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9:28:23

編者按:本文根據賈旭東教授的線上音頻課程《國學知識體系及其精髓》整理修訂而成,連載刊發,以飨讀者。

前文請見:

國學知識體系及其精髓(1)

國學知識體系及其精髓(2)


概念、定義、範疇與理論

辣木籽的味道是隐性知識,我上一講費了很大勁跟大家描述這個味道,但是描述出來就不準确,把它寫成文字也不準确。

那麼,把科學和傳統文化中的很多東西來做比較,你就發現有意思了。

大家從小一定聽過一個詞,叫做定義,對嗎?我們從小學到大學,各門課程裡都會有一些名詞概念,對嗎?考試的時候都要考名詞解釋,讓你來背這個詞的定義是什麼。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1

什麼叫做定義?就是對一件事物,具體的也好,抽象的也好,給它一個确定的意思。也就是說,當我用這個詞表達之後,大家都能夠理解,中間沒有偏差、沒有誤解。

這就是科學的方法,用一些語言和文字來準确地表達某一個東西、某一個事物是什麼意思。對一個概念,用一段文字、一段語言來描述它的内涵

當内涵描述清楚的時候,我們對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就有了确定的理解,所以叫做定義。

比方說我是搞管理的,我要給管理給一個定義。當學生問,什麼是管理?我就用這麼一段話來解釋管理,這叫做定義。界定了這個概念的定義之後,大家對它就有了共同的認識。

比方說,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場景:你媽媽跟你說,給我拿個碗來。你會不會給他拿一個盤子?肯定不會,你拿的一定是碗。如果讓你拿一口鍋,你拿的就是鍋,不會是碗,也不會是盤子。為什麼?因為大家對碗、對盤子、對鍋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當大家對一個概念的内涵能夠沒有分歧地、沒有誤解地、沒有偏差地理解,那它就是一個定義,大家就很容易溝通,很容易協作。

就像剛才這個例子,父母說你去給我拿鍋,你就會拿鍋;你去給我拿碗,你就會拿碗;對不對?

有了基本的概念後,很多的概念加起來,就會構成一個更大的概念,在科學的理論裡就叫做範疇,英文叫category。

什麼是範疇?實際上是更大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裡包括了很多小的概念,一些子概念。

比方說,蘋果是一個概念,是某一種水果;梨是一個概念,也是某一種水果。我一說蘋果,你想到的是一種水果,我說西瓜,你想到的也是一種水果。大家都知道它指的是什麼,這個概念内涵很清晰。

那麼把蘋果、梨、西瓜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它會有一個更大的概念,就是“水果”。

剛才我們說水果的時候,水果這個概念裡已經包括了蘋果、梨、西瓜、猕猴桃、火龍果,等等,水果就是一個大的概念,這個概念就可以叫做範疇。蘋果、梨、西瓜都屬于水果的範疇,但饅頭、包子、花卷就不屬于水果的範疇了。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2

若幹個範疇之間的關系,提升一步就會構成一個理論。所謂一個科學的理論,就是在講幾個範疇之間的關系。

這幾個範疇之間有某一種關系,這種關系我們用一個表達式,或者是用數學公式的形式表達出來,或者用一種文字的描述把它表達出來。經過了檢驗,它就成為一個科學的理論。

所以,理論是由範疇構成的,範疇又是由概念構成的。構建和表達科學理論的前提,是對一些基礎性的概念給出定義,明确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你在家裡做飯,你形成了一個理論:包子要放在碗裡,面條要放在盤子裡。假定這叫做一個理論,這裡就有了一些基礎性的概念:面條、包子、盤子、碗。

你先要界定:什麼樣的食物叫做面條,什麼樣的食物叫做包子,什麼樣的容器叫做碗,什麼樣的容器叫做盤子。要先給它下定義,這就是科學理論的構成。

佛為何說“不可說”?

可是在中國文化裡,有大量的經典都在告訴我們,有個東西不可說,或者沒法下定義。

比方說,《道德經》一開始說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道,說出來就不是道了。

佛說過這麼一句話:所謂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家所說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簡單地、很勉強地說就是智慧,或者說是大智慧。

但為什麼用它的原音,叫做般若(念bo re)?用原音,就是因為用“智慧”或者“大智慧”,都很難表達“般若”這個詞原來的意思,所以古人翻譯經典的時候就尊重它的原意,不把它翻譯過來,就用原來的音。

大家去看《金剛經》,有大量這樣的句式:佛說什麼什麼,即非什麼什麼,是名什麼什麼。

什麼意思?這個東西不是這個東西,但是叫做這個東西,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來來回回反反複複地說,大家覺得很繞口。為什麼要這樣講?

