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樂高,很多媽媽都給娃買過吧,買的時候心裡想到的是娃一個人坐着安靜專注地拼搭的畫面;而買回家新鮮了三天之後,居然就閑置了!
一方面,寶寶太小,手部精細動作發育不夠好,樂高積木一個個定位孔很難完成精準定位拼搭;另一方面,陪玩也需要媽媽很多耐心引導,拼不好、不小心碰壞了都會引發一場哭鬧。唉,想想也是心累的。
玩樂高的好處一籮筐,但怎麼玩才能玩出開發大腦的效果,還真需要說叨說叨。今天就來講講怎麼陪0-3歲寶寶玩樂高。
◆ ◆ ◆
樂高,來源于英文LEGO的諧音,是一家丹麥的公司創立的玩具品牌,旗下的樂高積木最出名,由于能激發出孩子的創意和想象,拼搭各種造型,因此也被稱作“魔術塑料積木”。
樂高品牌旗下分為兩種:
得寶系列又分很多場景和主題,比如我給瓜瓜買過的卡車和挖掘機套裝,算是開啟了他的玩樂高之旅。
這一類主題明确的樂高積木,很适合剛開始接觸樂高的寶寶,很容易吸引眼球,但局限也比較大,積木都屬于特殊形狀的,基礎部件很少,隻能搭這個主題,搭完了要麼别去動了,就展示,要麼收納起來,也很難變出其它的新造型了。
所以我覺得性價比不高,可以買一套吸引寶寶的注意,激發寶寶的興趣。買的時候可以選擇基礎部件多一點的主題,後期可以搭出更多創意。
還有一類是費雪品牌旗下的美高積木(MegaBloks),跟樂高長得差不多,但是顆粒更大,所以也是很适合低齡小寶寶的。而且美高和樂高是兼容的,所以也可以一起搭建的。下文中我會交叉使用這兩種積木來陪玩哦。
左邊兩個是美高,右邊兩個是樂高
無論是哪一類,玩樂高都會對孩子的想象力、空間認知、數學啟蒙、動手能力很有幫助。具體怎麼做呢,我來慢慢說。
基礎認知
一套樂高/美高積木拿到手,寶寶還不會搭,束之高閣就太可惜了,拿出來做個基礎認知也非常棒哦!
一、顔色
每個顔色拿出一塊,擺在一起,教教寶寶顔色是最基礎的。等寶寶有了基本的認知了,還可以讓寶寶找一找,把相同顔色的都找出來。還可以通過媽媽說顔色,寶寶來對應的小遊戲,考考寶寶有沒有掌握顔色的分類。
二、形狀
積木的形狀有很多,也是做形狀認知的好機會,各種形狀都擺出來,讓寶寶感受其中的差别。
平面、曲面、斜面,都可以讓寶寶來用小手摸一摸,感受這種觸覺上的差别,從而更好的理解這些積木的形狀變化。
還可以翻過來看看有什麼發現,原來還有一個個洞洞,小手指伸進去感受一下深度,深淺還不同哦。
三、大小
取出同一個顔色的積木,讓寶寶觀察一下積木的大小變化,看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瓜瓜小時候,我們經常玩找最大的遊戲,每次找到最大的,瓜瓜都咯咯笑。小朋友的笑點有時候就是這麼迷,不過開心的樣子真迷人(老母親的星星眼)。
數學啟蒙
說起數學,很多媽媽覺得離小寶寶還遠得很,還有的媽媽覺得學數學太早了吧,學數學就是學加減乘除吧。
其實根據近代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寶寶的思維認知和數學邏輯發展有一個過程。
0-2歲已經是思維萌芽的感知預算階段,寶寶通過感知和動作反應來熟悉認識環境,所以早一點引入數學啟蒙會更利于寶寶的大腦發展。2歲開始則是前運算階段,以象征思維為主,可以引入一些數學的基本概念了。
用樂高/美高積木做啟蒙也非常簡單,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一、認識數量關系
每一塊積木上都有凸起的定位點,數一數這些定位點,寶寶就會真切的感受到具體的數量的變化。
寶寶一邊用小手點着數,媽媽一邊說出數字,“1,2,3,4”,數過幾次,寶寶就能模仿出來。
我們還可以擺上各種不一樣的積木,讓寶寶通過點數,來找到積木的小夥伴,比如2個凸點的放在一起,4個凸點的放在一起。讓寶寶明白,雖然顔色不同,但因為形狀和凸點數都一樣,因此它們也屬于一類。
二、量一量
将積木搭高後,标上數字,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尺子,拿來量一量哪個東西最長呀。
量的過程中,寶寶就能明白長與短、多與少的概念,也是一次将抽象聯系到具象的數量認知過程。
