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牆體的作用、分類
·根據布置方向不同分為:縱牆、橫牆。
磚混結構非承重牆分為:自承重牆和隔牆。
①自承重牆:僅承受自身重量,并将自重傳遞給基礎。②隔牆:将自重傳遞給樓闆層或附加小梁。
框架結構非承重牆分為:填充牆和幕牆。
·牆體按施工方法分類:砌體牆、闆築牆、闆材牆。
2.牆體的隔聲措施
①加強牆體的密縫處理,特别是對牆體與門窗等縫隙進行處理。
②增加牆體的密實性及厚度,避免噪聲穿透牆體。
③利用有空氣間層或多孔性材料的夾層牆,提高牆體的減振和吸聲能力。④利用垂直綠化帶降低噪音。
3.牆體各種結構布置的特點、優缺點和适用
①橫牆承重
特點:樓闆、屋面闆等水平承重構件擱置在橫牆上,縱牆隻起穩定和拉
結的作用。
優點:整體性好、橫向剛度大、有利于抵抗水平荷載和地震。
缺點:開間較小且不靈活,牆的結構面積較大。
适用:宿舍、旅館等小開間建築。
②縱牆承重
特點:樓闆、屋面闆等水平承重構件擱在縱牆上,橫牆起分隔空間連接
縱牆的作用。
優點:開間劃分靈活,滿足大空間要求。
缺點:整體剛度差、抗震性差。
适用:多用于非地震區和教學樓等。
③縱橫牆混合承重
特點:縱牆和橫牆共同承受樓闆、屋面闆等水平承重構件傳來的荷載。
優點:平面布局較靈活,整體的剛度抗震性較好。
缺點:所用梁闆的類型較多,施工麻煩
适用:開間、進深尺寸較大且變化多的建築,住宅、教學樓。
④部分框架結構
特點:房屋的外牆和内柱共同承受樓闆、屋面闆等水平承重構件傳來的
荷載。
優點:内部空間大,空間劃分靈活。
缺點:造價高,施工麻煩。
适用:常用于内柱不影響适用的大空間,商場、車庫。
·牆體各種承重布置方案示意圖
4.砌體牆構造
(1)實心磚的尺寸:240x115x53mm
(2)砌築牆體的砂漿的種類及其特點
·砌築牆體砂漿的種類:水泥砂漿、石灰砂漿、混合砂漿。
·砌築牆體砂漿的特點:
1)水泥砂漿:通常在需要防潮位置用。例如±0.000 以下或防潮層以下。2)石灰砂漿:常用于次要民用建築中地面以上強度要求低的牆體。3)混合砂漿:适用于砌築地面以上的砌體。
二、牆體細部構造
1.牆體防潮層
(1)分類:水平防潮層: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礎牆上升及勒腳部位的地面 水影響牆身。
垂直防潮層:建築室内地坪出現高差或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面的 标高時,為保證這兩個地面間的牆體幹燥,除了要 分别按高差不同在牆體内設置兩道水平防潮層,還 應在高差部分的牆面設垂直防潮層。
(2)設置位置:水平防潮層:墊層采用不透水材料時:-0.060 墊層采用透水材料時:0.060
垂直防潮層:設于存在高差部分的牆面。
(3)水平防潮層的三種做法
①卷材防潮層:降低整體性、并且抗震能力減弱,不适用于抗震設防區。②防水砂漿防潮層:砂漿易開裂,不适用于地基會産生變形的建築。③細石混凝土防潮層:防潮性能好,常用于地震設防區。
2.散水和明溝
(1)·坡度:3%-5% 寬度:600-1000
·無組織排水散水:散水寬度比檐口線寬200-300。
·散水與外牆交接處設變形縫
(2)明溝寬度:200mm 左右 坡度:0.5%左右 3)散水和明溝構造圖
4.過梁
(1)作用:承受門窗洞口上部的荷載,并傳到兩側的牆上,避免壓壞門框和
窗框。
(2)各種過梁特點和适用。
·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兩端伸進腔内的長度不小于240。
