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到底是用什麼肉做的,為啥叫培根?網友:換個名字價格翻倍。
現在交通越來越方便,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美食有很多也傳入咱們國内。培根就是其中一種,其實同為西方三大肉制品之一,培根傳入咱們國内的時間很短,但是影響力很大。
那麼培根到底是用什麼肉做的呢?它為啥叫做培根呢?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下。培根的名字是根據英語“Bacon”的音譯而來的,久而久之就習慣這樣叫了。
培根的營養豐富,富含磷、鉀、鈉等微量元素。另外脂肪、膽固醇含量很高,加上屬于腌制 煙熏的制作方式,味道雖然很好,但所以不宜多吃。
有一種說法是,培根的制作方法是從古代的中國傳過去的。大約在公園前1500年,咱們就開始用“腌制 煙熏”的方式來保存豬肉。後來在古羅馬時期,傳入歐洲。
說到價格,很多人發現市場上培根的價格跨度很大。有的僅僅十幾塊一斤,有的卻賣到四五十塊一斤,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面有什麼說法嗎?這裡面還真有很多“貓膩”,下面給大家詳細說說,喜歡吃培根的要注意了。
正宗的培根是用豬肉做的,一般分3種,分别是厚培根、五花肉培根、外脊培根。對應的脂肪含量差别很大,厚培根脂肪含量60-70%,五花肉培根脂含量20-30%,外脊培根脂肪含量僅為5-10%。
而現在市場有很多培根,一斤才十幾塊,這主要原料用的不是純肉,而是複合肉。比如說鴨肉、雞肉、澱粉、大豆分離蛋白等等,制作而成的“人造肉”,然後加工成培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