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四種常用的良肢位擺放方法和五大注意事項,一定要記得收藏哦!
偏癱患者肢體肌力的恢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尋找一種簡易有效的護理方法以減少護理成本、省力增效是醫護人員需要關注的重點之一[1]。良肢位擺放簡單、容易操作有明顯效果,同時也是一個持之以恒的恢複過程。
下面,讓我們對良肢位相關知識進行精讀、深耕。
定義
良肢位是為避免或減少患者痙攣姿勢的出現,從而使病人的肩、肘、手、髋、膝、踝這些關節仍能保持自由活動的狀态,對後續肢體功能的恢複有很大幫助的一種專門治療體位。為患者擺放正确的體位,是臨床護士的基本技能。
目的
良肢位能激發肌肉組織的活力以達到最好的康複狀态,同時也能預防并發症的發生,減少痙攣,讓肌肉保持對運動的感覺,促進肢體功能恢複。
時間
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疾病沒有進行性發展後的24h 就可開始良肢位擺放護理。隻要不耽擱其他治療,康複訓練開始得越早,功能恢複的可能性越大,預後越好[2]。
幾種常用的良肢位擺放具體要求
物品主要是墊枕。
一、仰卧位
1.頭部墊枕。
2.患側肩胛、上肢下墊長枕,整個上肢平放于枕上。
(圖源:網絡,侵删)
3.患側肩關節稍外展。
4.肘與腕均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展位。
5.患側髋下、臀部、大腿外側墊軟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6.膝下稍墊起,保持伸展微屈。
7.踝關節背屈保持中立位。
二、健側卧位
1、健側在下,患側在上,頭部墊枕。
2、患側上肢伸展位置于枕上。
3、患側肩胛骨向前向外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下。
4、患側下肢呈邁步狀,放于長枕上,健側自然屈曲。
5、患側踝關節背伸,避免内翻、懸在枕頭邊緣,防止足内翻、下垂。
三、患側卧位
1.患側在下,健側在上,頭部墊枕。
2.軀幹略後仰,背後放一軟枕。
3.患臂外展前伸,肩胛骨向前托出,避免受壓和後縮。
4.肘關節伸展,掌心向上。
5.健側上肢置于體側舒适位。
6.患側下肢輕度屈曲位放于床上。
7.健側下肢屈髋、屈膝向前放于長枕上。
四、坐位
1.背部墊軟枕,保持軀幹伸直。
2.上肢Bobath握手放于小桌上,或用軟枕支持,避免過度屈曲。
3.患側下肢外側墊軟枕,雙膝微屈。輪椅座位髋、膝、踝關節保持90°。
4.踝關節背伸,足中立位。
(圖源:網絡,侵删)
注意事項
1.避免拖拉 為患者擺放良肢位時絕對不能托、拉患側肢體,尤其是肩關節。
2.定時翻身 良肢位擺放應定時變化體位、定時翻身。良肢位擺放根據患者癱瘓情況每2小時更換一次體位,實行24小時擺放,不能随意自主改變患者體位。
3.預防壓瘡 注意仰卧位患者易出現壓瘡的位置要保持幹淨、幹爽,盡量避免長時間仰卧位。
4.特别注意 患側卧位時一定要将患肩被動前伸,不要長時間受壓,避免患者産生疼痛,以及影響患側上肢循環。健側卧位時一定要注意患肢各關節抗痙孿擺放。
5.心理護理 應對患者進行良肢位擺放時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充分的心理輔導,并耐心向其講解良肢位擺放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從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良肢位擺放的了解程度和配合工作。
總之
正确進行良肢位擺放,可改善患者肌力和運動功能,縮短患者住院康複時間,且在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使患者能夠更好配合醫護人員的護理工作,提升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感,讓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屬做到積極配合擺放,促進早日康複[3]。早期應用良肢位擺放可通過不同體位的交替使用更好避免壓瘡等并發症出現和改善血液循環[4]。實施正确而有效的良肢位護理可提升整體護理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實現患者滿意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Deblock-Bellamy A,Batcho CS,Mercier C,et al.Quantification of upper limb position sense using an exoskeleton and a virtual reality display[J].J Neuroeng Rehabil,2018,15(1):24.
2.杜春萍 ,包芙 ,劉素珍 .康複醫學科護理手冊[M].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1:1.
3.王曉麗.早期康複護理幹預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複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5):161-162
4. 馬菊香.腦卒中急性期康複治療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 2011,17(10):102-103.
#日常醫學科普##健康知識科普##護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