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35歲以上的職場定律

35歲以上的職場定律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11:13:04

35歲以上的職場定律(經濟學家談職場悖論)1

現在有兩個職場悖論,一年輕人等于便宜,二是三十五歲就淘汰。

近日經濟學家儲殷教授在某訪談中以自己為例,談年輕人比以前父輩年輕時壓力更大的話題。“當年本科畢業時月薪三千,當時北京房價也是3000多一平,租房吃飯都可以自己養活自己;現在很多年輕人畢業企業依然是3000月薪,但北京房價均價早已漲了10倍不止,無論租房還是吃飯現在都是難題。”

員工問财務,你是不是給我算錯工資了?我來的時候老闆明明說一天給我480元一天,一個月工資隻有3500?财務答,沒錯啊,一天有24小時,480元平均每個小時就是20元,咱們一天工作8小時制,周末雙休,一個月工作22天,算下來不就是不就是3520元嗎?而且你每天吃飯上廁所的時間吃飯老闆都沒說什麼,明明是你占便宜了。

這就是職場最常見的薪酬結構套路。同樣是月薪一萬,有人是無責任底薪一萬,另一個人是底薪三千 績效 考勤等等,看起來總是一樣,實際大有故事。比如繳納五險一金,他是一萬的基數繳納,你就是按照3000元的基數,再比如你績效沒完成,說好一個月完成一千萬銷售額任務,你隻完成了999萬,是不是沒完成?你見了領導居然不鞠躬問好,是不是工作态度有問題?那扣點績效是不是應該?

所以幹一樣的活,甚至你要更努力,能拿到一半的薪水已經算不錯了。還有的行業收入全憑加班,你工作是按30天算全勤的,但老闆算工資是按工作日算的,再精确到小時,這也合乎勞動法規定。而且現在不少企業都會核算員工一天上了幾次廁所,喝了幾次水,吃飯用了多少時間,午睡要了多少時間,大數據管理下工資單顯示得清清楚楚。

35歲以上的職場定律(經濟學家談職場悖論)2

還有很多人覺得既然這樣的管理方式會不公平,為什麼不選擇“能者多勞的計件制”?還真有這方面的研究數據,統計結果表明,随着員工的技能越來越熟練,生産速度越來越快,工價就會慢慢降低……從馬克思時代到現在兩百多年的時間不斷證明證明,所謂計件制,隻能罰懶,不能獎勤。

現在的商業文明,總結出了太多管理手段。在職場你不僅要能做事,也要明白這些說明的含義:工資上不封頂就是底薪肯定不高;工資6-8千,一般就是3000;工資面議,就是太低不好意思說,說了你可能就不來面試了;公司氛圍好,除了你其他人都不幹活;要求抗壓能力強,錢少任務重,加班沒有加班費;上班彈性工作制不用打卡,下班也要彈,一彈就到後半夜,彈走所有個人休息時間;五險一金齊全,除了法定必須執行,其他就真的拿不出手了……雖然管理本質是為人服務,但“人口紅利”并不是每個人的紅利。

很多人喜歡說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從80後到90後再到00後,每一代人都被說是“垮掉的一代”。年輕人吃不得苦,嬌生慣養,但天天工作996、007、周末加班、過年開會,上班上的靈魂出竅,加班加得七竅生煙的不都是年輕人麼?和趕上時代紅利買幾套房就能躺賺的人相比,甚至和父輩上班可以看報紙,到點就能下班相比,現在的年輕人工作還得憋屎憋尿,因為上廁所超過次數是要扣錢的……到底誰更能吃苦呢?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比父輩年輕時壓力更大的話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35歲以上的職場定律(經濟學家談職場悖論)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