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鄉試會試殿試與現代的區别

鄉試會試殿試與現代的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00:17:59

會試與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的最後兩道門檻,會試錄取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殿試。

會試,中式者被稱為“貢士”,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分為三甲,一甲三名,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

常說的“進士”就是經曆殿試後的人,自宋初之後,參加殿試的貢士,都不會被淘汰,那為什麼還要有殿試?兩者有什麼不同?

鄉試會試殿試與現代的區别(會試與殿試的區别不隻是出身)1

科舉等級

會試與殿試最大的不同估計就是淘汰制。

會試在京城内考,各省舉子,符合條件者都可以來,但是錄取人數不固定,通常在兩三百左右,必然會有人淘汰。

殿試原本也有淘汰制,但是自宋仁宗年間,張元因屢試不中,怒而投奔西夏,成為北宋之患後,殿試再也不實行淘汰制,隻根據考試成績排名次,即便排名靠後也給予“同進士出身的榮譽”。

殿試等額錄取貢士,那從某種意義上說,會試就是科舉的最後一道門檻,所以會有更多政治方面的考慮,比如地區平衡,會試中各省被錄取的名額,以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畢竟誰都不想再來一次南北榜案

會試考試力度更大,殿試儀式感更重

會試要考三場,三天一場,考試内容一般四書題,經義題、五言八韻詩、五經題、策問考試内容核心依然是儒家經學。

殿試隻考一天,内容隻考策問。最後根據綜合評選,分為三甲,一甲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可以直接進翰林院;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再經曆朝考之後,或入翰林或分發各部各地。

鄉試會試殿試與現代的區别(會試與殿試的區别不隻是出身)2

進士及第牌匾,赤裸裸的榮耀

對于讀書人來說,經曆會試必然會被殿試錄取,但是殿試事關功名出身,直接關乎官職未來前程。而且殿試最重要的其實是皇帝親自出馬儀式感(至少理論上都是皇帝閱卷)。

殿試前十名通常由皇帝親自欽定,而且還有幸蒙的皇帝的單獨召見,對于難得一見龍顔的普通人來說,這是莫大的榮幸。

皇帝召見之後,會填寫金榜,然後舉行一個極隆重的儀式——傳胪大典;放榜傳胪之後,新科狀元要帶領同科進士赴禮部專門設置的宴會,唐、宋稱“探花宴”,明代稱“瓊林宴”;然後狀元還要帶領同科進士進孔廟禮拜孔子,再到國子監立碑勒名。

鄉試會試殿試與現代的區别(會試與殿試的區别不隻是出身)3

金榜題名

整個過程隆重又充滿榮耀,讓讀書人感受到國家對其重視與恩寵。更關鍵的是,殿試出身因為是天子出題,所以将皇帝與考生之間形成特殊的師生關系,天子稱為所有進士的“恩門,”因此進士還可稱為天子門生,理論上避免了因科舉師恩,導緻的結黨營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