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用什麼行文?這兩天,一項“十年廢車令”鬧得西安滿城風雲,雖然網上反對的聲音顯然要大于支持的聲音,雖然目前隻是征求意見稿,但是在昨天(7月24日)下午的媒體通氣會上,西安市環保局的領導還是表示:這個政策肯定要去做的,不會取消,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征求意見用什麼行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這兩天,一項“十年廢車令”鬧得西安滿城風雲,雖然網上反對的聲音顯然要大于支持的聲音,雖然目前隻是征求意見稿,但是在昨天(7月24日)下午的媒體通氣會上,西安市環保局的領導還是表示:這個政策肯定要去做的,不會取消。
縱觀昨天下午整場媒體通氣會,面對多家媒體的提問,西安市環保局似乎都應對自如:當你問他原因,他給你說大多人的利益,當你問他機動車污染占比,他給你說決心,當你問他要數據,他告訴你沒帶,當你問他要是大家不同意呢?他告訴你這個政策不會取消。
過了一晚,小編有幾點感想:
是這屆西安市民和媒體不行?
不管是昨天下午的媒體通氣會,還是“西安環保”昨晚11點54發的微信文章裡,西安市環保局都反複用“誤讀”來形容民衆和媒體對于此項政策的理解。
小編隻想問一句,這種誤讀是誰造成的?是我們“誤讀”了政策,還是一開始就沒說明白?
7月23日西安市公安局和西安市環境保護局發布的《關于禁限行高排放老舊汽車的通告》,隻寫了将對2008年8月1日前注冊登記的汽油(天然氣)汽車和2013年7月1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汽車實施禁限行管控。2020年8月1日後,禁止在西安市區通行。
為啥是2008年8月之前的車,并沒有解釋。于是大家隻能猜,并将此項政策簡稱為“十年廢車令”,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機動車是不是隻能開10年,就成了大家心裡的一個大問号,你問我我問他,竟然造成了社會恐慌。
環保局對此的解釋是,擔心老百姓不懂“國二”,“國三”的概念,于是用這樣的方式告知大家。
沒寫清楚,就不要怪民衆和媒體“誤讀”。
大數據時代,
我們怎麼就不能糾結數據了?
昨天下午的媒體通氣會上,有記者提問:有沒有科學計算,(這個政策出台)能降低多少排放量?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項政策的出台——尤其是這項政策還侵害到民衆的利益時——把好處說明白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是以犧牲民衆利益為代價換來的。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支持治污減霾,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我淘汰了自己用了10年的車,換來了什麼?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政策實施後能減少多少尾氣排放?占總污染的比重是多少?它能讓我們的空氣質量有多大改善?
就好比我向慈善機構捐了一筆錢,我總能知道這錢都去哪幹啥了吧?
針對這項政策的效果,西安市環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員答非所問:限制的車輛排放污染物占比量比較大,國2及以下标準汽油車一輛車排放的一氧化碳占一輛國5機動車排放污染物總量的55%以上。其他數據今天沒有帶過來。
這個答案顯然不能服衆。
緊接着又有記者追問:咱們做這個事,就是要個數據為依據,數據最實際。按您剛才講的,老舊車占的污染比例确實很高,但是沒數據,很難說服大衆。
環保局領導表示,能定這個政策,不一定糾結在數據上,但老舊車的排放量肯定是很大的,每個環節隻要有污染排放,都要想辦法降下來。
那我就很擔心了,我家做飯油煙還挺大的,哪天叫我犧牲一下,以後别做飯了,還真挺怕怕的。
先讓你犧牲
再來談補償
有記者問,禁令下來,有沒有補貼。
環保局領導表示,實行雙向補貼,淘汰舊車和買新能源車,政府都可以補貼。至于補貼是啥,怎麼補貼,正在制定,會發布的。
禁令都出來了,補貼政策還沒出來,這種“先犧牲你,怎麼補償你還不知道”的強勢态度,為老百姓的怒火更添了一把柴。
反饋渠道為什麼如此單向、“複古”?
此次《關于禁限行高排放老舊汽車的通告》,官方設置的反饋渠道,一個是來信,一個是電子郵件,一個是傳真。
在全國政府都在大力發展政務微博、微信的時代,在去早市買個菜都用微信的時代,這三種反饋渠道确實“複古”。
不過也能理解,環保局領導昨天說,這個政策肯定要去做的,不會取消,征求的是條款。
好家夥,征求意見稿幾個字還沒掉呢!
整場媒體通氣會,環保局領導說的最多的一句諺語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句話本是用來勸勉别人,讓自己多多自省的良言,到了這裡竟然被用作強加禁令的理由。
面對社會問題時,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搞清楚矛盾構成,向民衆解釋清楚,再對症下藥,合理治療。說到空氣污染這個話題,陝西省以重工業為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運輸為主的運輸結構,導緻我省污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成為制約我省空氣質量改善的根本因素。
出台此項政策是否合理合法都暫且不讨論,至少從科學上你要讓大衆信服吧,不提供權威數據支撐你的決策,一紙禁令下來,内容簡單暴力,既不解釋,也不說明,沒有數據,就是告訴你:2008年8月前的車基本是間接報廢。
民衆不怨你怨誰?還指望大家為此拍手叫好嗎?
來源:1018陝廣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