動就将它切來甩了。
闌尾炎是什麼呢?有什麼具體病症呢?
典型闌尾炎有下列一些症狀:
1.右下腹疼痛;
2.惡心、嘔吐;
3.便秘或腹瀉;
4.低燒;
5.食欲不振和腹脹等。
闌尾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闌尾炎可在各種年齡發生,發病率以青年人為最高。主要症狀是腹痛,多半開始在臍周圍、上腹部疼痛,以後逐漸加劇,經數小時後疼痛轉移至右下腹部。腹痛性質變為持續性。劇痛時病人真不起腰,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食欲減退,如把手慢慢壓下去,然後突然移開,發炎的闌尾撞擊鄰近的内髒而激發出疼痛,醫學上稱為反跳痛。
大多數病人均有一個明顯的闌尾壓痛點。由于病變刺激闌尾的感受器,沖動傳入中樞,會反射性地引起腹壁肌肉收縮,表現為右下腹部肌肉緊張。闌尾一旦穿孔,引起腹膜炎時,可出現右下腹或全腹肌緊張,壓痛和肌緊張在診斷急性闌尾炎上也有一定意義。當腹痛懷疑有急性闌尾炎的可能時,千萬不能盲目服用止痛藥,而應及早去醫院診治。
慢性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病,患者常感右下腹隐病,并反複發作。急性闌尾炎如經非手術治療,有的則轉為慢性闌尾炎。闌尾炎患者一般均需切除闌尾才可治愈。
1.腹痛在沒有明确診斷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藥。因為止痛後掩蓋了病情,容易延誤診斷而造成嚴重後果。
2.患急性闌尾炎後,如果家庭治療無效應及時送醫院。
3.根據目前的醫療水平及技術條件,急性闌尾炎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即使保守治療痊愈後也容易再次發作,所以急性闌尾炎在有條件的清況下,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
4.非手術治療者,在用藥時應徹底。在症狀、體征消失後仍應用藥—周,以鞏固療效,減少複發。
5.住院治療應聽從醫生安排。陪護人員應配合醫護人員做好病人的工作。
6.闌尾炎病情及體征變化較大,有很多病人表現不典型。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最好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診斷、治療。
預防常識1.增強體質,講究衛生。
2.注意不要受涼和飲食不節。
3.及時治療便秘及腸道寄生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