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 | 溫海明、陳嘉明、方旭東、餘治平、杜保瑞、何心鵬、胡建升、樊沁永、郭美華、姜丹丹、劉梁劍、貢華南
整理 | 徐悅東
将老子哲學進行體系化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将老子哲學進行體系化?該如何理解老子的核心概念“道”?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溫海明認為,先理解老子的“意”才能夠理解老子的“道”。近日,“道意與道體——《道德經》意哲學工作坊”在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交流中心二樓會議室舉辦。工作坊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主任主持,主講人為溫海明。此外,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方旭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餘治平、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杜保瑞、同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何心鵬、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建升、揚州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樊沁永、上海财經大學哲學系教授郭美華、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姜丹丹、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劉梁劍和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貢華南也參與了此次對談,大家一同對《道德經》的意哲學發表了觀點。
将老子哲學體系化是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
溫海明指出,在其著作《周易明意》中,他從“意”的角度解釋卦爻辭,而他的《道德經明意》則對于意本論或者意哲學系統有奠基意味。溫海明強調,理解“道”離不開“意”,而且“意”可以成為一個本體性的概念。他通過注經的方式,用類似朱熹《四書集注》和郭象《莊子注》的傳統寫法建構了意本論的哲學系統。
溫海明認為,意本論的核心是道意不二的狀态——道和意都依境而生。在心物關系方面,意通于物,心通物論,萬法唯意。《道德經明意》的中心思想“自然之意”的實化和呈現是一種主客合一的狀态,通過翻譯、注釋和“明意”的建構,将道的意境随緣轉化出來。
在《道德經明意》中,溫海明從十個方面诠釋并建構了意哲學,即“十玄意門”,他向大家介紹了“十玄意門”的内容,每扇“玄意門”都有助于我們去見“道”。十扇“玄意之門”分别是:一、萬物之意;二、創生之意;三、道意之意;四、意會之意;五、時間之意;六、反弱之意;七、意物之意;八、反身之意;九、無欲之意;十、無為之意。溫海明認為,十扇玄意門在“意”與“道”之間開開關關、層層疊疊、交相輝映,顯現出“自然之意”之光明。
方旭東指出,從《儒家實意倫理學》到《周易明意》《道德經明意》以及即将出版的《壇經明意》和《周易參同契明意》,溫海明的意本論的“五書”逐漸成型,已經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哲學品牌。溫海明的意本論受安樂哲先生影響很深,他的書也存在對安樂哲思路的呼應。從諸多學者對老子的研究來看,溫海明對于出土文獻的反思很有意義,他極具創新性地指出,借助劉殿爵的翻譯經曆來說明,傳世本和出土文獻其實是兩個義理系統。
活動現場
樊沁永指出,“意本論”系統在國内較為少見。溫海明認為,大家應該将意本論放在精神哲學的視域下去看其哲學的生長方式。此精神哲學不是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而是如徐梵澄認為的那樣,哲學是超越宗教和理性的,又不能違背理性、違背信仰。
杜保瑞認為,溫海明從哲學的進路解《道德經》。将老子哲學體系化是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老子的核心概念是“道”——“道”一方面是總原理,另一方面是宇宙起源。總原理指向的道論、本體論;宇宙起源指向氣化的宇宙論。就總原理而言,“道”作為一切哲學觀念的最高範疇的描寫很重要,這接通了西方哲學being(存在)等形上學的讨論,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與國際對話的重要切入點。
此外,“道”具有價值意識的本體論。儒家的終極價值是仁義禮智,莊子的終極價值是逍遙,佛教般若菩提心,老子的終極價值是無為。老子哲學“無為”的價值意識的定位仍然是世間法,是位高之人的重要的做事準則,這種人生智慧與儒家的道德哲學相輔相成,與諸多古代經典是一脈相承的。《人物志》《菜根譚》等,都充滿了老子的智慧。
郭美華談了他對“意本論”的理解。他認為,以“意”來講《老子》的合理性在于“意”的凸顯,在天地、道之前要有一個“意”,沒有“意”的話,“道”就無法談。“意識”是一切得以顯現的前提。所以,溫海明在老子的“道”之前加了一個前提“意”,隻有從“意”開始,才能進入“道”。
《道德經》五千言都是“意”的表達。“意”的呈現後才能呈現出天、地、人、道。自然地出現,意味着在老子的意哲學中,普遍的仁義政治是被排斥的,因為仁義之義是自私的。自然之意是玄意,意在自我明了中顯現自身。在這種顯現中,溫海明十分突出“門”的重要性。“生機”對理解老子的意哲學來說始終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意義上進一步可以談“門”。“門”具有暢通和開放的意義。這種德之間的暢通往來非常重要,它标志着開放。
開放有很多種,一是有限的個體向自己未知的無限開放,二是向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開放。“門”意味着很玄乎的東西,因此最後要講玄意。玄意有三層意思:基礎的理解是自我的深邃,意的呈現以自我明了返向自身;第二點是他者的他意,在道家看來,我和他者的他意是社會的基礎,社會秩序的建構應當以我與他者的他意不同為基礎;第三層是世界的廣袤,這标志着世界的自在性、超越性。道家世界非被某個聖人所擁有的,天應當與人分離,如此才能捍衛自身的“意識”,因此在老莊中天人合一難以理解。所以,用“意”來解釋道家可以的。
《道德經明意》,溫海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9月版
意本論的内涵到底是什麼?
