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跟朋友聊天我隻猜中了開頭,令我猝不及防的是壓根沒猜着是這樣的結局。
朋友樓上的那家公司退租了,清理一些辦公用具和電腦。我朋友就撿了個漏,隻花了¥150元搬回了一台iMac 21.5英寸2011款的蘋果一體機,可惜了我沒趕上這個機會撿不到漏了。
展示
這台iMac蘋果一體機在外觀上沒有明顯的瑕疵,沒有明顯磕碰變形和維修過的痕迹,一切都是當初那家公司采購回來用到現在。
唯一的“瑕疵”就是外觀上有明顯使用很久,存在使用的痕迹和附着在iMac上的污漬。
這也是最後一款iMac的屏幕拆卸是可以用吸盤取下的機型了,屏幕組件内置了磁鐵依靠磁性吸附固定的。
iMac一體機的背面有一條凹槽,這個是散熱的出風口。
蘋果的logo,隻花了¥150元回收的iMac是真的超值。
iMac 21.5英寸2011款那一長條凹槽的是吸入式DVD光驅,支持刻錄8X DVD,小的那一條凹槽的是SD讀卡器。
iMac機身的鋁合金邊框有一些劃痕看在回收¥150元的價格份上可以接受了。
iMac 21.5英寸2011款的蘋果一體機背面的I/O區域接口分布:千兆網口×1,10Gbps雷電接口×1,FireWire 800(IEEE1394)火線接口×1,USB 2.0×4,音頻輸入×1和音頻輸出(耳機)接口×1。
電源開關。
iMac 21.5英寸2011款型号:A1311。
蘋果一體機的下端有3顆螺絲的可拆卸金屬擋闆,這裡是插内存條的位置。
拆下來看了一下除了是有長時間使用後産生的灰塵,4根内存插槽就隻使用了2條4GB内存組雙通道(共計8GB内存)。
macOS 10.13.6
iMac(21.5-inch,Mid 2011),處理器是Intel Core i5 2400S,8GB(4GB×2) 1333MHz DDR3内存,顯卡是AMD Radeon HD 6750M 512MB,目前系統最高支持:macOS High Sierra(10.13.6)。
屏幕是21.5英寸,分辨率:1080P(1920×1080),顯卡是AMD Radeon HD 6750M 512MB。
内存條原配隻有8GB,也就是2根4GB内存。好在iMac 2011款帶有4根内存插槽,單根最高支持8GB内存(最高支持32GB内存)。
回收的iMac硬盤已經快用滿了,查詢過是500GB 7200rpm(轉)的3.5英寸機械硬盤。
iMac硬件概覽
FireWire 800接口,最高傳輸速度:最大800Mb/秒。
Intel 6系列芯片組,DVD光驅的SATA接口是1.5Gbps傳輸速率,接在SATA 2(3Gbps)接口上完全夠用了。
Intel 6系列芯片組,3.5英寸500GB機械硬盤的SATA接口是3Gbps傳輸速率,接在SATA 3(6Gbps)接口上也完全夠用了。
可惜了Intel 6系列芯片組隻提供了4個USB 2.0接口,沒有USB 3.0接口太可惜了。
藍牙2.1版本。
顯卡:AMD Radeon HD 6750M,PCIe帶寬:x16,VRAM(顯存):512MB,顯示器類型:LCD,分辨率:1920×1080分辨率,24位彩色。
雷電1代的接口,傳輸速度:最大10Gb/秒 ×2。
Wi-Fi無線網卡僅支持WiFi 4(802.11n),好在是支持5GHz頻段的。
我幫朋友重裝了macOS High Sierra(10.13.6)系統,500GB又“滿血複活”了。
系統偏好設置
啟動器,蘋果自帶的應用程序
其他,大部分都是跟系統設置相關的應用程序。
日曆,沒想到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我朋友用¥150元回收到了一台成色不錯的iMac 21.5英寸2011款蘋果一體機。
8GB内存開機的使用情況。
接下來幫我朋友做雙系統,利用啟動轉換助理(BootCamp)安裝Windows 7系統(當然安裝Windows 8系統也沒問題),下載所需Windows支持軟件的驅動程序。
