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養生茶固然好但是也要适量

養生茶固然好但是也要适量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01 13:10:38

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按照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其中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C),通過飲茶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飲茶是補充水溶性維生素的好方法,經常飲茶可以補充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需要。茶,幾千年來一直以其清新、自然、健康的特性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研究表明,茶有明目、減肥、利尿、降壓、降脂、抗癌、防齲齒、抗輻射、抑制動脈硬化等保健功效,是風靡全球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被譽為綠色的金子,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中國是世界茶的故鄉,種茶、制茶、飲茶有着悠久的曆史。

養生茶固然好但是也要适量(養生保健離不開茶)1

“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或解渴,或提神,或品味,或鑒賞,或感悟,茶飲已成為我們尋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琴棋書畫茶”則讓茶成為文人騷客武文弄墨之時不可缺少的一個載體。中國古代宮廷對飲茶的喜好将茶的魅力推向了極緻,而民間大衆飲茶形成了多姿多彩、豐富多樣的茶俗、茶禮儀,積澱了深厚的茶文化。喝茶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茶葉的種類

中國茶葉的種類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有的以茶葉産地的山川名勝為主題而命名,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廬山雲霧等;有的以茶葉的形狀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銀針、松針等;有的以加工方式而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基本茶類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等;再加工茶類包括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和含茶飲料等。

雖然中國茶葉的分類尚無統一的方法,但比較科學的分類是依據制造方法和品質上的差異來劃分的,特别是根據各種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将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即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紅茶。綠茶茶多酚氧化最輕,紅茶氧化最重。這六大茶類被稱為基本茶類。

1、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以适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撚、幹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

綠茶是我國産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由于加工時幹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龍井)、烘青綠茶(黃山毛峰)、蒸青綠茶(恩施玉露)和曬清綠茶(滇綠)。綠茶的特點是較多地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

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科學研究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一定效果。

2、紅茶: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于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撚(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産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紅色的化合物,香氣物質比鮮葉明顯增加。

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正山小種)、工夫紅茶(祁紅)和紅碎茶(如立頓紅茶)三大類。

3、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餅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

4、青茶:即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制作時适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它既有綠茶的鮮爽,又有紅茶的濃醇。

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功夫茶。

5、黃茶:黃茶的制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工序,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甯鄉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廣東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6、白茶:是我國的特産。它加工時不炒不揉,隻将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幹或用文火烘幹,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産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白茶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除了這六大類基本茶,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茶葉還有:

花茶:屬再加工茶,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産品,在我國很受喜歡。一般是用綠茶做茶坯,少數也有用紅茶或烏龍茶做茶坯的。它根據茶葉容易吸附異味的特點,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品種有茉莉花、桂花、珠蘭等好幾種,以茉莉花最多。

緊壓茶:是一種再加工茶類,一般用長梗粗葉的黑茶、老清茶為原料,經蒸壓幹燥制成不同形狀的茶磚、茶餅等。

飲茶的益處

我國悠久的茶文化表明,常喝茶益于身體健康。唐朝詩人顧況在《茶賦》中寫道:“滋飯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膩、發當暑之清吟、滌通宵之昏寐。”說的正是茶對人體的好處。據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大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一書中寫道:“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足見茶之藥功卓著。

1、提神:茶葉中含有少量咖啡因,咖啡因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增強人體的應激反應能力,使人反應敏捷,精神振奮,思維順暢,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2、美容: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A、B1、B2、C、E等)和礦物質(鉀、鈉、鈣、磷、鎂、錳、銅、鋅、硒等),它們能改善皮膚的新陳代謝,增加皮膚營養,消除黃褐斑,延緩皮膚皺紋的産生。

3、降脂減肥:茶葉中所含的鞣質、醛類和有機酸類,能與進入胃腸道的脂肪結合,形成難吸收的大分子物質,通過腸道排出體外,從而減少脂肪的吸收;茶葉中的上述物質通過胃腸道吸收後,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起到降脂減肥作用。

4、延緩衰老:茶葉中所含的鞣質、多酚類等化學成分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的生成,防止氧自由基對組織細胞的氧化、破壞,保持人體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機能。

5、預防心血管病: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茶葉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改善冠心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防止血小闆凝集等,有利于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并能降低心梗後的死亡率。有人還對喝茶與冠心病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分為不喝茶、偶爾喝茶、常喝茶三個組,發現不喝茶的冠心病發生率為3.1%,偶爾喝茶者患病率為2.3%,常喝茶者為1.4%。

