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04:36:2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快到來了,作為一個以祭掃為習俗的傳統節日,從上古時期算起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了。每當這個節日到來之際,人們的心情就會特别沉重。

因為這一天人們會倍加思念逝去的親人。“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道出了清明時節人們沉重的心情。

據古籍記載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當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時,農民就要開始準備耕地、播種了。

此時氣溫轉暖、雨水充沛,《歲時百問》有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農村清明上墳,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數字之外含有深意。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1

第一、清明節的文化習俗

宋代文人在詩歌《蘇堤清明即事》中寫道:“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莺。”

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清明踏青、遊春習俗,而且也表達出了清明時節,氣候宜人、草長莺飛的節氣特色。

自古以來清明節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除了有踏青、放風筝等習俗之外,“祭掃”才是這個節日的主題,過去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之日。

這一天古代帝王會率領百官,前往郊外或供奉祖先的大殿祭拜,既有祈求風調雨順的農事意義,也是對故去先王的悼念和祭祀。民間老百姓也非常重視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會攜帶準備好的祭品,前往祠堂或墳地祭拜祖先。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2

由于南方地區家族觀念比較強,所以很多村落都有宗族祠堂,清明節時族人會齊聚祠堂祭拜祖先。而北方人則會去埋葬祖先的墳地祭祀,以表達無限的哀思。

第二、清明節“墓祭”習俗

絕大多數地區都以“墓祭”為主,就是去祖先的墓地掃墓。按照傳統習俗的規定,清明節掃墓要在上午進行。

掃墓的時候除了要清除墳頭雜草之外,還要修複受損的墳墓,并且為先人的墳頭填新土,簡而言之就是用往舊墳上填幾鍬土,以示後人對祖先的敬意。

并且填新土之後還要在墳頭壓上幾張紙錢,寓意死者的後人給他上墳來了。然後,擺上祭品、點上蠟燭,并在墳前燒紙錢,臨走之前還要放一挂鞭炮,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最後叩頭行禮拜祭。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3

這種習俗既表達了祭祀者,對逝去先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那麼誰知道農村清明上墳,為啥要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呢?

第三、清明節上墳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

清明節祭祀祖先的習俗多種多樣,并且也有很多必須要遵守的講究。很多人或許都認為,隻有清明節才祭祀祖先。

其實按照古代的傳統習俗來看,給祖先上墳最好依照“前三後四”,即清明節的前三天或後四天。

按照“前三後四”的祭祀時間來看,清明節這一天就成為了空檔期,為啥清明節當天不去上墳呢?原因就在于很多地方都有“清明不上墳”的講究。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4

因為人們都認為清明節當日,陰間“鬼門大開”衆鬼紛紛出來享受祭品,很容易導緻道路擁堵,進而影響逝去的親人享受後人的祭祀。而清明節前三天和後四天,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說法肯定具有迷信色彩,隻不過是一種清明祭祀習俗而已。

1、和寒食節有關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種習俗和“寒食節”有關,話說當年晉文公重耳因國家叛亂,不得不攜帶大臣外出流亡,饑一頓飽一頓或沒有飯吃是常有的事情。

他手下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忠臣,為了能讓重耳填飽肚子,不惜割肉烤熟為他充饑。但重耳歸國登上王位之後,為了獎勵曾和他一起流亡的大臣,紛紛為他們加官進爵,但卻唯獨忘記了介子推。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5

心灰意冷的介子推背母上綿山隐居,後來重耳幡然悔悟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但此時的介子推卻不肯出山,情急之下晉文公命人放火燒山,想要逼迫介子推出山,無奈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

晉文公後悔不已并下令,介子推死難日不能生火做飯。過去清明節的前一天就是寒食節,也曾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隻不過後來與清明節合并了。

有一些地方認為前三年的新墳,按照習俗需要在清明節前三天上墳燒紙;而已經過了三年的老墳,則應該在清明節後四天燒紙。這隻是一種習俗而已,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内涵。

清明節上墳講究帶啥(清明祭祖老一輩講究)6

2、“左五右六”

左五右六”指的是給墳墓填土的時間,按照北方地區的習俗,如果發現先人的墳墓破損,或者說隻是單純地給墳墓培土,需要在春分過後的第五天或者第六天;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指的是燒紙錢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早上五點或六點,此時太陽尚未完全升起,逝者可以來“收錢”并享受祭品。

結 語

根據古人的“事死者如生者”的思想,他們認為即使人死後也會去極樂世界,并且享用後人祭祀的貢品。

清明節的很多習俗都有迷信色彩,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但作為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其實,也寄托了生者對逝者的無限哀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