Windows 7
安裝的Windows 7 Pro專業版,已經激活正版的授權副本了,用了之前集團公司當年購買的Windows 7 Pro系統的批量授權許可。
太久沒有體驗過Windows計算機評分了,果然性能測試下來機械硬盤的得分最低隻有5.9分。
安裝了BootCamp後已經在Windows 7 Pro系統下完美支持iMac 2011款的硬件驅動了。
這也是iMac 2011款最高版本的BootCamp,版本号:5.1。
識别出來的AIDA64 CPUID,可以看到Intel Core i5-2400S四核處理器,CPU架構:Sandy Bridge-DT,工藝制程:32nm。
這款蘋果定制的i5四核處理器是65W的省電版。
SK hynix(SK海力士),4GB 1333MHz(667MHz)内存,1.5V電壓。
北橋芯片,支持内存類型:DDR3-1066,DDR3-1333,支持最大内存總數:32GB,工藝技術:32nm,支持VT-d。
南橋芯片,工藝技術:65nm,TDP:6.1W,PCI Express控制器:PCIE 2.0 x1有3個,PCIE 2.0 x4有1個。
PCIE 2.0 x16:AMD Radeon HD 6750M(Apple),工藝技術:40nm,顯存大小:512MB,480 EU單元,顯存類型:GDDR5,總線帶寬:128bit,帶寬:49.6GB/s,架構:ATI Terascale 2(VLIW5),6組計算單元(CU)。
Atheros AR938x無線網卡,Broadcom千兆有線網卡。
500GB機械硬盤型号:ST3500428AS,設備接口:SATA 2(3Gbps),盤片轉數:7200 RPM。
Intel Core i5-2400S,代号:Sandy Bridge,TDP:65W,工藝:32nm,四核四線程(4C4T)。
三級緩存6MB。
蘋果定制的Intel 6系列Z68芯片組。
類型:DDR3,通道數:雙通道,大小:8GB。
DDR3内存,模塊大小:4GB,制造商:SK Hynix,主闆最高支持DDR3 1333MHz。
顯卡:AMD Radeon HD 6750M(Apple)。
AMD Radeon HD 6750M(Apple),GPU:Whistler,工藝技術:40nm,總線接口:PCIe x16 2.0,着色器:480單元,顯存類型:GDDR5,總線帶寬:128bit,顯存大小:512MB,顯存帶寬:50.8GB/s,支持OpenGL 4.2技術。
3.5英寸機械硬盤:ST3500418AS 500GB,轉速:7200 RPM,接口:SATA 3。
TxBENCH測試的寫入速度:125.665 MB/s,讀取速度:129.102 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的寫入速度:125.41 MB/s,讀取速度:127.53 MB/s。
安兔兔SSD測試的寫入速度:112.97 MB/s,讀取速度:119.84 MB/s。
魯大師經典版識别的iMac 2011款的硬件信息。
魯大師經典版的電腦綜合性能得分:5977分,擊敗了全國20%的用戶。
魯大師2020年新版識别的iMac 2011款的硬件信息。
魯大師2020年新版的電腦綜合性能得分:211322分,擊敗了全國10%的用戶。
小結朋友對這台花了¥150元回收的iMac 21.5英寸2011款的蘋果一體機非常的滿意,隻花了這麼點錢就可以體驗到白蘋果的魅力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就看後續朋友要不要升級改造一下了,可以考慮把CPU從i5-2400S換成i7-2600S,内存插滿4根單條8GB内存條總共就有32GB内存了,再把吸入式的DVD光驅改造換成光驅支架托盤加個SSD就更好了,原配的500GB機械硬盤可以繼續保留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