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甜蜜的七夕馬上到了。相比西方情人節,七夕更有我國傳統文化内涵,不僅有瓜果乞巧、齋戒沐浴的民俗,還有濃厚的養生氛圍。七夕将至,這些養生習俗你知道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養心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麥迪森健康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頭偕老。
愛恨交織的一瞬間,往往最傷心,因此七夕養心也尤為重要。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有記載: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損性傷神。
孫大夫認為,修心之法,貴在靜怡中和,切忌過度和猛烈。凡是心中喜歡的,不要特别偏愛;心中所厭惡的,不要過分憎恨。因為這些情緒都會損傷心神。
中醫中七情過極是内因緻病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達到修心養生的效果。
起居養生
七夕是立秋後第一個重要節日,根據養生應順應四時的中醫理論,七夕養生同樣需要順應季節更叠。
《黃帝内經》上記載:秋季應“早卧早起,與雞俱興”。因此七夕養生,需要早睡,早睡可以養陰斂陽,調暢滋潤肺氣。
七夕正值夏秋交接之際,夏季暑熱之氣未完全揮散,而陽氣漸弱,夜晚和清晨秋風習習,天氣涼爽,溫度降低,因此早晚溫差較大。此時需要根據氣候變化适當增減衣物。此外秋季天氣幹燥,還需要注意室内保持一定的濕度。
飲食養生
七夕節這天還要吃“巧果”。巧果的主要成分是小麥,小麥味甘,性涼,有養心安神,除熱止渴,和五髒,調經絡,利小便之功效。
此外,七夕還有吃五子(花生、瓜子、桂圓、紅棗、榛子)的風俗。
五子的藥用價值很高。花生民間又稱之為“長生果”,有滋養補益、延年益壽的功效;瓜子據《本草綱目》記載,具有潤腸通便、清肺化痰等功效;桂圓有開胃益氣、養血健脾、補心安神的功效;紅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榛子素有“堅果之王”的美譽,《開寶本草》說它“主益氣力,寬腸胃,令人不饑,健行。”
配方防病七夕佳節素有配藥風俗,相傳有一種以松柏入藥,佐以餌松實、服柏子、折荷葉的秘方,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調配合成,号稱有延年益壽的功效,服一丸可延長十年壽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
雖然誇張了點,但這也側面反映出這些藥材确有養生奇效。中醫認為,松子可以強健體魄、滋潤皮膚;松柏香氣怡人,能夠定心安神、止汗潤腸;荷葉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此外,七夕節人們還經常選用一些常用的配方防病,比如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曬槐汁治痔,仙人草冬瓜塊和水熬煮,其湯有治療發熱、中暑、頭痛、驚風的功效。
井水療病七夕井水謂之“神仙水”,可以治病辟邪。據雍正《廣東通志》記載:“家汲井華水貯之,以備酒漿,曰聖水”。光緒《惠州府志·風俗》也有記載:“七夕,男女晨起擔水貯之,謂七夕水,飲之可以治疾明目”。
在兩廣部分地區,七夕取用井水的風俗還沿襲至今。人們會在清晨用水桶打幾桶井水,用來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以讓人眼疾手快,還可以祛除濕毒,治療各種熱證。
實際上,泉井水甘冽清澈,屬于天然水的一種,幹淨無毒,确實有益身心健康。古籍《本草綱目》有雲:“井水新汲,療病利人。平旦第一汲,為井華水,其功極廣,又與諸水不同。主治酒後熱痢,洗目中翳障,除口臭,鎮心安神。”
以上就是麥迪森健康今日原創分享,更多健康問題,歡迎關注“麥迪森健康”微信公衆号在線免費咨詢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