·鋼筋磚過梁:鋼筋伸入兩邊的牆體不少于240,最大跨度為 1.5m, ·平拱磚過梁:兩端伸入牆内 20-30。
5.寒冷地區鋼筋混凝土過梁構造節點圖和特點 (1)寒冷地區鋼筋混凝土過梁構造節點圖
(2)寒冷地區鋼筋混凝土過梁的特點
鋼筋混凝土的導熱系數大于塊材的導熱系數,在寒冷地區為了避免在過梁
内表面産生凝結水,常用 L 形過梁或組合過梁,使外露部分的面積減少或做 外保溫層。
6.牆身的加固措施
(1)措施:門垛和壁柱、圈梁和構造柱。
(2)構造特點
①門垛:在牆上開設門洞一般應設門垛,特别是在牆體轉折處或丁字牆處,
用以保證牆體的穩定和牆體支撐。
②壁柱:當牆體受到集中荷載而牆厚不夠承受其荷載或牆體長度和高度超
過一定限度影響牆體的穩定時,應增設 壁柱,使之和牆體共同 承擔荷載并穩定牆身。
③圈梁:沿着建築物全部外牆和部分内牆設置的連續封閉的梁。增加房 屋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減少由于地基沉降而引起的牆體開裂,
提高牆體的抗震能力。
7.附加圈梁
·附加圈梁與圈梁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其中心線到圈梁中心線處置距離的
2 倍,且不得小于1m。即 L≥1000,L≥2h。
8.構造柱的設置位置和做法 (特别注意構造柱的各部分尺寸)
(1)設置位置:一般設置于建築易于發生變形的部位 ①外牆四角
②内外牆交樓梯間、電梯間
③錯層部位
④較長牆體的中部
(2)·截面尺寸:不小于180x240。
·構造柱與牆之間沿牆高每 500 設拉結筋連接,每邊伸入牆内不少 1000。
·構造柱做法總述:不設獨立基礎,下端錨固于鋼筋混凝土基礎或基礎梁 内。在施工時必須先砌牆體,牆體砌成馬牙槎的形式,
從下部開始先進後退,用相鄰的牆體作為一部分模闆。柱截面不小于 180x240,箍筋間距不大于 250。離圈梁 上下不小于 1/6 層高或450 範圍内,箍筋需加密至 100。構造柱與牆之間沿牆高沒 500設鋼筋連接,每邊 伸入牆内不少 1000。
9.空心砌塊的尺寸
空心砌塊(空心磚)的尺寸:190x190x390 190x190x190 90x190x190
三、隔牆構造
1.隔牆按構成分類
隔牆按構成分為砌築隔牆、骨架隔牆、條闆隔牆。
四、牆體節能
1.提高牆體保溫能力的措施
①單純增加外牆厚度,使傳熱過程延緩,達到保溫隔熱的目的。
②采用導熱系數小,保溫效果好的材料做外牆圍護構件。
③采用多種組合材料的組合牆。
2.外牆保溫的三種類型
(1)外牆保溫按保溫層位置分為:外牆外保溫、外牆内保溫、外牆夾芯保溫。(2)各種保溫方式的特點
①外牆外保溫
優點:較強的耐候性、防水性、防水蒸氣滲透性、消除熱橋、便于室内裝修。
缺點:易風華、磨損。
②外牆内保溫 (粘貼式、挂裝飾、粉刷式)
優點:施工方便、對外牆垂直度要求不高、造價低、施工快。
缺點:結構冷(熱)橋的存在使局部溫差過大導緻産生結露,使牆面發黴開
裂。
外牆内保溫适用于間歇性采暖建築(保溫材料的蓄熱系數小,有利于室
内溫度快速的升高和降低)
③外牆夾芯保溫
優點:不易受潮、飾面不受限制。缺點:不易維修。
3.外牆隔熱構造
·保溫性受構造層次影響較小,隔熱性受構造層次影響較大。外保溫的隔熱
性優于内保溫。
·提高牆體隔熱性的方法:
①選用熱阻大的外牆材料。
②采用光滑淺色飾面。
③外牆中設置通風空氣間層。(注意:不是封閉空氣間層)
④采用夾心牆體。
·空調建築或空調房間應盡量避免東西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