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為什麼對女人來說,包治百病?”
當然,如果再加上珠寶首飾,那就完美了。
如果一家公司既賣包又賣首飾,那它一定深受仙女們喜愛。
1996年成立于廣東的品牌潮宏基(002345.SZ), 最初以設計、加工生産、批發、零售鉑金鑲嵌首飾為主,2014年收購了香港女包品牌“FION菲安妮”,從此開啟了珠寶和包雙管齊下的戰略路線。
雖然賣起了包,但珠寶首飾還是主業,貢獻的收入占比接近90%,毛利率通常在40%左右。
雖然賣起了包,但珠寶首飾還是主業,貢獻的收入占比接近90%,毛利率通常在40%左右。
銷售模式主要有自營、加盟代理和批發,其中自營方式獲得的營收占比最高,在70%以上。
自營方式又分為和百貨商場合作聯營、直接設立專賣店以及通過電商平台直接銷售給消費者。
和加盟代理相比,聯營和自設專賣店需要交納商場運營費、支付租金及裝修費等一系列成本,因此潮宏基線下的開店趨勢逐漸傾向于加盟店。
2020年自營店淨減少73家,加盟店淨增加97家;今年上半年自營店進一步減少26家,加盟店增加34家。目前自營店和加盟店的數量分别為428家和575家。
另一方面,随着線上直播帶貨的火爆以及女性“悅己消費”觀念的增強,潮宏基也加大了品牌宣傳,利用電商平台和社交渠道提高曝光量,提升線上銷量并引流至線下門店進行融合。
今年上半年,線上銷售收入達到4.13億,占總收入的17.98%,同比增長31.79%,數字化轉型也将是珠寶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1、三季報業績
前三季度潮宏基實現營業收入34.49億,同比增長48.87%;歸母淨利潤2.85億,同比增長253.09%。
但2020年業績沒有可比性,如果和2019年業績相比,今年營收提升30%,主要原因在于消費經濟的複蘇、國潮文化的興起以及女性消費相關的“美麗經濟”催熱消費市場。
潮宏基借勢推出衆多東方文化元素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國潮珠寶首飾,在線下快速布局直營店和加盟店的同時,也增加了線上投放量。請明星代言、與特侖蘇聯名、與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進行跨界合作等提升品牌影響力。
不難想到,銷售費用花費不少。前三季度銷售費用開支6.31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4%,占營收的比重達到18%,比行業平均水平7%高出一倍多。
對于零售企業來說,銷售費用的過度投入可能影響淨利率。從近3年年報來看,潮宏基的淨利率都不超過5%。
除此之外,還有利息費用和資産減值因素進一步拖累盈利。
2、疑似存貸雙高
近5年,潮宏基存在部分存款和長短期借款雙高的情況,今年第三季度末仍然如此,存、貸款分别為7.95億和7.51億。
存貸雙高的不合理之處在于,公司有大量資金卻又舉債,增加了利息支出,降低資金運營效率的同時,拖累公司盈利。
過去的利息費用并未對淨利潤造成太大影響,但在2018和2019年,因商譽暴雷引發巨額資産減值、導緻淨利潤大幅下跌時,幾千萬的利息費用就會變成沉重的負擔。
一般來說,存貸雙高最大的風險在于賬面資金的真實性,即使存款真實,也說明資金受限或被占用,因此需要對外借款進行融資。
從潮宏基往年财報中披露的資金受限情況來看,通常不超過1000萬,今年上半年最多達到3114萬,那為何近去年和今年存貸雙高情況異常突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借“新債”還“舊債”。
2016年發行的“16潮宏01”債于2019年7月進入投資者回售行權期,需要付息并回售本金,資金需求超過人民币9億元。賬面資金遠遠不夠,隻好借款償還本金及利息。
2020年同樣依靠借款償還之前欠款,但因為轉讓上海思妍麗實業股份獲得現金流4.75億,再加上日常經營獲得的現金流,導緻存貸雙高的情況。
第二,資金受限、盈利不佳的情況下借款分紅。
2020年新增定期存單6005.97萬,支付保函保證金114萬導緻資金受限;今年上半年定期存單餘額5062.91萬,支付保函保證金和提供質押導緻資金受限3114萬。
并且在2019-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總共隻有2.21億的情況下,潮宏基仍然大額分紅2.67億,錢從哪裡來?還是隻有借款。
要說為什麼大額分紅?還是老生常談的理由。大股東汕頭市潮宏基投資有限公司由廖氏家族控制,同時也是潮宏基的實際控制人。
另外,從股權質押情況也可以發現資金流緊張的苗頭。大股東已質押43.57%的股份,和另兩位股東質押的股份總共占流通A股的15.75%。
除了資金問題,商譽暴雷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3、不可不防的商譽風險
2014年潮宏基支付14.1億收購香港女包品牌“FION 菲安妮",産生商譽11.63億,淨資産溢價570.85%。
且不說超高的溢價率是否合理,産生十幾億商譽卻沒有讓被收購方提供任何業績承諾就非常令人生疑。
當初看好的女包業務僅過了3年就被看衰,潮宏基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确認商譽減值損失2.09億和1.52億,導緻這兩年的歸母淨利潤跌破一億,淨利率隻有2%。
截止今年第三季度,賬面商譽還餘8.06億,相對于每年的歸母淨利潤來說,輕輕松松可以虧掉三年的盈利。
很多上市公司都擅長用此方法,俗稱“洗大澡”。尤其一些藝高人膽大的,一年計提完所有商譽減值,第二年便可輕松上陣,優點是長痛不如短痛,缺點是淨利潤波動極大,可能引來數張問詢函。
4、總結
今年三季報中,潮宏基的盈利情況貌似不錯,似乎能帶來一份滿意的年報,但公司賬面暗藏資金風險。
疑似存貸雙高,提醒投資者要保持警惕,不斷借款償還之前的欠款以及失血式借款分紅都透露出現金流危機。
而大股東的股權質押過高,則說明公司或多或少存在不可控的風險。
考慮到季報未經審計,商譽風險暫時沒有顯露,而經過審計的年報,商譽暴雷的可能性比較大,潮宏基的真實業績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光鮮亮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