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罹患腎病的病友詢問
是否可以在飲食中多補點蛋白
來治療“低白蛋白血症”
今天,我們簡單聊一聊這個話題
低白蛋白血症一般指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病因常歸結為以下兩類
病因一:合成減少,包括營養不良(攝入減少)或吸收不良(胃腸道疾病)等,比較常見的是肝髒疾病(如肝硬化)等導緻的白蛋白合成障礙。通過飲食補充蛋白質僅在營養不良導緻的低蛋白血症有效。
病因二:排出過多,可由腎髒(如腎病綜合征)、腸道(如嚴重的胃腸黏膜潰瘍)、皮膚(如燒傷導緻的滲出性皮炎等)排出過多蛋白,如病變不累及消化道,除腎病外,一般提倡高蛋白飲食。
有朋友或許會疑問,為什麼說
腎病不能大量攝入蛋白質
人體的腎髒由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腎血管及神經内分泌系統共同構成,可以精确的排出代謝廢物(如肌酐、尿酸、尿素氮等),而把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氨基酸、電解質等)留在體内。
當腎髒濾過功能受損時,常導緻身體内“有用”營養物質與“無用”代謝廢物一并排出,表現為糖尿、蛋白尿、氨基酸尿等病态尿液狀态。
大量蛋白尿經腎髒漏出為腎病綜合征,提示每天經腎髒排出至少3.5克白蛋白,其病因往往與未有效控制的糖尿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密切相關。
我們稱為“糖尿病腎病”或“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病”。其他一些找不到病因的“腎病綜合征”根據病理結果診斷為“膜性腎病”、“微小病變性腎病”、 “IgA腎病”等。
腎病導緻的蛋白尿我們一般不提倡高蛋白飲食,原因有二:
(1)腎病綜合征時往往腸道水腫,高蛋白飲食攝入常緻胃腸功能不良,嚴重時會引起腸梗阻等并發症。
(2)即便從血液中輸注白蛋白後,也很快從腎小球濾過而堵塞于腎小管,反而加重腎髒損傷。
腎病導緻的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
(1)水腫:眼睑及雙下肢水腫是腎病綜合征最常見的就診原因。
(2)尿中泡沫增多,且泡沫長時間難以消散。
(3)深靜脈血栓導緻的肢體疼痛發绀。
(4)血壓升高、尿量減少、血脂異常等。
罹患腎病綜合征時首先是避免過勞,按每公斤體重攝入0.8-1克優質動物蛋白;其次是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藥物,避免血栓形成;然後使用降脂藥調控血脂。
當然,最關鍵的是病因治療。如治療乙肝、糖尿病,或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等。
嚴格執行醫囑,不亂吃補品,亂用“補藥”,大多數腎病綜合征可以獲得緩解,恢複正常生活并避免尿毒症的發生。
下課~
本文指導專家
内科 蘇甯 副主任
内科副主任,教學主任,血液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臨床技能中心主任
學術任職:
中山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 臨床副主任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 常委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臨床規範化培訓與管理專業委員會 委員
學術專長:
擅長急慢性腎功能衰竭、IgA腎病、狼瘡腎炎、糖尿病腎病、乙肝病毒相關腎損傷等疾病診治。擅長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通路構建及慢病管理;掌握動靜脈内瘘、人造血管、長期血透導管相關并發症的診治;掌握腹膜透析置管手術及腹膜炎等并發症的診治。目前研究方向為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傷的診治及胃腸道淋巴瘤綜合診治,在血液系統疾病與泌尿系統疾病協同處理方面有較多經驗。
出診時間:
雅和門診周二上午
責任編輯:張源泉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
審定發布:李漢榮、朱昌平
内容來源:中山六院
圖/圖蝸創意、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清風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