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靶斑病是世界性病害,近年全國各蔬菜産區普遍發生,危害逐年加重,加上其症狀與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病害不易區分,極易混淆,造成防治效果較差,損失較大。
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嚴重影響黃瓜的産量及商品性,下面就詳細講解靶斑病的症狀、發生條件、難防治的原因、與其他病害的區分以及防治措施。
一、黃瓜靶斑病的症狀
靶斑病以危害瓜類葉片為主,嚴重時蔓延至葉柄、莖蔓及瓜條。葉正、背面均可受害,葉片發病,初為水浸狀黃色小斑點,直徑約1毫米左右,對光看小點透明。
後病斑擴展為近圓形病斑,有的為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葉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易破裂,病健組織界限明顯。病斑邊緣顔色較深為褐色,中央顔色較淺呈灰白色,病斑整體看上去像一個靶子,有時病斑外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出現黑色黴狀物,呈環狀。
嚴重時多個病斑連片,呈不規則狀,葉片幹枯死亡。重病株中下部葉片相繼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二、黃瓜靶斑病發病條件
黃瓜靶斑病病菌通過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病菌侵入後一般6~7天發病,溫度20℃~30℃、相對濕度90%以上發病嚴重。溫暖、高濕有利于發病,或陰雨天較多,或長時間悶棚、葉面結露、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大等均有利于發病。
三、難防治的原因
1、靶斑病一般是真菌和細菌混合侵染引起的,單獨預防真菌或細菌很難取得很好效果。
2、靶斑病對目前一般真菌性、細菌性藥劑産生了很強抗藥性。
3、其症狀與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極易混淆,導緻用藥錯誤,防治效果較差。
4、傳播途徑廣,可以借助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也可通過經葉緣吐水、棚膜結露珠等途徑進行再侵染,使病害逐漸蔓延。
5、病菌殘留時間長,在病殘體上可越冬存活6個月以上,合适的溫度濕度病菌繁殖很快。
四、靶斑病、霜黴病、細菌性角斑病區分
1、相同點:
①、 三種病害的病菌都會通過雨水進行傳播,田間濕度較大時容易發病。
②、在症狀上,三種病害發生時,葉片上都會出現很多黃色至黃褐色斑點,可能會穿孔。
③、 三種病都是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會危害莖及瓜條。
2、不同點:
除了侵染的病菌不同之外,在發病症狀上有明顯的不同。
①、靶斑病症狀:
葉片染病,多在盛瓜期,一般是中、下部葉片先發病,再向上部葉片發展。發病初期産生黃色至黃褐色的圓形小斑點,病健分界處較明顯,有時病斑會穿孔,發病嚴重時葉片上布滿黃褐色病斑。濕度大的時候葉背病斑呈水漬狀。
發病中期病斑擴大呈圓形至不規則形,葉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體褐色,中間灰白色,易穿孔。病斑中央有一明顯的眼狀靶心,呈環狀。
濕度大時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褐色黴狀物,一般情況下不太容易出現。
②、霜黴病症狀:
一般開花結果後發生較多,葉片染病,葉緣或葉背出現水漬狀不規則病斑,病斑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會呈多角形斑塊。
濕度大時葉背面長出灰黑色的黴層。
後期病斑破裂,或連片,導緻葉緣卷曲幹枯,
嚴重的田塊會一片枯黃。
③、細菌性角斑病症狀:
剛開始是水漬狀淺綠色斑點,然後變成淡褐色,病斑擴大後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
後期病斑呈灰白色,容易穿孔。
濕度大時,病斑上産生白色黏液。
區分要點:
(1)黃瓜霜黴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病斑邊緣都呈水浸狀,病健交界處不清晰,并且病斑粗糙不平很平。而黃瓜靶斑病的病斑邊界很明顯,并且病斑粗糙不平。
(2)黃瓜霜黴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的病斑擴展受到葉脈的限制,會呈多角形。但霜黴病病斑較小,細菌性角斑病的病斑稍大。而黃瓜靶斑病的病斑略呈圓形(特别是發病初期期)。
(3)濕度大時黃瓜霜黴病斑在葉背面長出灰黑色黴層。細菌性角斑病則在葉背溢有乳白色渾濁水珠狀菌膿,幹後有白痕。葉片正反兩面均無黴層。靶斑病濕度大時,病斑正反面可能會産生灰褐色黴狀物,不過一般不易出現。
五、防治方法
靶斑病一般發生較重,普通藥劑效果不顯著,一般提倡預防為主,防治為輔。但是現在種植戶基本上出現症狀才打藥進行防治。
除了前期與非瓜類蔬菜實行2年以上輪作,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高畦(壟)定植,地膜覆蓋、膜下滴灌、通風排濕,增加光照、加強栽培管理之外,還要進行藥劑防治。
推薦特效藥
非農藥特效殺菌劑
對靶斑病、小黃點、斑點病、炭疽病特效,治療性持效期15天以上。
純植物源與生物源成分,不含任何農藥成分,完全取代:露娜森、甲基托布津、阿米西達、百泰、喹啉銅、銅制劑、百菌清、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三唑類等化學殺菌劑
使用方法:兌水稀釋500-1000倍液葉面葉背均勻噴霧,間隔期5-7天。
保證獨特的效果:一次打住、兩次徹底治愈,24小時病菌全部徹底死亡、48小時病菌菌層開始脫落、72小時作物恢複正常生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