三、找規律
在顔色的認知做完後,就可以試試讓寶寶做一個顔色的組合,比如兩個顔色交替出現,或者加大難度,3-4個顔色的循環出現。
除了拼起來,還可以擺一擺,擺出有規律的形态。色彩的搭配,居然看出了條紋的美。
四、數位關系
在早期的數學啟蒙中,邏輯關系是最基礎的,除了找規律,還有數位關系的變化邏輯,上下左右的方位關系可以讓寶寶認識起來。借助樂高底闆,可以讓寶寶明白不同的定位點的位置差别。
有了數位的感覺,就可以讓寶寶來試試做定位遊戲,先把目标圖形給寶寶看,然後讓寶寶自己搭出來。
由簡單開始,3片、4片、5片,慢慢增加難度,建立起寶寶的自信心,既可以無形中培養寶寶的方位感,又可以為之後的複雜搭建打好基礎。
還可以加大難度,擺出九宮格,讓寶寶來感受更複雜的位置關系。
還有一種玩法,媽媽先把右邊的一半圖形擺好,再讓寶寶來擺另一邊。
五、數的分合
有了前面對數字和數量的概念,我們還可以利用積木做簡單的數的分合。比如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2和1。注意哦,這時候不需要使用“加減”的概念,隻需要告訴寶寶這種拆分關系。
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2和2。以此類推下去,為以後的加減法做準備。
空間認知
除了數學,還可以用樂高積木搭出空間感的軌道和迷宮,幫助寶寶做空間認知,建立最初對立體圖形的概念。
比如用積木擺一個迷宮出來,讓寶寶拿着小人偶在迷宮裡穿行,探索正确的道路。
也可以搭一個複雜一點的場景,結合隧道和圍牆,讓寶寶感受這種空間上的差别。
用小車來穿隧道一直是瓜瓜小時候很喜歡的哦,他會嘗試各種大小的車,最後找到一輛能匹配隧道寬度和高度的小車。這種探索本身就已經超越了空間認知哦,其實是多向思維了。
搭出一條長長的積木通道來表示回家的路,引導寶寶實際生活中也來認認回家的路,都對寶寶的空間認知很有幫助呢。
英語啟蒙
除了數學啟蒙,我們也可以用積木做英語啟蒙。用積木搭出字母,就能将原本抽象的字母變得觸手可及,寶寶摸得到看得到的總是記憶得更快一點。
也可以來學習單詞,用形似字母的樣子來記憶單詞。
想象力
樂高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可以把很多實物實景用積木還原,小到一個勺子,大到一個場景,都可以做到!關鍵靠的就是拼搭者的豐富想象力,怎樣将一顆顆積木合理排放呈現出更逼真的效果。
低齡寶寶顯然是拼不出那麼多厲害的作品的,不過也可以用大顆積木拼出一些簡單的造型。
從左到右:大腳、小房子、一棵樹、一瓶牛奶
我發現瓜瓜一開始接觸這些積木的時候,并沒有完全想好要搭什麼,是一種反過來的搭法——先搭一個大緻的形狀出來,再去想象像什麼,然後再去具體完善。
比如上圖中的紅色大腳(最右邊那個),他一開始搭出來告訴我是個鏟鬥,我就在一旁無條件鼓掌“真的耶,好像哦,真的是一個鏟鬥哦”,結果小家夥話鋒一轉“不是鏟鬥,是一隻大腳”!好吧,老母親同樣送上迷妹的盲目的愛“對的呢,更像大腳,是誰的大腳呀,好可愛哦”。
如果寶寶一開始不願意動手,媽媽可以示範先搭,跟寶寶一起過家家也是很不錯的開始哦。利用摩比小人偶,一起cosplay起來。
定制收納
其實所有的積木都一樣,不玩的時候收納起來才能還家一個整潔。四處散落的積木會嚴重影響我的心情,這一點不知道有沒有媽媽跟我一樣。
但我發現了一個好辦法,不僅不用收納,還可以把積木自己變身為收納工具哦!
看,這是我私人定制的紙巾盒!雖然有點龐大,但勝在獨一無二,色彩還很鮮豔,搭配我的性冷淡風格辦公室就剛剛好哦。
轉換思維,我平時還會把所有的積木搭在一起,其實也會騰出很多空間,也是一種收納法呢。下圖是不是很整齊,也不占位置。
趣味玩法
我還看到過樂高的一些新鮮玩法,這裡也一并分享給媽媽們。
套圈遊戲
創意牆面裝飾
超大顆粒做的隔斷牆
超大顆粒做的兒童床
◆ ◆ ◆
今天的陪玩分享其實隻是我能想到的一部分,相信我們的媽媽會有更多創意的玩法,記得告訴我哦!最後送上我瓜昨晚搭的新作品——神奇的字母,睡前非得來個合影,看來是小家夥的得意之作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