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安迪斯晨風
傳說大畫家達芬奇有一種特異功能,可以寫出一種“鏡像字”——就像是在鏡子裡看那些字一樣,可能這就是天才不同于凡俗的地方吧!
不過你知道嗎?我們的漢字也有許多是互為鏡像的,不是天才的我們,也可以輕松寫出“鏡像字”!
/比小狗看到鏡中的自己還神奇哦~/
“工廠”的“廠”字我們都認識,我們拿它來照照鏡子,就會看到一個“乁”字。
它看上去就像是“飛”丢了兩隻翅膀,隻能慢慢在地上“移”動了,所以這個字讀作yí,意思也和“移”一樣。另外它還是個多音字,在古代還可以讀成“jí”,意思和“及”一樣。
/有翅膀也飛不了,企鵝也很絕望啊/
有一對鏡像字長得都很簡單,隻有一劃,但卻都是生僻字。它們就是“亅”和“乚”。
往左邊彎的這個鈎子“亅”,讀jué,意思很好猜,就是用來釣魚的魚鈎啦!
向右邊彎的這個鈎子“乚”看上去更大一些,釣不到魚。它讀作“háo”,在古代和“毫米”的“毫”一個意思,是一種長度單位。
/必須精準到毫米/
有的字照完鏡子以後和本意差不太多。比如“嫔妃”的“妃”,照鏡子就會變成“妀”。我知道你一定想讀“gǎi”,大錯特錯!看清楚它的右邊是一個“女”字旁哦。這個字其實讀“jǐ”。
電視劇《封神榜》中迷惑纣王的那隻狐狸精,其實本來叫“妲妀”。隻是後來這個字不常用了,才改叫“妲己”。
/妲己/
詞義相似的還有“片段”的“片”,它的鏡像字“爿”長得像《三國演義》中呂布用的“方天畫戟”,不過它的意思卻跟兵器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這個字讀作“pán”,意思是劈開的成片木柴。不過随着時代變化,它就變成了一個量詞,“一爿田地”和“一片田地”的含義也就差不太多了。
把“玉”在鏡子裡颠倒一下,就會變成“玊”。這個字讀“sù”,意思是有“疵點”的玉石,也可以表示琢玉的工人。
憑什麼“丶”在下邊就完美無瑕,“丶”在上邊就表示有瑕疵呢?真是搞不懂你們這些古人……
甚至還有的鏡像字,颠颠倒倒完全不影響其含義。比如說“翅膀”的“翅”,鏡像字就是“翄”。這個字呢,其實在古代和“翅”讀音一樣,意思也一樣。
也有的鏡像字含義完全不同,比如說“隕”和“鄖”。耳朵長在左邊的這個字我們都認識吧?不認識的找小學語文老師要闆磚拍自己腦袋去。它讀作“yǔn”,三聲,意思是“墜落”,比如“隕石”。
耳朵長在右邊這個,很多人就不認識了。這個字讀“yún”,二聲,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名。
再比如說“昶”和“昹”,“日”在“永”右邊的這個“昶”,讀“chǎng”,意思是白天時間比較長。
而“日”在“永”左邊的這個“昹”,就跟太陽完全沒關系了,它是一顆星星的名字。
“仄”字如果單拿出來給我們看,很多人會不認識,不過放到“平仄”這個詞裡面就都認識了。它讀作“zè”,本義是人在山洞裡面傾斜搖晃的樣子,不過現在通常表示聲調。
但是它的鏡像兄弟“亾”字就完全不一樣了,它讀作“wáng”,意思和“流亡”的“亡”是一樣的。
“帀”字一不小心就會被當成“人民币”的“币”字,不過它頭頂上其實是一橫。
這個字讀作“zā”,在古代意思和“匝”一樣,意思是環繞一周。
我們把它上下颠倒一下,就會變成“ㄓ”,這個看上去怪怪的字讀作“zhī”,讀音、含義跟“之”完全一樣。
當然,鏡像字裡面也有詞義很多的奇葩字,比如“少年”的“少”在鏡子裡就變成了“尐”,這個字讀作“jié”。
除了望文生義就知道它能表示“少”或者“小”之外,竟然還有一個含義是“有花紋的雌蟬”,也就是母知了啦!夏天可以抓來烤着吃,味道超贊!
還有的鏡像字本身就是一組詞語。比如旮旯(讀作gā lá),是我國北方的一句方言,指院子裡的角落。
比如一說“犄角旮旯”,京味兒口音就出來了。
還有我們上次說過的曱甴(讀作yuē yóu),這兩個字是蟑螂的粵語寫法,不過其實他們在粵語的讀音是“嘎砸”……
你知道皮卡丘是怎麼走路的嗎?這樣:“皮卡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認識“乒乓”這一對鏡像字嗎?國球都不認識,你還是找塊闆磚把自己拍死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