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赤水河發源于雲南,主要流經貴州,是長江上遊一級支流;貴州赤水市與赤水河同名,也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來,赤水市統籌好“山、水、林、人”協調發展,扛起“上遊責任”,全方位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态環境,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總台記者 尹平:我現在是在貴州省赤水市赤水河的中間,在我們的小船周圍昨天晚上布下了三張網,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正在進行赤水河魚類資源的日常監測工作,這三張網很快就要被拉起來。赤水河是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的重要栖息地,所以赤水河的魚類資源恢複情況可以直接反映整個長江流域魚類資源的現狀。
随着網的收起,大大小小的魚陸續露出水面,研究員和工作人員都興奮起來。
5年以前,赤水河魚類資源由于過度捕撈,呈明顯衰退趨勢。2017年,為保護長江流域生态環境,貴州省在赤水河流域率先在全國實施“全流域、全時段‘十年禁漁’”。經過5年共同努力,赤水河赤水段魚類種群從禁漁前的108種恢複至167種,其中長江珍稀特有魚類從禁漁前的29種恢複至49種。
總台記者 尹平:赤水河水質的優良離不開兩岸植被的持續改善,經過多年努力,赤水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2%以上,貴州第一。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那赤水群衆的經濟收入從哪來?答案就在樹林掩映之間。這是金钗石斛,它主要在這種涵水量高的砂礫岩上才能夠生長,你看它的根裸露在外,種下去的時候隻需要用這樣一根釘子把它固定上就好,等到開過一次花,葉子全部掉光,它就變成這樣一根一根的金钗,這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它也是赤水群衆增收緻富的法寶之一。
赤水市旺隆鎮紅花村石斛種植戶 袁圖會:石斛鮮條、石斛花、石斛葉都是可以變成錢的,一年我們一畝(石斛)收入都能達到1萬元,然後還有竹荪、林下養殖這些(産業),所以現在大家都能看到在林下能長出金子來。
赤水市用10多年時間大規模退耕還林,種下132萬畝竹海,每年減少近400萬噸泥沙排入長江,利用豐富的林業資源種下近10萬畝金钗石斛,發展業态豐富的林下經濟,真正把森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貴州省赤水市林業局副局長 李國棟:赤水的綠色面積超過了八分,綠色經濟占比超過了72%,2021年赤水市林下經濟帶動20萬人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