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拍賣藏品撿漏?70歲的李大爺是山西省太原市某單位的退休職工一天,他接到某藝術公司的傳單,宣傳該公司專業經營郵票、字畫等藏品,到公司參觀還有小禮品贈送為了小禮品,李大爺來到了發傳單的公司,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美女拍賣藏品撿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70歲的李大爺是山西省太原市某單位的退休職工。一天,他接到某藝術公司的傳單,宣傳該公司專業經營郵票、字畫等藏品,到公司參觀還有小禮品贈送。為了小禮品,李大爺來到了發傳單的公司。
見面後,公司業務員熱情地向李大爺宣傳該公司藏品的投資價值,承諾日後藏品升值了公司會負責回購,還可以參加公司組織的拍賣會将藏品高價拍賣。想着買了藏品,公司還給拍賣,屬于穩賺不賠的買賣,李大爺花費30萬餘元購買藏品,又交了6萬元“拍賣受理費”。
殊不知,巨大利益的背後卻暗藏着一個驚天騙局……
低進高出還搞起“拍賣會”
偵查機關查明,2017年5月,劉某某注冊成立太原某藝術公司,并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弓某某擔任總經理,嶽某某擔任财務主管,董某某擔任銷售主管。
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劉某某雇傭業務員通過撥打電話、發傳單等方式,以贈送小禮品等為由,引誘中老年被害人前往該公司咨詢、了解郵票、錢币、字畫等藏品。其間,劉某某低價購入藏品,由其本人及董某某、弓某某參與定價。董某某、弓某某及業務員等人通過誇大藏品的收藏價值、承諾藏品返利、藏品增值後高價回收并可以上拍賣會,誘騙被害人高價購買藏品,共計騙取27名被害人89萬餘元。
2018年6月,該公司在未取得“拍賣經營資質”的情況下,組織召開虛假拍賣會,指使業務員通過撥打電話等方式,引誘中老年被害人攜帶藏品前往該公司評估上拍賣會。劉某某等人肆意對藏品估價、僞造拍賣現場、編造合同資料、雇傭“充場”人員假扮競拍人營造拍賣假象。
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劉某某等人利用公司共舉行5場虛假拍賣會,騙取19名被害人“拍賣受理費”44萬餘元。弓某某還多次私自向被害人謊稱“買主私下成交”,以交納“交易稅金”為由,騙取7名被害人20萬餘元。
檢察能動履職明确案件定性
2020年11月,該案移送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經過審查,認為該案是瞄準中老年主體以銷售藏品為名實施的犯罪活動。但被告人均不認罪,辯稱其開展的是正規的市場經營活動,并且從未承諾過會回購藏品,在客戶購買藏品收到的提貨憑證中也明确寫明不會回購。
如何拆穿被告人的謊言,準确認定該案是市場經營中的誇大宣傳還是以銷售藏品為名實施的詐騙至關重要。
為進一步完善證據,承辦檢察官決定對該案退回補充偵查,引導公安機關對涉案藏品價值進行鑒定,明确涉案藏品的增值潛力,并進一步調取被害人陳述、收據等書證相互印證。
在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通力配合下,聘請了山西省郵票、書畫等領域的有關專家對涉案藏品的收藏價值、文化價值進行綜合考量後作出了價格認定。同時結合被害人陳述、報案材料、相關微信聊天記錄、銀行賬戶交易流水,證實該公司在銷售藏品時向被害人虛假承諾回購,從未将提貨憑證中“客戶須知”上标明的“不承諾以任何形式回購、回收藏品”的提示内容向被害人釋明,這完全是被告人為了規避法律風險的手段。
此外,被告人還通過虛假宣傳藏品增值潛力,讓被害人對藏品價值産生錯誤認識,導緻他們以高于藏品價值數倍至上百倍不等的高價購買藏品,并在後期組織虛假拍賣會騙取被害人“拍賣受理費”,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鑒于案件涉及藏品種類達20餘種,每名被害人購買的種類多、金額大,涉案資金性質複雜,承辦檢察官多次與審計部門就不同被害人、不同類型藏品、不同資金項目的認定進行交流溝通。
雙方明确對涉案資金以被告人銷售藏品的詐騙數額、騙取的“拍賣受理費”數額、騙取的“交易稅金”數額三部分進行審計。其中,針對被告人銷售藏品的詐騙數額,以被害人購買藏品的購買價減去實際價值的方法認定,保證涉案金額審計的準确性與合理性。
5名被告人終獲法律嚴懲
2021年3月,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被告人劉某某等5人提起公訴。
太原市迎澤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5名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隐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财物,其行為侵犯了公民的财産權,均構成詐騙罪。
綜合考慮被告人的作案手段、作案次數、損害後果、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認罪态度等方面,法院一審判決5名被告人十二年七個月至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别處以20萬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後被告人劉某某等提出上訴。
2022年5月,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對被告人劉某某等4人維持原判,對在二審期間退賠被害人損失40萬餘元并自願認罪認罰的被告人董某某從輕處罰。檢察官提醒:守好“養老錢”
承辦檢察官表示,本案是通過誘騙中老年人購買價格虛高的藏品的詐騙案件。
被告人抓住中老年人鑒别能力較弱的特點,以花言巧語獲取中老年人信任,使中老年人相信藏品投資能夠帶來豐厚回報,進而掉進了被告人設置的“連環詐騙”。
檢察官在此提示,中老年人投資消費要認準正規的收藏投資渠道,繃緊防範意識這根弦,特别要謹防所謂“高價回購”“高額返利”“高價拍賣”等宣傳,防止陷入騙子的“套路”,守護好自己的“養老錢”。
轉自山西政法微信公衆号
來源: 山西長安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