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宣稱打造物流生态版圖的企業很多,但擁有得天獨厚優勢的企業卻屈指可數。
阿裡和普洛斯都算是少數優勢者。前者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幾乎可以連接所有細分領域的物流企業。後者是全球最頂尖的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幾乎服務國内外所有大型物流企業。
馬雲今年4月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提出未來要投入上千億建設國家智慧物流骨幹網絡,普洛斯的聯合創始人兼CEO梅志明在普洛斯私有化成功後,同樣搖起了打造物流生态版圖的大旗。
當然,阿裡和普洛斯都不是今年才提出要打造智慧物流生态版圖,早在5年前,阿裡就已經決定建設國家物流骨幹網,因此成立了菜鳥網絡。
而梅志明8年前開始,或許在參與一些投資機構工作投物流企業時,已有類似想法了。此後,普洛斯也成立了自己的基金管理平台,在全世界範圍内投資物流企業。
管理資産超過500億美元2011年,普洛斯開始設立物流基金,第一個基金管理平台設在日本,随後幾年,在中國、美國、巴西、歐洲等地也相繼成立數隻基金,截止2018年9月,普洛斯全球管理的基金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截止9月,普洛斯管理資産總額。來源:普洛斯官網)
今年5月,普洛斯設立隐山現代物流服務基金,專注于投資物流生态領域,本期目标總額為100億元,是目前國内首個物流生态領域投資的專項基金。
8月,普洛斯宣布成立總額40億美元的兩個歐洲基金。
緊接着,9月,普洛斯又宣布與新加坡主權财富基金GIC在中國聯合設立新基金。該基金總額20億美元,将用于在中國收購有穩定收益的物流資産。
截至目前,普洛斯管理的資産總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
為什麼在做物流基礎設施的同時,要做一個投資機構,梅志明是這麼解釋的: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物流基礎設施是一個非常重資産的産業,它需要大量資金。我們自己沒那麼多錢,所以我們成立基金管理平台。
做着做着,普洛斯就做到了超過500億美金的資産管理規模。
(注: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 資産管理規模) 數據來源:普洛斯官網)
3年投資30家物流企業普洛斯資本專注于物流地産和物流科技。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普洛斯3年之間在中國投資了30家物流和供應鍊企業。如果加上其全資設立的子公司,這個數字将達到36個。
普洛斯投資的細分領域比較廣泛,既有壹米滴答這樣的物流衆包平台,也有德邦這樣的高端零擔物流,還有G7這樣的物流科技。大體上涉及15個細分領域,如果将供應鍊細分,又可分為生鮮供應鍊和快消品供應鍊等。
在供應鍊、冷鍊和物流基礎設施領域投資的企業最多。
相比之下,阿裡在這幾個領域投資的企業要少的多。
阿裡在電商物流、生活物和綜合物流投資的較多,相比之下,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較少,但物流科技投資數量和普洛斯相當。
兩者投資的差異和它們公司的性質直接相關,普洛斯本身就是一個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它幾乎可以包容所有的物流細分領域,因此它投資的範圍相當廣泛。
但阿裡的主營業務是電商、金融、大文娛等生活服務領域,因此其綜合物流、生活物流領域一定會占相當大的比例。
戰略合作居多從投資入場時間來看,普洛斯并沒有特别明顯的偏好,但相較之下,戰略融資占比較大,占了24.4%。
這個比重比阿裡巴巴小的多,阿裡戰略融資占了30.2%,并購占比達到了18.6%。普洛斯在國内的并購案例較少。
出現這樣的差異在于雙方掌門人的理念不同。
阿裡巴巴CEO、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認為,對于重要的項目,需要打通阿裡與對方的血脈,因此選擇收購或者戰略投資。
但梅志明的想法不同,他認為,普洛斯和這些企業都要保持一個非常良好的合作關系,物流企業和電商平台都是他們的合作夥伴,是他們的客戶,他關心的是如何為這些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戰略控制。
當然,普洛斯也會戰略投資一些科技平台,G7是其中的典型。