其實很簡單,這就是在表達我們前面所說的隐性知識。傳統文化裡大量的表達,其實都是關于隐性知識。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3

因為隐性知識很難表達,很難用語言文字準确地表達出來。一旦你用某種确定的語言文字表達之後,你會發現表達不準确;但是要形容它,又不得不表達。

所以在傳統文化裡,不管是道家佛家,都反複地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先用某一個名詞概念來代表某一種東西、某一個事物,但又很快把它否定掉。就像是“道可道,非常道”,“佛說什麼什麼、即非什麼什麼、是名什麼什麼”,都是這個意思,其實都是在說,用語言和文字很難表達這個意思。

聯想到我們上次講的辣木籽這個例子,大家想想看,上次我向大家描述它的味道,用甜、酸、苦、澀、腥來描述,這個概念是不是準确?

甜有很多種甜,苦有很多種苦,酸有很多種酸,用這些東西來表達辣木籽這種複雜的味道,就是不準确的。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4

就像我在買這東西之前問我那個朋友,這東西啥味道,他臉上呈現那種複雜的表情。我吃過之後就能理解他為啥表情很複雜。因為他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說不出來。

所以他最後憋了半天隻能告訴我,這東西會改變你的味覺,搞得我更加一頭霧水。什麼意思?到底啥味道?他沒法說清楚。吃了之後我也知道,我也很難說得清楚。

但是我給大家講課,那我還得跟大家描述一下,就隻好說:有酸味、有苦味、有辣味、有澀味;甜得像什麼一樣,苦得像什麼一樣,對不對?這樣表達得準确嗎?肯定不準确,肯定不是它原來的味道。

你聽了這些東西之後,我相信你不但不知道它是啥味道,可能腦袋裡更迷惑了。比方說,一般我們的經驗裡,甜和苦怎麼會在同一個食物裡出現呢?要麼甜要麼苦,但這個東西居然又甜又苦。

所以,套用傳統文化裡經常出現的句式,我可以說:賈老師所說辣木籽之甜,即非甜,是名甜;賈老師所說辣木籽之苦,即非苦,是名苦。

啥意思?賈老師所講的辣木籽的甜味,就不是我們平時說的甜味;但是為了表達,隻能把它叫做甜味。這就已經表達得相對準确了。

我既告訴你它是甜的味道,但這個表達又不是那麼準确,很難用甜來完整全面地表達辣木籽的味道;所以又要告訴你說,它不是你所理解的甜,隻能把它叫做甜而已。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5

如果沒有嘗過,你連糖是哪種甜也不知道

如果說《道德經》是道家的精髓,《金剛經》是佛家的精髓,那麼它裡邊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的東西是什麼?屬于什麼知識?顯然,它屬于隐性知識。

大家理解了隐性知識之後,你就能夠瞬間理解,《道德經》、《金剛經》為什麼要這麼表達,你也就能夠知道,國學的精髓、核心的東西是什麼。

這種知識本來是很難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但不得已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時候,隻好就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來告訴你:它是隐性知識,你不要掉在文字裡簡單地望文生義。

你看,隐性知識很難表達吧?我又用了一講的時間來跟大家表達,但是我覺得還是表達得不夠準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明白?

現量與比量

現在我們知道了顯性知識和隐性知識這兩個概念,就可以很準确地判斷,道家所說的“道”、佛家所說的“般若”等類似這樣的表達,都是在表達一個隐性知識的概念。

正因為它是隐性知識,所以很難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但是要把它記錄下來告訴後人,又不得不使用語言和文字。

如果你能在現場聽老子講“道”,或者你能在現場聽釋迦牟尼講“般若”,佛家所說的這種大智慧,他們也隻能用當時的語言,而語言又是有局限性的。

實際上在佛家,它用另外兩個詞已經表達了這個意思。在佛家的因明學裡——因明學很少有人知道,可能大家聽都沒聽說過,因為很多人把佛家思想當成了佛教、當成了宗教,所以都不會去研究。其實因明學就是佛家的邏輯學,是非常高深的邏輯學,是佛家的一門學問。

在因明學裡面有兩個詞,一個叫做“現量”,一個叫做“比量”。

什麼叫做現量?就是你親身體驗到的那樣一種狀況。好比我前面跟大家講的那個辣木籽的味道,你吃到它了,這就是現量,你親身體驗到了辣木籽的味道。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6

什麼叫做比量?比量就是你要向别人來表達這個辣木籽是什麼樣的味道。你其實很難表達,在對方沒有嘗到這個味道之前,你是沒辦法表達的。

那怎麼辦?你就要用各種方法,用語言、用文字、用比喻來讓别人明白。你看我在表達辣木籽味道的時候就用了很多比喻,比如說它有點甜,甜的像冰糖一樣,它有點酸,酸的像檸檬一樣,類似這樣的就叫做比量。

那麼我們用顯性知識、隐性知識來看,佛家所說的“現量”形容的實際上就是隐性知識。

你必須體驗,體驗到之後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什麼樣的味道、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感受,這就是現量。

但是這樣獲得的知識是隐性的,它很難表達,當不得不表達時就會産生比量,就是用文字語言描述的方法、用比喻的方法,來把它描述出來、講述出來,或者把它記錄下來,這就形成了顯性知識。

所以,佛家很早就已經告訴我們,有很多東西是現量的,有很多東西是比量的。而佛家所倡導的、真正要學習的知識,不是比量而是現量,也就是說你必須要知道那樣一種真實的體驗是什麼樣的。

三、如何學習國學經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嗎?

