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舞台上,華少以47秒350字的驚人語速,濃縮了原本兩分半的廣告口播,帶給觀衆自帶三倍速的興奮感。
正如華少自己所說:“按照現在的話說,當年也是流量很行的人。”
多年綜藝主持經驗,因為遇上了藍台最具影響力的節目《中國好聲音》,讓他一夜間迎來事業巅峰。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華少除了在主持事業上春風得意,自從“醬油帝”榮升“中國好舌頭”之後,他還應邀主演了大熒幕處女作,就連宣傳語中也不忘拿自己的口才帶話題。
更值得一提的是,爆紅後的華少一躍上了14年的央視春晚,短短半年,華少就憑現場極速口播逆襲成一線大火的主持。
然而近年來,華少的口碑卻急轉而下,從冒犯陳道明,惹怒張家輝,最後連資本大鳄馬雲都敢調戲...
華少在節目中的數次翻車,終歸讓他為當年的暴發戶心态買單,從“中國好舌頭”又淪為從前的“醬油帝”,華少究竟是如何走上窮途末路這般結局的呢?
華少出生于1981年的杭州,那時的他用的還是本名胡喬華,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的他,年幼還因為三歲才學說話,被奶奶懷疑是個啞巴。
總之家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個比同齡孩子成長慢半拍的人,日後會在主持界大放異彩。
上中學時,由于家庭變故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随父親生活的那些年,缺乏母愛的胡喬華變得愈發内向,不善于交流的同時,上帝卻為他開了一扇語言天賦的窗。
高中那年,胡喬華就以一篇獲獎作文頭一次站在了校園舞台上,在衆多學子和老師們面前朗讀,胡喬華的語言天賦便在當時顯露,後被安排到了廣播站擔任校廣播站的小主持。
那兩年的主持曆練,不僅讓他壯了膽,還堅持了日後要走藝術這條路。
臨近高三畢業,表演欲旺盛的他本打算考上戲,沒想到最後落敗,收到的是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藝術分校的錄取通知書。
雖天不遂人願,但他未來的事業之路證明了胡喬華的确不是演員料,主持行業對他來說卻是不二之選。
胡喬華在主持方面有着難以想象的潛力,而這也并非空穴來風,初入大學校園,他便在杭州經濟之聲電台,組織的主持人選拔大賽中,一舉進入前十,獲得了到電視台做嘉賓主持的機會。
隔年就進入到了杭州經濟廣播電台,擔任戶外娛樂節目的主持人,那年的胡喬華年僅20歲,後生可畏的時期。
因為心中有理想,胡喬華在初入社會有了第一個主持身份,便因迷戀劉德華電影,《孤男寡女》裡坐擁金錢地位的“華少”,而為自己更名為“華少”。
那時的胡喬華還是個非常勵志的少年,為了把握住這個主持事業半工半讀,從學校到工作地每天往返四個小時,為了節約時間,晚飯時常選擇便宜又省事的蛋炒飯。
就這樣的日子,胡喬華足足持續了兩年,也正是這份上進心,讓他不負所望的受到電視台留用,這也為他日後的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也是在大學期間,胡喬華的勵志光芒引起了一位大學女同學的注意,二人兩情相悅,畢業後兩人一個在台前一個在幕後,分工明确且默契。
而這個陪胡喬華從寂寂無名到功成名就的女人,也就是與之相伴至今的妻子,秦利鴿。
2004年,愛情穩固的胡喬華,在浙江電視台任職多年,由他主持的節目《交通快活人》等其他節目,屢次受到嘉獎。
他的藝名“華少”也因此被不少人熟知,在當地電視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主持。
不過這些成就遠不能滿足華少對事業的極緻追求,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平台,他不惜割舍了自己工作了7年的電台直播室,進軍到了電視圈。
放棄一個熟悉的環境,投身進入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這對華少來說無疑是個挑戰,但耐不住當時的年輕氣盛,他還是決定為自己的前程賭一把。
他拿出兩年時間來賭自己的前程,一邊加入了浙江衛視,一邊兼職原來的工作,女友也非常善解人意,在背後全力支持。
頭一年的試水,主持的《小洋人妙戀男生女生》節目收視的各方面效果慘淡,觀衆對這個新面孔提出質疑:表情呆滞,語速過快,形象更是一言難盡...