G7是智慧物聯網公司,業務覆蓋全國及周邊亞洲國家。截止目前,G7平台上服務客戶數量超過5萬家,連接車輛總數超過70萬輛,客戶類型覆蓋快遞快運、電商、危化品運輸、冷鍊物流、汽車物流、大宗運輸、城市配送、貨主等物流全領域。
G7所構建的智能化物流車隊運輸管理體系已成為中國物流運輸領域上下遊協作的重要工具和基礎數據協議。
同屬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但服務于不同的節點,普洛斯和G7有天然的合作契機,雙方利用各自在産業和金融方面的優勢,能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智慧物聯網平台,助力産業升級和效率提升。
除了投資,普洛斯也會和行業有影響力的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今年2月,普洛斯與海航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宣布将聯合打造全球領先的現代物流生态鍊。
今年5月, 普洛斯與中遠海運港口、深圳一海通簽署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将在國内乃至全球範圍内圍繞物流基礎設施、供應鍊整體解決方案、資本合作等領域開展全面而廣泛的戰略合作。為全球客戶提供智慧物流的整體解決方案,并在資本層面開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開發公共供應鍊平台園區、為客戶提供供應鍊金融服務等。
新能源是又一個熱點除了私有化和成立物流基金,普洛斯在2018年的另一個大動作是新能源。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4月到6月,普洛斯投資設立的新能源企業就多達71家。其中絕大部分是全資子公司,少部分是和行業領先企業合資設立。
頻繁的動作顯示了普洛斯在新能源領域的決心。
普洛斯不但自己幹,也會拉上其他夥伴一起幹。
今年3月,普洛斯與博楓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各出資50%成立合資公司。此合資公司将專注于工商業客戶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内普洛斯位于中國的物流及工業基礎設施的屋頂上開發并運營30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
今年4月,普洛斯還和G7、蔚來資本達成合作,合資組建由G7控股的新技術公司,研發基于自動駕駛、新能源技術和物流大數據的新一代智能重型卡車。
同時,普洛斯投資的駒馬物流也在廣泛應用新能源汽車。
海外擴張勢頭正勁普洛斯天然的具有國際屬性,普洛斯是由不同國籍的創始人聯合創立,梅志明隻是其中一個聯合創始人。現在的高管團隊,也來自不同的國家,是一隻非常國際化的管理團隊。
普洛斯已經打入了全球經濟相對集中的區域。在中國、日本、印度、美國、歐洲、巴西都已經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日本、印度、巴西的市場份額已經占據第一,在美國屈居第二,最近剛剛進入歐洲市場。
截止今年9月,普洛斯在全球管理的面積已經達到6300萬㎡,覆蓋全球GDP73%/總人口51%的區域。
在歐洲市場,去年12月,普洛斯完成對歐洲著名的物流倉儲配送設施開發和運營商蓋世理(Gazeley)的收購。
同時還設立了兩隻歐洲基金:普洛斯歐洲穩定收益基金I(簡稱“GLP EIP I”)和普洛斯歐洲開發基金I(簡稱“GLP EDP I”),前者包括蓋世理在英國、德國、法國及荷蘭等主要歐洲市場已運營的物業組合,總規模達20億美元。後者是一支開發型基金,預計在完全杠杆化和投資後的規模将達20億美元。
在美國市場,今年4月,普洛斯斥資約84億美元收購了規模較小的美國競争對手DCT Industrial Trust,包括DCT債務在内。
在印度市場,今年9月,普洛斯與印度最大的工業地産公司IndoSpace達成合作合作,共同投資印度市場。IndoSpace是迄今為止印度最大的工業物流基礎設施投資與管理公司,資産總額約20億美元。此舉直接給普洛斯在印度帶來了90萬㎡的管理面積。
梅志明認為,在未來的10年、20年,對中國的企業都是一個難得一遇的機會,在大環境、大趨勢下,會出來很多機會。
普洛斯正好處在這個時代上,踩準這個節點,它或将加快全球擴張的步伐。
同時,普洛斯和阿裡巴巴在全球擴張也有廣泛的合作空間,阿裡有運輸标的,而普洛斯有倉儲和運輸工具。在過去的十幾年,普洛斯和阿裡已經有相當多的合作案例。在未來,雙方或許也會在全球物流網絡的建設過程中開展深入合作。
(掌鍊傳媒記者 崔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