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插門”的學名叫“入贅”,舊指結婚時男到女方家定居,改姓女方姓氏,成為女方家的“兒子”,繼承女方門第,生的孩子随女方姓氏。倒插門的男子被稱為“上門女婿”。過去,倒插門是一個普通而又略帶貶義的名詞。現在上門女婿很多,也很常見,如今并一定要随女方姓氏,所生子女也有和姓男方姓,都是很随意,各自商量好就行。
如今倒插門已經越來越少了,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特别是90後這一代,但是周圍還是會聽說一些倒插門的事情。
我想先說說我的疑惑。個人覺得,一般是男方家庭極為困難而女方條件不錯并且沒兒子才會倒插門。這是一種“傳統”風俗了吧,并且在全國各地都有,範圍之大,令人深思。我作為一個男人,對于倒插門很抵觸,總覺得一個男人首先要把尊嚴放在第一位(有點大男子主義了),意思是我沒錢我可以去掙慢慢來為什麼非要去“走捷徑”?中國是一個面子社會,所以我有兩點很不解:
第一,倒插門本身是很多人瞧不起的,既然女方條件不錯為什麼要主動去“被瞧不起”,難道隻是為了把姓氏傳下去?男方入贅後也會被輿論瞧不起,這樣其實也是丢女方的面子。
第二,有人提到,倒插門對于男方來說是一種精神閹割,我想對于他們的孩子來說也不太好,因為别的小孩都跟爸爸姓,自己跟媽媽姓,别的小孩都喊媽媽的父母為姥姥姥爺,自己卻是爺爺奶奶。我想在成長中,父親的形象被矮化了,這麼說是因為很多孩子心中父親都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而倒插門的父親卻要背上吃軟飯沒本事寄人籬下的名義。
我想聲明下,我也有認識的人家庭屬于倒插門,我本身對于倒插門現象沒有任何偏見,因為他們或許都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從父輩那裡以及社會輿論來講,對這個現象都有或多或少的偏見,比如“好吃懶做”“實在是找不到媳婦了”“家裡實在太窮,女方看他人也不錯”等等,這個問題肯定會涉及到姓氏傳統的問題。
所以入贅她家對于孩子來說多少會有一定的影響,在學校同學可能會嘲笑他,放學在家和小朋友玩也可能笑他和媽媽姓,這樣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一些陰影,從而産生不合群,也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想倒插門的朋友,先考慮下以後怎樣面對孩子吧!
歡迎點擊“關注”一起交流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