有了這個理解,我們再來思考,傳統文化的經典是怎麼來的?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佛家的經典是怎麼來的?

孔子在世的時候,他發表過幾篇學術論文?他出版過幾本學術著作?一篇都沒有!一本都沒有!是不是?《論語》是孔子去世以後,弟子們根據他講課的記錄,根據他的言行、對學生的指導而編纂出來的。

《道德經》是老子存世的唯一著作,如果按字數算的話,隻有5000多字,也就相當于我們現在一篇本科畢業論文的字數。按字數的标準,還不能算著作,隻能算學術論文。

這篇論文是怎麼出來的?是老子主動說:我要把一輩子的學問寫下來留給大家?不是這樣的。

《道德經》是他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逼無奈才寫出來的。老子退休了想去隐居,路過函谷關的時候,被官守尹喜擋下來,說你得給我寫點東西,把你的學問留下來。老子不得已,為了換一紙通關文牒才寫了《道德經》。用我們現在的話講,《道德經》是當時一個公務員以權謀私,逼迫老子寫下來的東西。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7

那老子為啥不主動寫呢?恐怕不是因為老子比較懶吧?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大家懂了隐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就應該明白,因為隐性知識沒法寫,寫下來就可能不準确。

真正的隐性知識很難通過語言文字來傳播,必須面對面來給你傳授,而且你還不見得能懂。

所以為什麼孔子、老子,我們古代的這些聖人,都述而不作,都不在意著書立說,他更強調的是學生面對面地跟他來學習。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8

大家再想想看,佛祖成佛前讀過幾本書?是看過哪本書而使得他成佛了?他是不是拿着一本書叫做《成佛手冊》、《成佛指南》或者《成佛攻略》,然後照着那本書,照方抓藥,照着流程來操作,最後就成佛了?恐怕不是吧?

佛經是怎麼來的?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後給學生講經說法,那個時候沒有文字記載,就是他給學生講課,來解答學生的問題,面對面地跟學生讨論,傳授他所看到的東西、他的體驗,這種現量的體驗。最後在釋迦牟尼去世以後,學生把他上課時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就有了現在的佛經。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聖賢留下的經典,實際上都是比量,都是顯性知識,隻要寫下來的都已經形成了顯性知識。我們去讀誦經典,我們試圖去理解這些經典,也都是在學習顯性知識。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9

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孔子也好、老子也罷,還是釋迦牟尼,他們想表達的真實意思,是不是就是現在經典上的、文字上的意思呢?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

上次舉的辣木籽味道的例子,我那麼費勁地想跟大家表達,我覺得還是沒辦法表達清楚。而且我也相信,大家聽我那麼費勁地表達一番,如果你沒有吃過這個東西,你仍然無法想象它是一個什麼味道。

那麼我們再想想,這些古聖先賢,他們所要表達的這種隐性知識,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閱讀現在的經典就可以得到?大家想想這個問題。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10

我們都知道一句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個前提假設是不是真的成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書讀百遍,甚至讀得越多越好,讀得多了,你自然就會明白它什麼意思。

如果書裡記錄的是顯性知識,不用讀百遍,一遍就懂了,比如電腦的操作說明書。可是,如果書裡記錄的是隐性知識呢?

讓一個小學生讀一篇博士論文,讀一百遍、讀一千遍或者讀一萬遍,是不是他讀得多了自然就懂?恐怕他讀到一萬遍的時候,也許懂了,但不一定是他讀書讀懂了,可能他讀一萬遍就花了十年,那個時候他長大了,有些東西就自然懂了。

大家再想想看,小孩子問一些問題的時候,我們大人怎麼跟他解釋?很難解釋得清楚,對不對?因為他的心智沒有成長到可以理解這件事情的程度。

我們隻能給他講一個很簡單的理由,他當時就認為懂了:哦,原來是這樣。但是等到他長大之後,他的理解能力增強了才能夠真正理解,原來我問的那個問題是多麼的幼稚,原來它的答案不是我小時候想象的那樣。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個樣子?

如何學好國學精髓(如何學習國學經典)11

所以,回到一開始提出來的問題:我們是不是通過讀書,就可以完全理解古人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讀書就是唯一的方式?

如果大家真正地懂了前面我講的顯性知識和隐性知識,也能夠理解我們經典中所記載的東西,“道”也好、“般若”也好,這些詞的意思其實都屬于隐性知識的話;

大家就會知道,僅僅靠讀書是沒有辦法完全、準确地理解和把握這些知識的。傳統文化的書讀百遍,其義不一定自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