6、防齲齒:導緻齲齒發生的原因之一是變形鍊球菌和乳酸杆菌依靠唾液糖蛋白牢固地貼附在牙面上,形成一種稠密、不定形、非鈣化的團塊——牙菌斑,使菌斑下方的牙釉質脫鈣,形成齲齒;而茶葉中所含的鞣質、有機酸和多酚類物質有抑菌作用,可防止牙菌斑的産生。同時由于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難溶于酸的“氖磷灰石”,像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的防酸抗齲能力。如喝茶時先含茶水數分鐘再喝下,效果更佳。

7、防癌:茶葉中所含有的多種化學成分可通過多種途徑,增加抗體生成,促進T淋巴細胞分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從而增強人體抵禦癌變的能力,降低人體罹患癌症的幾率。

8、增強性功能:茶葉中所含的咖啡因等化學物質可作用于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提高生殖系統的反應性,促進性腺分泌性激素而增強性欲;黃酮類化合物能改善性器官血管内皮功能,增加性器官的血流量,增強性功能。

9、治療腸道疾病:醫聖張仲景說“茶治便膿血甚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茶是腸道疾病的良藥。茶中的多酚類物質,能使蛋白質凝固沉澱。茶多酚與單細胞的細菌結合,能凝固蛋白質,将細菌殺死。如把危害嚴重的霍亂菌、傷寒杆菌、大腸杆菌等,放在濃茶湯中浸泡幾分鐘,多數會失去活動能力。因此,中醫和民間常用濃茶或以綠茶研末服之,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等腸道疾病。

飲茶的宜與忌

喝茶分四季

中國醫學認為,人們春、夏、秋、冬四季飲茶,要根據茶葉的性能功效,随季節變化選擇不同的品種為宜,以益于健康。

春宜飲花茶:春天大地回春,萬物複蘇,人體和大自然一樣,處于舒發之際。此時宜喝茉莉、珠蘭、玉蘭、桂花、玫瑰等花茶,因為這類茶香氣濃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濁,可幫助散發冬天積郁在體内的寒氣,同時,濃郁的茶香還能促進人體陽氣生發,令人精神振奮,從而有效地消除春困,提高辦事效率。

夏宜飲綠茶:夏天驕陽似火,溽暑蒸人,大汗淋漓,人體内津液消耗大。此時宜飲龍井、毛峰、碧螺春、珠茶、珍眉、大方等綠茶。因為這類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略帶苦寒味,可清暑解熱,去火降燥,止渴生津,且綠茶又滋味甘香,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所以,夏季常飲綠茶,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有增添營養之效。

秋宜飲青茶:秋天天氣幹燥,“燥氣當令”,常使人口幹舌燥,此時宜喝烏龍、鐵觀音、水仙、鐵羅漢、大紅袍等烏龍茶。這類茶湯色金黃,外形肥壯均勻,緊結卷曲,色澤綠潤,内質馥郁,其味爽口回甘。青茶介于紅、綠茶之間,不熱不寒,常飲能潤膚、益肺、生津、潤喉,有效除體内餘熱,恢複津液,于金秋保健大有好處。

冬宜飲紅茶:冬天氣溫驟降,寒氣逼人,人體生理機能減退,陽氣漸弱,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養生之道,貴于禦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時宜喝祁紅、滇紅、閩紅、湖紅、川紅、粵紅等紅茶和普洱、六堡等黑茶。紅茶幹茶呈黑色,葉紅湯紅,含醇厚幹溫,可加奶、糖,芳香不改。紅茶性味甘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補益身體,善蓄陽氣,生熱暖腹,增強人體對寒冷的抗禦能力。此外,冬季人們的食欲增強,進食油膩食品增多,飲用紅茶還可去油膩、開胃口、助養生,使人體生活活動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

喝茶與身體狀況

飲茶雖然對身體有許多好處,但也與自身的身體狀況密切相關,當身體出現下列狀态時飲茶反而有害健康。

1、神經衰弱或失眠時:由于茶葉中的咖啡因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着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人腦處于一種過度興奮狀态而得不到休息。

2、患胃潰瘍時:飯前飯後大量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大量飲茶,胃酸分泌會大量增加,影響潰瘍面的愈合,加重病情。潰瘍病患者應少飲茶,尤其不能大量飲濃茶。

3、貧血時:茶中鞣酸可使飲食中鐵元素發生沉澱而不易吸收。鐵是制造紅細胞的重要原料,機體缺鐵會使紅細胞生成受阻,發生缺鐵性貧血。長期飲茶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缺鐵,對體弱血虧及失血者影響最大。

