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4:46:56

龍海石碼,九龍江上最重要的水陸商貿中心口岸之一,盡管其舊城區為龍海市境内規模最大、完整度最高的明清古城,但是她作為縣城的曆史卻僅有六十年。在古城的北、南端,至今仍有“上車站”和“下車站”各自承擔着龍海市北、南兩部分的交通任務。兩座泾渭分明的車站,或許是龍海市兩縣合并後遺留至今難得的痕迹,上車站對應的是龍溪縣,下車站則為海澄縣,二者曾經管轄的區域在今日的龍海市内也因此被稱為龍海上、下半縣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1

龍海市分鎮示意地圖

不管是上半縣的龍溪,還是下半縣的海澄,構成他們的主體均來自元、明兩代龍溪縣的三十個都,其中排在最前面的九個都便是海澄縣建縣時的主要組成。然而,早在海澄建縣之前,龍溪縣便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都級單位合并:名義上海澄縣包含了九個都的建置,但實際上卻僅有六個,一都、二都、三都合為一二三都,四都、五都合為四五都,六都、七都合為六七都,八都和九都未作變動。在此五都基礎上,海澄縣從明迄清,乃至并縣後,都在不斷地吸收漳浦縣的饋贈,從而達到今日龍海下半縣的規模,因此将建縣前的五都與今日建置相比較,我們很容易發現他們的不匹配,這就是建置擴展過程再分配産生的影響。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2

龍海下半縣“都”位置示意圖

對于海澄縣最早的五個都,其所轄圖或社的名單被完整地記錄在嘉靖版《龍溪縣志》中,有的社完好傳承至今,有的幾度更名,也有的不複存在,但從大方向上,還是可以還原都的原始範圍,以便後來的社追尋曾經存在過的曆史痕迹。

一、一二三都

得益于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一二三都在範圍上保留最為完整,從龍溪縣設都開始,到1958年整體劃入廈門郊區,一二三都僅在上級單位歸屬上發生變更,其所轄之境被完整延續近千年。

龍志載一二三都共轄十七社,分别為蘇林社、青礁社、澳頭社、登瀛社、嵩嶼社、長嶼社、鄭井社、海滄社、盧漸尾社、東坑排頭社、林東社、馬垅社、渡頭社、沙坂社、鐘林社、石囷社、蘇厝社。其中青礁、澳頭、嵩嶼、海滄、林東、馬垅、石囷等七社名稱未改,登瀛、長嶼、鄭井、盧漸尾、東坑排頭、沙坂、鐘林等七社雖名稱發生些許變化但在傳承上卻延續不斷,僅蘇林、渡頭、蘇厝稍有斷層。按十七社排列順序推斷,蘇林可能位于青礁附近,或為青礁早期六社之一;渡頭可能為溫厝至京口之間某個具有渡口的沿海社,或者是鳌冠和新垵廣大區域的某個位置;蘇厝則為青礁蘇氏聚居地,其地點或為田厝或為山後。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3

龍溪縣一二三都古今地名對照

二、四五都

四五都所轄範圍極廣,涵蓋了今港尾(中銀開發區)、浮宮和白水等鎮。按說,四五都原本隻包含南溪以東、雙魚島以西相對集中的沿江、沿海半島區域,大約在元明交替時期,南溪中遊南側的方田和金鳌等社從漳浦(二十八都)并入龍溪,從而使四五都縱向深入至山區内部,該變遷内容未被地方志記載但卻可通過流傳于民間的豐田慈濟宮碑(元至正)、金鳌楊氏家譜(明洪武)、豐田蔡氏家譜等資料推斷而得。

龍志載四五都共轄十社,分别浮宮社、禾平社、溪東社、高溪社、嶼尾社、陳墩社、際山社、方田社、青浦社、車鳌社。其中浮宮、溪東、方田、嶼尾等四社名稱未變,禾平、際山、青浦、車鳌、高溪、陳墩自然演變蹤迹可尋,分别對應今日的霞寮、際都、沙壇、金鳌、丹溪和丹墩。之所以有的對應自然村,有的對應行政村,主要為龍志所列的社,事實上也非今日社(自然村)的概念,而是類似今天的行政村,隻是有的名稱冠以自然村的名諱,有的則另造名字,如一二三都的東坑排頭社,其社名是有東坑社和排頭社組成,二者也非相連的社,該地僅作為該區域的統稱,剛好可以與今日的石塘村對應上。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4

龍溪縣四五都古今地名對照

三、六七都

六七都合并後雖為一個都的建置,但在範圍上可能是不相連的兩個區塊,造成其隔離的“阻礙”為地處南溪南岸、于1950s才由漳浦縣劃入海澄縣的董浦、三美和山邊三鄉。正因為範圍上的不連續,我們也可以就此推斷六都和七都早先的樣子,六都位于東園鎮,地處南溪下遊西側的峨山附近,從社的位置看,早先南溪入海口應十分開闊,峨山在不遠的過去可能是個島嶼。七都則位于南溪上遊的西岸狹長地帶,今屬東泗鄉。

龍志載六七都共轄九社,分别為排浦社、雙分社、山東社、中禾社、洪埭社、東頭社、漸山社、龍井社、溪坂社,其中洪埭、東頭、漸山、龍井、溪坂等五社名稱未變,排浦、雙分等二社略有差異,但可以很容易與槐浦、雙鳳對應上,至于山東、中禾則需比照乾隆澄志的記載,山東為峨山東側的鳳山,中禾也稱中和,位于東園村與楓林之間,可以近似為東園村。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5

龍溪縣六七都古今地名對照

四、八都

八都位于下半縣的核心區,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是明代月港的中心區域。當水利得到發展後,這裡最能吸引人口的聚集,然而,八都卻未能被曆史垂青,最終分屬于東園、海澄和東泗三鄉鎮。

八都在規模上僅次于一二三都,龍志載共轄十一社,分别為謝倉社、太江社、陳巷社、溪頭社、橋頭社、儒山社、蔡浦社、珠浦社、鹿石社、河福社、溫林社,其中謝倉、太江、溪頭、橋頭、珠浦、河福等六社名稱未變,陳巷、儒山、蔡浦、鹿石、溫林依對照物及澄志名稱演變可與東謝、古坑、蔡埭、茶斜、溫坑等地一一匹配。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6

龍溪縣八都古今地名對照

五、九都

九都與八都一起構成了海澄縣縣城的框架,二者也是早期月港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九都因其相對封閉的環境而能經受住曆史的考驗,仍完整保留為海澄鎮的一部分,甚至在今日已然與石碼融成一片,成為龍海市新城區的新生力量。

龍志載九都共轄八社,分别為橋頭社、祖山社、黃田社、官山社、嶼兜社、美山社、普賢社、候山社。這些社名都未能完整保留至今,甚至在用字上毫無脈絡可尋,好在乾隆澄志為我們留下了重要的線索。橋頭位于龍海橋附近,相當于山後村的港岸,更确切的可能是竹厝馬(也稱戴厝碼);祖山即山後村,嶼兜即仕兜,普玄即普賢,該三社從社名上就可以直接追溯;而黃田、官山、美山、候山則需比照兩本縣志,由其所轄社的範圍進一步确定,分别對應今日的豆巷十八間附近、高坑、黎明、溪北等地。

龍海縣屬于哪個地方(發現龍海下半縣)7

龍溪縣九都古今地名對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