整整一年半時間,華少都在與新環境裡的各種壓力做對抗,不過好在他有堅持到底的決心,才有了後來苦盡甘來的成就。
2007年,華少遇到了《我愛記歌詞》,在此之前有過6年多在音樂領域上,集故事、選歌、音樂編輯等方面都有一定心得的他,深知這是唯一能讓自己翻身的好時機。
在起初節目組都不看好的前提下,華少開始獨自攬活,借着自己前幾年的資源,為節目前前後後跑宣傳,最終節目組過意不去,顯然不用他很難收場。
事實證明,華少的确很有潛質也非常有眼光,在《我愛記歌詞》中華少搭檔朱丹主持這檔節目開始,他熟谙老歌的優勢逐漸讓大家發現了他身上的優點。
随着這檔節目收視一路看漲,華少和朱丹也憑此成為了藍台的“一哥一姐”。
但就在兩人默契搭檔了5、6年之後事業漸入佳境,華少的知名度也帶動了後來《愛唱才會赢》《中國夢想秀》等節目收視。
面對工作量的陡然增加,一直在追夢路上的華少樂此不疲,但搭檔朱丹卻扛不住事業壓力,在巅峰之際選擇離職黯然退場。
于是,藍台娛樂節目的大旗便由華少一人撐起。
當時的華少恰好在而立之年,事業小有成就的同時,還早早地步入了婚姻。
2012年《中國好聲音》節目的開播,華少憑借用47秒念完長達350字的廣告詞而走紅網絡,而在此之前,華少在節目中由于露臉機會少之又少,而被外界視為存在感不強的“醬油帝”。
而促使他成名的不過是個無意之舉,原來在節目錄制之前,華少就一直在為這段廣告詞犯難,照正常語速來念總會超出規定時間,而且又不能随意删改。
為此華少不得不提速,沒想到他的瘋狂語速成為了觀衆的焦點,連帶着廣告商也被帶火,他“中國好舌頭”稱号也因此而來。
華少純純地用他的實打實的業務能力徹底爆紅,且随着《中國好聲音》的巡演從亞洲走到北美,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幾乎都聽過華少現場表演口播。
也是在這一年,“醬油帝”迎來了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折史,功成名就讓華少第一次有了暴發戶心态,将自己視為年少時向往金錢地位的江湖“華少”。
心态的轉變,也讓他之後的故事逐漸偏離軌道,甚至遠比想象的情形更加惡劣。
爆紅的第一年,華少還在為自己随随便便一句廣告,就能受萬人吹捧而沾沾自喜,走到哪都有觀衆期待他念廣告,這似乎成了他象征性表演。
然而僅僅一年時間,華少就感覺到了厭煩,在工作質量和自身商業價值的提升同時,他已經不滿足于僅做主持。
前期基礎的穩紮穩打,讓他在2013年起開始獨立制作節目,在擔任主持的同時轉型幕後制作人。
他自掏百萬制作的《王牌碟中諜》《華少愛讀書》等節目,都沒能成為風口,最後也隻推出過一季。
也是這一年,風頭正茂的華少一改從前的謙遜勵志,在金錢和地位的烘托下開始了接二連三的作死風波。
那年趁着熱度打造的訪談節目《大牌駕到》,華少在加盟主持之後,便以明星隐私的刨根問底為話題熱點。
也不知是否是節目組的刻意安排,還是華少紅了就飄。
在其中一期節目中,華少的言詞咄咄逼人,句句都透露着冒犯,讓作為嘉賓的影帝張家輝當場露黑臉。
華少的無腦提問,從金錢觀念到長遠的兒女婚戀問題,那句大明星都該住豪宅的觀念,更讓張家輝當場回怼:毫無分寸。
而其中更讓人憤恨地,是在節目錄制過程中,華少“反客為主”刻意的炫富讓作為嘉賓的張家輝感到無奈。
沒有當衆翻臉算是為他保留了一絲顔面,然而華少卻絲毫沒有在意對方的感受,繼續我行我素,走着自認為的犀利直白路線。
殊不知這隻是葬送自己前程的開始,緊接着,同樣被他無腦追問的還有當時大火的唐嫣、楊幂等多位明星。
盡管華少在這檔節目中的表現,在當時并未激起太大的關注,但卻讓他日後的主持生涯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2014年,華少的熱度還在持續,并在溫哥華主持的一場大型演唱會中,台下依舊難擋華人觀衆對他傳來潮水般的呼聲“念廣告!”