4、缺鈣或骨折時:因為茶葉中的生物堿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緻缺鈣和骨質疏松,使骨折難以康複。

5、患痛風病時: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6、患骨質疏松時:最新研究發現,嗜飲濃茶是造成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經常飲濃茶會導緻鈣的缺乏,因一方面濃茶中咖啡因會促進尿中鈣的排出;另一方面是咖啡因可抑制腸鈣的吸收,以緻鈣的吸收不完全。

7、高熱時:對發熱病人以多給白開水、礦泉水或淡茶水為好,但不宜飲濃茶,茶堿有提高體溫的作用,使發熱加重,茶堿的利尿作用還會降低解熱藥的功效。

8、服用某些藥物時:茶内鞣酸常會造成洋地黃、鐵劑、中成藥補品的有效成分發生沉澱不易被吸收;服用胃蛋白酶或多酶片時飲茶,會使藥物中的蛋白質凝固,療效難達。

喝茶與誤區

1、泡茶的水越熱越好:泡茶的水溫是很有講究的。泡龍井、碧螺春這樣的綠茶,應該采用80攝氏度的水沖泡,花茶應該采用90攝氏度的水沖泡,鐵觀音和大紅袍這類功夫茶,應該采用沸水沖泡,越開越好。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泡法。泡龍井應該先放茶葉後放水,這樣泡出的茶濃厚甘醇。碧螺春很細,應先水,後放茶,先放茶很容易把碧螺春上面的嫩芽燙熟,失去了它特有的清香氣。

2、飯後馬上喝茶:很多人喜歡飯後立即飲茶,認為可以幫助消化,其實恰恰相反。因為茶葉裡面含有一種叫鞣酸的物質,與食物中的鐵進行化學反應,時間一長會使人得上缺鐵性貧血症。另外吃涮羊肉時千萬别喝茶,因為茶水是羊肉的克星。羊肉中蛋白質豐富,而茶中含鞣酸,喝茶吃涮羊肉會産生鞣酸蛋白誘發便秘。

3、用濃茶醒酒:有人認為,酒後喝濃茶,有“醒酒”作用,這是一種誤解。因人們飲酒後,酒中乙醇經過胃腸道進入血液,在肝髒中先轉化為乙醛,再轉化為乙酸,然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經腎排出體外。而酒後飲濃茶,茶中咖啡因等可迅速發揮利尿作用,從而促進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對腎有較大刺激作用的物質)過早地進入腎髒,可使腎髒受損。

4、 多喝新茶: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個月的茶,這種茶形、色、味上乘,品飲起來确實是一種享受。但因茶葉存放時間太短,多酚類、醇類、醛類含量較多,如果長時間飲新茶可出現腹痛、腹脹等現象。同時新茶中還含有活性較強的鞣酸、咖啡因等,過量飲新茶會使神經系統高度興奮,可産生四肢無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現象。

喝茶還要注意

①勿飲燙茶及冷茶。飲茶溫度不宜超過60℃或低于10℃,應以25℃~50℃為宜。否則對人的口腔、咽喉、腸胃會産生副作用。

②少飲濃茶。濃茶刺激性過于強烈,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功能失調,甚至會引起頭痛、惡心、失眠、煩躁等不良症狀。

③不宜空腹飲茶。空腹飲茶易刺激和破壞胃壁黏膜,更易引起饑餓感,嚴重者可導緻低血糖狀态,對身體不利。

④不宜飲用沖泡次數過多的茶。沖泡次數過多容易浸出一些有害微量元素,不利于身體健康。

⑤不宜飲用沖泡時間過久或隔夜茶。這是由于茶湯中茶多酚、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會氧化變性,同時茶湯也會滋生微生物,使人緻病。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喝茶很講究,在飲茶生活中對時間、濃淡、冷熱、新陳以及不同的人如何飲茶等都有不同要求。前人總結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飲茶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如早茶使人心情愉快,午茶提神,勞累後飲茶解疲勞;酒後茶利于腸胃,可消食解酒毒;食後茶水漱口既去煩膩,又可堅齒消蟲。

所以,為使飲茶利于身體健康,提倡飲茶時掌握“清淡為宜,适量為佳,随泡随飲,飯後少飲,睡前不飲”的原則。尤其是瘦人、老年人、酒後、渴時以及飯前飯後宜飲淡茶。

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小編微信号yangsheng114(長按薇信号可複制)

健康養生指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