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個有趣的效應,被稱之為“達克效應”。
什麼意思呢?
指的是:知識程度越是豐富的人,往往越謙卑謹慎;而沒有見識的人,往往狂妄自大。
其實,這也是一種認知偏差。
他們過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總是認為自己是“水平線之上”甚至超過水平線許多。
實際上,他們總是處于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态。
而達克效應,就很好地說明了“杠精”的存在。
現實中,總喜歡跟你對着幹,喜歡擡杠,喜歡挑刺兒的人,被稱之為“杠精”。
而在網絡上,杠精有另外一個名字“鍵盤俠”。
-01“杠精”有哪些表現?
第一:毫無邏輯型杠精
有些人,他們是為了擡杠而擡杠,反駁你的觀點站不住腳,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他們反駁你的目的,并不是有不同于你的觀點,也不是說服你;而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想要反駁你。
無論你說的是對還是錯,他們總有反駁你的理由和借口。
就像在工作中:
無論你做得好與壞,對方總是能從你完成的任務裡面挑刺。
“哎呀,你怎麼這麼做?”
“你看你,做得不夠好。”
杠精更多是為了“逞口舌之快”,希望在語言上壓過你一頭。
第二:自我感覺良好型杠精
他們習慣轉移視線,混淆視聽,将自己的想法以“他人的口吻”說出來。
比如,他們常挂在嘴巴的話是:
“難道隻有我覺得xxx嗎?”
“難道隻有我認為不好吃嗎?”
“難道隻有我認為不好看嗎?”
通過這種說話的方式和語氣,能夠吸引到跟他一樣杠精的人。
不僅如此,他們還偏愛“潑冷水”。
你發了條朋友圈,慶祝你終于把駕照拿到手。
而他卻說了句:“難道隻有我覺得,考駕照很簡單嗎?”
你發了幾張美食照片。
他給你評論:“難道隻有我覺得,這個菜很難吃嗎?”
當你養了隻貓,發了貓咪的照片。
總有人會杠你:“怎麼沒看到你對父母這麼好?”
你們看,毫無邏輯,以自我為中心。
杠精的心思,你根本無法改變,因為他們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02“杠精”到底是什麼心理?
第一:杠精的本質,其實是自卑心理
你知道嗎?
那些喜歡擡杠,堪稱“杠精”的人,其實内心特别脆弱又自卑。
他們在現實中,社交中甚至是工作中,存在感很低,不被人重視。
俗稱為“邊緣人”。
但是他們的内心,又十分渴望獲得外界的贊美,認可與關注。
于是,他們隻能通過擡杠的方式,發洩内心的不滿,表達自己渴望被外界在乎的心情。
杠精的方式,往往會通過“攻擊别人”的行為去表現出來。
攻擊你的觀點,并且上升到人格攻擊;
嘲諷你的行為,成績,并且說一些酸溜溜的話。
說白了,他們試圖通過擡杠,貶低,嘲諷甚至是挖苦你的方式,來獲得你的注意力。
第二:缺乏正确的“自我認知”
孔子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在《瓦爾登湖》中,也有類似的一段話: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這就是真正的知識。”
正常人總是能夠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想法,意圖,目标,分析自己的行為和語言。
而杠精則無法找準自身的定位,總是自我感覺良好。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組實驗。
找一群學生,這群學生的成績分别是:差生,中等,好學生。
讓這些學生給自己的考試成績打分。
結果是:
差生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能及格;
中等生覺得自己一般,認為自己也就是及格線之上;
好學生認為自己表現一般,對自己的評價度不高。
最終的結果是:差學生特别差,根本沒有到及格線;中等生剛過及格線,認知比較準确;好學生的成績依舊穩定。
這就得出了一個結論:
越是聰明,博學的人,越是有謙卑和敬畏的心;而越是無知的人,就越是無所畏懼。
俗話說:無知者無畏。
這句話,正是形容杠精的真實心理。
-03我們該如何跟杠精相處?
第一:穩定自我的情緒
無論何時,都不要讓他人的糟糕情緒影響到你本來的心情。
首先,你要避免自己的不理智行為。
千萬要沉住氣,不能生氣,你越是生氣,就越是讓杠精開心。
反之,你越是冷漠,沉默,杠精意識到自己的無聊和無趣之後,就會知難而退。
對付一個“不讨喜”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冷漠回應。
你越是回應,對方就越是反應激烈。
因為他太渴望别人關注他了,你過度關注他,豈不是正中下懷?
第二:使勁“捧殺”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縱容。
換句話說:捧殺他。
無論他說得對還是錯,你都回應他一句話:“你是對的”。
久而久之,他就無法辨别對與錯。
既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法自拔,那你又何苦跟他杠呢?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改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人。
今日話題:
你遇到過“杠精”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