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化學實驗現象大全

初中化學實驗現象大全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56:13

萬唯中考 2020-01-31

▼對化學實驗的現象進行描述時,很多同學都會犯下面這些錯誤:


一、實驗現象描述中夾帶生成物名稱

生成物的名稱是通過實驗、經過分析,推斷得出的。在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要夾帶生成物名稱。

實驗現象是描述人通過感覺器官(如:眼、耳、鼻等)所感知的現象。

如:鋅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不能描述成“生成了氫氣”,而應描述成“産生氣泡,鋅粒逐漸消失”。

再如: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的反應現象描述,不能叙述成“生成黑色氧化銅,同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應叙述成“綠色粉末逐漸變黑,試管内壁出現無色液珠,同時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物質的顔色、狀态、氣味等人可以感知,而物質的結構、組成卻是不能被感知的。


二、“煙”“霧”不分

在化學中,“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微滴。

例如,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時,其實驗現象不能稱為“産生白霧”,而應該說“産生大量濃白煙”。

再如,打開裝濃鹽酸的瓶塞,實驗現象應描述為“白霧”,而不能說“白煙”,因為看到的是鹽酸中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水蒸氣結合形成了鹽酸小液滴。

初中化學實驗現象大全(初中化學實驗現象)1

(圖:@ssyer)


三、“發光”與“火焰”混用

物質燃燒時,一般都産生火焰或發光,但要注意正确區分二者,不要張冠李戴。

“發光”是指固體微粒被灼熱的結果,說白了就是沒有産生火苗。

如下面實驗現象描述:點燃鎂帶稱為“耀眼的白光”;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稱為“火星四射”。

“火焰”是氣體燃燒時伴生的現象,即平常所說的“火苗”。

如:硫在氧氣中燃燒,硫先汽化再燃燒,現象描述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稱為“淡藍色火焰”。


四、顧此失彼,現象描述不全面

化學反應現象十分複雜,有些現象易被忽視,因此描述實驗現象,要仔細全面,不要顧此失彼。

例如:描述物質燃燒現象,要唱好“三部曲”。即先描述發光(或火焰)的顔色,再描述放出熱量,最後再描述生成物顔色、狀态、氣味等。(記背化學現象也應以此為思路)。


五、用詞不當

描述化學實驗現象時,如用詞不當,也不能準确描述實驗現象。

例如: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後“出現白色沉澱”,這樣描述就不妥當,因為看到的隻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不是“出現白色沉澱”。

(本文由萬唯中考原創整理、轉載請聯系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