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除了具備日常清潔作用,還是一種放松身心、緩解疲乏的事情。
但其實,洗澡也大有講究,如果洗得不科學,反而會對身體産生傷害!
今天,#真的不建議飯後立刻洗澡# 沖上微博熱搜,給大家提了醒↓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内科主任醫師吳永健表示,剛吃完飯後,不建議立即洗澡。
這是因為,飯後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腸,而在洗熱水澡時,會使體表血管會擴張,血液循環會加快,而此時心髒供血就相對不足。同時,浴室又是一個缺氧的環境。
“在缺血缺氧的雙重打擊下,就容易造成心髒病的發作,甚至心肌梗死!特别是過去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更要引起注意。”
除了洗澡這件事情外,吳永健介紹,誘發心梗的不良的習慣,還有吸煙、熬夜、精神壓力大,情緒激動,缺乏運動和肥胖等等。
看完後,網友紛紛表示,原來家裡老人說的确實有道理↓
這是我小時候老人長說的,原來是真的有道理的
小時候我媽媽也跟我說過 但一直不知道原因
這個建議得好!真的會容易缺氧昏倒 已經昏過了
事實上,除了飯後不宜立即洗澡外,醫生提醒,還有一些時刻也并不适合洗澡 ↓
體力活動後
長時間體力活動後,血液循環處于活躍狀态,立刻洗澡會加重心髒和血管的負擔,體質差的人甚至會有緻命危險。
腦力活動後
長時間腦力活動時,大腦對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如果立刻去洗澡,血液會向體表皮膚進行轉移,很可能造成大腦供血量迅速降低,從而導緻暈厥。
空腹時
空腹時,體内血糖水平降低,洗澡讓流向皮膚組織的血液增加,供應腦部血液量減少,可導緻暈倒等意外發生。
喝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髒功能活動,阻礙糖原釋放。此時洗澡時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酒後泡澡,還有睡着後溺水的風險。
誤區一:洗澡水溫越高越好
随着熱水沖洗,全身毛細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擴張了體表的血管,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相對減少,有可能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水溫一般控制在38℃~40℃,這對皮膚的刺激小,使心髒的負擔也相對較小,有助于保護心髒。
誤區二:搓澡必須搓出泥
對于皮膚來說這并不是一種好習慣,搓澡搓掉了皮脂層和角質層,會導緻皮膚變薄、損傷,使其屏障功能減弱,甚至有感染的風險。
可以選用含有保濕成分的沐浴露,手肘和膝蓋等角質層比較厚的地方可以适當使用搓澡巾,身體其他部位用沐浴露輕輕揉搓即可。
誤區三:洗完澡馬上就睡
洗澡會讓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全身血流速度加快,身體會進入相對清醒的狀态,此時往往不易入睡,且容易失眠。
洗完澡後等待1~2個小時再入睡,表皮溫度降低一些後會讓睡眠質量更佳。
誤區四:熱水泡澡時間長
過長時間泡澡人容易疲勞,易引起心髒缺血、缺氧,緻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一般淋浴10分鐘~15分鐘完全足夠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分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