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作家馮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火遍全網。
中年男人、油膩大叔等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茶餘飯後。
時至今日,網絡上依舊有不少“控油指南”、“防油膩攻略”。
關于中年油膩,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準和解釋。
回頭再看,馮唐先生當年給中年男子的10條建議,依舊不過時。
以下是小編的重新整理,推薦大家仔細閱讀,一定會對你的人生有所幫助。
01
不要成為一個胖子
啤酒肚、雙下巴不知從何時開始,成了中年油膩大叔的代名詞。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
在盛夏傍晚的市井小攤前,一群 “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完全不顧個人形象,袒露自己的大肚腩,還時而不時地敲打幾下。
好像在炫耀什麼,又好像在賣弄什麼,滿滿的油膩感。
中國疾控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30-49歲中年男人,最胖。
飲食習慣的不合理和運動量的缺失,讓肥胖成了中年男人一道過不去的坎。
年輕曾是偶像男神,中年卻因身材發福被調侃為油膩大叔的男明星,屢見不鮮。
中年發福和油膩,往往相伴而行,而肥胖成了油膩大叔和魅力男神的風向标。
所以,擺脫油膩标簽的第一難關,就是做好身材管理,不要成為一個胖子。
02
不要停止學習
鄰居于叔叔,大學畢業後,找了一份穩定安逸的工作。
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工作内容,讓于叔叔找不到任何意義,整日混水摸魚。
擺資曆,講經驗,讓于叔叔在公司混得風生水起。
在那裡,經驗主義似乎比讀書、學習見效更快,收益更多。
但後來,公司産業升級重組,于叔叔慘遭裁員。
曾引以為傲的經驗和資曆,在競争激烈的職場沒有任何優勢。
由于停止學習,陳舊的思想早已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讓他在求職面試中屢屢碰壁。
過分依賴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中年人繼續學習的攔路虎。
随遇而安的心态和僵固化的思維方式,讓很多中年人喪失進取心。
作家石康曾說:
“一個人的死亡時間,就是從停止學習開始的。”
學習是自我成長的終身事業,隻有用終身學習的心态,主動擁抱時代的變化,才不會被時代抛棄。
03
不要待着不動
相比于第2條思想上的停滞不前,第3條行為上的貪吃懶做,是中年油膩的罪魁禍首。
早期人類為了生存,每天需要跑8000-16000步,才能獲取到食物。
在不斷運動的過程中,刺激了大腦神經元連接,幫助人們完成更複雜的行為。
但随着科技的進步,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卻讓人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
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成了當代職場中年人的病态。
上班期間,坐在電腦前處理工作;
下班回家,癱坐在沙發刷手機。
即便周末休息,也會以休息為由,選擇宅在家裡,不出門。
巴菲特曾說過:
“你的身體是絕無僅有的,不能等到50歲才開始去保養。”
保養身體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運動。
身體的健康因待着不動而被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
04
不要當衆談性
中年男性的魅力,在于獨立的人格和有趣的靈魂,不在于當衆談性。
兩性關系談論得好,别人會說你擁有有趣的靈魂;
兩性關系談論得不好,要小心别人舉報你性騷擾。
被稱為葷段子“祖師爺”的費玉清,也并非肆無忌憚地在台前“開黃腔”。
他會根據觀衆的現場反映,選擇最适合現場氛圍的段子。
隐晦的措辭表達和極具張力的表演風格,俨然把談性變成了一種藝術。
普通人沒有刻意訓練,當衆談性,别人可能會認為你低俗、猥瑣。
雖說大家都有言論自由權,但說話要注意場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并不是人人都适合談性,因為性是隐私的東西,也是敏感的話題。
05
不要追憶從前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得到和失去的旅程。
在得到中失去,在失去中得到,在磕磕絆絆中一點點成長。
千萬不要因為過去順水順風,就忘乎所以,沉迷于過去的浮華;
也不要因為過去飽經風霜,就失去希望,更要努力過好當下。
閑來無事時,找上三五好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僅此而已。
你的唠叨,可能是别人眼中的“油膩大叔”。
白岩松曾說: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
抱怨過去什麼也改變不了,酒足飯飽後,重新振作精神,該幹嘛,幹嘛去。
中年男人要兼顧家庭和事業很辛苦,但愛和責任成就了那個階段獨有的“風景”。
人生苦短,不要把最好的時光,都浪費在追憶過去裡。
06
不要教育晚輩
生活中有一種低情商,叫好為人師。
以為自己年長幾歲,去過幾個地方,就對身邊的晚輩指手畫腳,亂給意見。
“年輕人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你就聽我的,我當年……”
美其名曰傳授經驗,但事實上就是一種變相的說教,自以為是。
碰上了年輕女性,又是一頓強行輸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簡直不忍直視。
卻忘了,你表現的過度“優越感”,不過是别人眼中的“油膩猥瑣男”。
導演賈樟柯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道:
“想跟現在的年輕朋友說些什麼建議呢?”