姜丹丹指出,那一代新儒家非常有意識地重新塑造或者建構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從東西彙通的語境當中,這種視角有意識地挖掘中國古代哲學重要的理念,提出了自己系統性的概念。從這個視角上來看,溫海明在《道德經明意》、《儒家實意倫理學》、《周易明意》中都提出了“意”的概念,許多诠釋的細微之處值得品味。
溫海明對每個概念都專門圍繞“意”來重新進行梳理,如“無欲之意”是指去除過度的、私己的欲望,解釋了如何在這個層面上和它“意”以及公共之“意”溝通,即打通私人修養到公共生活治理。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把老子的知識論重新解釋為非陰謀論,充滿智慧的方式——意念如何通于萬物觀物之自然轉化的化境。
其次,在對欲望的調節中,如何通達自然之意,如何在整合與非整合之間,也在儒道相結合的層面上,溫海明重新構建一種有動能的、充滿活力的、能夠讓生命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老子的“德”更傾向于生命力,而不是提出一種抽象道德原則的解釋方式。
姜丹丹
另外,在“意”的問題和儒家的比較當中,實際上呈現出在情境的關聯性當中的一種吊詭。溫海明在一些方面繼承了安樂哲的觀點,但同時更強調了生成流變的問題,在這方面,溫海明的陳述更加接近于德勒茲的生成論等。比如,在“有無相生”的問題當中,溫海明更加注重在共在的或者整體的道德認識中,老子對于對立性思維的轉化。他強調在主導性思維中所被忽略的另外一方面的一種積極性。這種積極性是放在有無相生的、隐和顯共存的整體視野當中,這就引向謝林從潛能到實現的具體過程。但是,這種超越注重不同現象的流變。流變不是完全混亂的,而是在多元的,又具有連貫性的整體當中的。在“意”和非我之間的這種間隙當中,我們可以從重新利用當代的視角來補充一些新的成分。因此,在對于老子的理解當中,“道”作為創生的過程當中包含差異性,這引向了從自身的調節到心對物的治理等非常具有當代綜合的倫理性視野。
劉梁劍指出,意本論的内涵到底是什麼?劉梁劍在《道德經明意》中找到了對這一問題的一些回應,比如心意發動要符合自然之道。但是,劉梁劍對于自然之意還是有些困惑:一個人發出的心意可以合乎自然之道,這種意既是人發出的,又是與道相合的。如此理解,與道合一的“意”與大家講的“意”具有一定區别,困難在于這兩種“意”的區别。這種分别包括了中國哲學各家内部的區别。這種“意”與天地為一到底是一種什麼體驗?這種體驗和宗教體驗又有什麼不一緻?這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地方。
貢華南認為,在五四運動時期,大家對《道德經》的研究主要由實證主義主導,學者主要的工作是考證《道德經》的版本、年代、訓诂。後來,由于帛書本、竹簡本的出土,這一工作還在延續。這一直以來是研究《道德經》的主要工作。許多人熱衷于用西學來诠釋《道德經》,如現象學、存在主義等,這些架構都是外在的。在這種大背景下,《道德經明意》提出了一種個性化的诠釋,因為“意”是溫海明着力建構的哲學,一個個性化的建構。另一方面,美國、德國的一些學者通過《道德經》來建構自我的哲學,這種建構與意本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溫海明回應,中國哲學當代發展,需要返回經典之本,才能開出新意。中國哲學的出路不能離開中西交流的曆史情境。學者面對的問題是如何解釋經典,如何開出新的意義系統。對于貢華南教授的問題,溫海明認為自己解釋的意思和《道德經》的本意很難分開,本來就是交織在一起的。
溫海明還回應了劉梁劍的問題:在翻譯和注釋當中,他常用互文見義的方法,用不同的詞表達意思的不同方面。有些意思需要通過同時做動詞和名詞的表達方式來表現。在《後記》當中,溫海明記錄自己早年在華東師大求學時,受到高瑞泉講《道德經》的影響,他對道的領悟感是那時候就開始形成的。他同意張祥龍認為的那樣——這種體驗沒有任何神秘性可言,用純粹的理性主義的方式就可以領悟。
此外,溫海明認為,姜丹丹對“意”的理解精細深入,體現出她對于中國傳統哲學和法國哲學深入細緻的理解。法國漢學家和哲學家對于現象學和中國哲學相通的“意”和意向性等問題都做過精緻的思考,其“意”值得搞中國哲學的學者們學習和借鑒。法國哲學家對于“意”有一種特别的關注,因為他們在消化和轉化德國現象學的過程當中,提出了有法國味道的現象學思想,這種視角對解讀經典的“意”,特别有參考意義。
嘉賓 | 溫海明、陳嘉明、方旭東、餘治平、杜保瑞、何心鵬、胡建升、樊沁永、郭美華、姜丹丹、劉梁劍、貢華南
整理 | 徐悅東
編輯|張婷
校對|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