華少内心已毫無波瀾,但還是要迎合觀衆口味,甚至抱着一絲榮幸去展示這乏味的表演。
也是這一年,華少在主持勵志節目《中國好舞蹈》時,試圖用選手的悲痛過往來為節目吸睛,被金星當衆批判。
節目中,一位身殘志堅的女選手一舞獲贊,在場人人都在為女選手的勵志人生感到振奮時,華少卻畫風急轉地發問選手:
“這兩年要從一個一級癱瘓,請注意這個詞一級癱瘓,到我們看到的奇迹,你經曆了什麼?”
突然的煽情,不僅讓選手重新回憶起那段艱難歲月,也讓金星一眼看清了華少的用意,當即打斷了華少,直言:
“我不喜歡咱們中國電視節目裡,拿别人傷疤揭來揭去,摁來摁去,消費别人的苦難,這是中國電視最大的弱點。”
突如其來的批判,也是華少爆紅以來第一次始料未及的事,不過即便如此,華少依舊沒有吸取教訓,反而将低情商發揮到了令人尴尬的境地。
那年微博之夜的大型晚會上,張一山上台互動的環節中,華少作為主持人讓其對台下馬雲比個心,同時還不忘逞口舌之快,直言馬雲和張一山的動作根本來自于不同的物種。
或許當時的華少隻認為自己的玩笑話無傷大雅,但沒想到晚會結束,華少在會場上的表現無不讓人厭惡了他思想上的低俗。
關于他的負面評論也開始不胫而走,一時間大家對華少的主持功底産生了懷疑,但真正讓他觀衆緣盡的,還是那場轟動性的“高以翔事件”。
2019年,高以翔在浙江衛視打造的《追我吧》節目錄制現場,不幸意外猝死。
而在此前,這檔節目的難度和強度就一度引起網友們的讨論,運動量和難度都是超高的水平,且節目還經常在夜間錄制,讓不少藝人不堪重負。
而據說高以翔生前仍在一條長兩公裡的跑道上全力奔跑,素人參演者在後追趕。
後聽聞他說了一句“我不行了”,便突然倒地暈厥。
沒多久便傳出了高以翔意外死亡的消息,但據當時網傳視頻曝光來看,高以翔在體力透支倒地後,身邊工作人員卻沒意識到嘉賓的身體異樣。
而作為主持的華少,依然在場外解說:“高以翔已經到達了極限”。
節目組工作人員以及在場主持人,表現出對嘉賓體能透支的漠視,或多或少的導緻了悲劇的發生。
高以翔的離世引發了無數網友的激烈讨論,藍台作為節目制作方一時間成為了衆矢之的,而華少也因當時的錯誤預判,而慘遭網暴。
除了鋪天蓋地的謾罵,華少甚至還在此後數次收到來路不明的恐吓包裹,華少的事業也因此受到重創,一度被傳出離開藍台,另謀高就的傳聞。
負面消息的爆發,幾乎讓華少人緣盡失,從前的低情商,高調炫富等負面一擁而上的将他包圍,直到他親自辟謠不會離開老東家,彙集在他身上的怨氣更加難消。
而他也在事件發生後表示,将帶着愧疚和感恩繼續前行,由于事件的影響讓華少開始專心轉作幕後,從台前轉到幕後,華少幹脆放棄了身材管理。
但随着應酬增多,加之人到中年,身體自然亮起紅燈。
再次映入觀衆眼簾,華少已經從當初的看得過眼的知名主持,變成了下巴和脖子一樣粗的“肥仔華”。
在觀衆面前敗盡了人緣的華少,已然沒有了當初的風光,出現在台前的幾率也越來越低,似乎倒退到了從前的“醬油帝”形象。
唯一一次影響力再現,還是因為網絡直播帶貨,銷售額成績突破1.7億,讓他重新走進觀衆視野。
不過網絡記憶的深刻,始終有不少網友對華少當時的不作為此耿耿于懷,依舊将所有輿論矛頭對準了他。
不過華少似乎不受此影響,盡管口碑和路人緣直線下降,也依然難擋他追求事業的腳步。
本以為他會在這幾年的大起大落中有所感悟,或重獲新身份回歸,唯獨沒想到他會以一線記者的身份,再次引起關注。
就在外界對他的行為感到好奇時,網絡上卻出現了自稱專業媒體人對此發聲,表示華少這次“客串”一線記者,顯然是為了拿中國新聞獎或其他獎項,從而為自己評職稱添磚加瓦。
顯然如今外界對他動向的不再看好,所謂江郎才盡也不過如此,華少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親手将自己推上了窮途末路的境地。
且不說作為公衆人物需要謹言慎行,作為主持人的華少更應該明白這一點,一旦失了分寸感那便是行業大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