他微微一笑,真誠地說:
“不敢有建議,因為我不是他們,我也不認為我的經驗适用于他們。”
每個人的三觀都不一樣,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所以,人到中年,不妨收起說教。
以開放的心态,看待周邊的人和事,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中年智者。
07
不要給别人添麻煩
韓浩月在《謝謝,不給您添麻煩了》一書中,說道:
“紳士就是不給别人添麻煩的人。”
不是說紳士就不麻煩别人,而是紳士更懂得麻煩别人。
首先,找對人。
同一件事,對你來說,可能是個麻煩;
可能對别人來說,就是小事一樁。
适當的麻煩,不僅不會給對方壓力,反倒能增進兩人的關系。
其次,掌握好麻煩别人的時機。
時機不對,努力白費。
趕在别人正在忙,或者情緒低落的時間點,得到幫助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有時,甚至可能會遭到對方的反感。
最後,不強人所難,給對方留餘地。
中年人的世界,沒有人的幫忙是應該的,也沒有人的拒絕就是不合理的。
懂得麻煩别人,善于察言觀色,不給别人添麻煩,才是一個中年人的基本素養。
08
不要停止購物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視頻。
山東一位女士,瞞着丈夫,偷偷為其買了一台遊戲機。
看到遊戲機的那一刻,丈夫手舞足蹈,開心得像個孩子。
成家以來,他努力賺錢,為了給愛人更好的生活,一直克制自己的欲望。
中年男人小心翼翼地生活,并不是慫,而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有嘗試、占有的欲望。
但家庭和工作重壓下的中年男人,即便自己喜歡,也不敢有過多的奢望。
男人至死是少年,每個男人心裡都裝着一個純真、熱血的少年。
如果說上街購物是女人的偏好,那電子産品和競技項目,就是男人的偏愛。
中年男人的生活并不隻是抑制,也需要釋放壓力,更要學會愛自己。
完成階段性目标後,也可以勇敢為自己消費,獎勵一直努力的自己。
因為生活張弛有度,日子才會越過越輕松,人生才會越過越精彩。
09
不要髒兮兮
國内街頭曾有一項測試,測試的結果,讓人心寒。
受試者自願被化妝師打扮成流浪漢模樣,他們頭發淩亂,衣服破舊不堪。
滿臉髒兮兮,還無精打采的樣子,向過往的路人借用手機給家人打電話。
可是願意幫助他們的人卻寥寥無幾,不是躲着走,就是以各種理由拒絕。
更有甚者,對“流浪漢”破口大罵,态度十分惡劣。
相同的測試,發生在着裝得體大方的“有錢人”身上,結果完全不同。
雖然僅憑外在形象,并不能判斷一個人真實的全部。
但注重形象管理的人,往往更能獲取别人的信任感,拉近與别人的距離。
衣着不一定有多華麗,但可以适當得體;
面容不一定有多精緻,但可以端莊整潔。
中年男人的油膩,一部分原因是從放縱自己形象開始的。
不要讓不修邊幅、邋遢肮髒的外在,掩蓋了中年男人本該有的成熟穩重的心。
10
不要鄙視和年齡無關的人類習慣
社會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
年輕人習慣用“保溫杯裡泡枸杞”的老梗嘲笑中年人;
中年人總是諷刺年輕人顔控,隻顧追捧沒有内涵的流量小鮮肉。
年輕人瞧不起中年人背着老婆藏私房錢;
中年看不慣年輕人大手大腳花錢。
各種鄙視行為,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之間築造了一堵圍牆。
年輕人喜歡接觸新鮮事物,中年人卻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判新人。
先入為主的思維慣性,誤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給思想上了枷鎖。
我們時常能聽到:
“某某是中年油膩大叔,某某是猥瑣中年男人。”
但油膩猥瑣本質上和人的年齡、性别、習慣無關,而在于一個人的内在。
僅憑表象,就妄加評判一個人顯然是不妥當的。
寫在最後
每一個中年男人,都是從懵懂的少年,熱血的青年走過來的。
他一端連着年輕,一端連着年老,唯有長期保持自我管理和更新,才能打開自己,去抵抗時間。
有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墨菲定律。
即你心裡越是想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把年齡當托詞的人,也會把霧霾當作借口。
中年人,屬于他的标簽,從來不是“油膩”,而是堅韌不拔,勇敢擔當,活成父輩的模樣。
餘生,請警惕油膩的反噬,甩開油膩的外表,趕走油膩的内心,你依然是那個少年。
-END-
作者丨魚籽醬·天下大程
來源丨魚籽醬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