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柳永情感詩詞

柳永情感詩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23:38:43

說起柳永,人們很容易能聯想到他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位情詞高手。因為他寫的詞太有名了,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傳誦着許多出自柳永之手的名句。

如《望海潮》中描寫杭州地理位置與繁華景象的“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滿江紅》中描寫江村漁火的“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

柳永的《八聲甘州》,通篇音律諧美,随便一句都是蜚聲詞壇的佳句,如“對潇潇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傾杯》中的“鹜落霜洲,雁橫煙渚,分明畫出秋色”,描繪的則是一副如詩如畫、意境高遠的江南風景水墨畫。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

這些不勝枚舉的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優美句子,依舊影響着人們對語言的審美和對藝術的感知。其實說到柳永,有三件事情是不得不說的

第一件是柳永的風流韻事。柳永在世時,他填的詞不被當時的主流認可,但是他的詞卻深受青樓歌女們的賞識,柳永在她們中間有着很好的口碑,他也與歌女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柳永去世後,很多青樓女子還到他的墳頭時時祭掃。

明代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有一篇《中名姬春風吊柳七》,詳盡地講述了柳永在浪迹青樓時,與幾位歌女相識相愛,并以他們的愛情為藍本,填寫了一曲曲動人心扉的情詞的故事。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2

第二件事情是柳永與晏殊之間的故事。柳永因作了一首《醉蓬萊》的詞,因詞中措辭使用不當,而觸犯了宋仁宗。柳永就到當時的宰相晏殊跟前求情,希望将他改官,晏殊卻問柳永,你最近是否還在填詞?柳永說跟您一樣,還在填歌詞。晏殊随即說我作的歌詞,并沒有像你“彩線慵拈伴伊坐”這樣豔情的低俗的歌詞。柳永聽了,心中不是滋味,隻得告退。

其實,這件事情說明了,柳永的詞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是不被認可的,他們認為柳永的詞太俗氣了,隻适合在青樓傳唱,與士大夫的品味有所不同。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3

第三個故事是“凡有進水處,即能歌柳詞”。南宋詞人葉夢得記載,他在丹徒任職時,見到一位從西夏出使回來的官員,這位官員對葉夢得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葉夢得生活的時代距柳永生活的時代已有近百年,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柳永的詞經過時間的沉澱,依然深受人們喜愛。柳永的詞熱度不僅沒有衰減,更沒有消失在曆史長河中,反而随着時間的流逝愈發體現出生命力和價值。

這從一方面說明柳永的詞通俗易懂,易于風行,盛行于市井巷陌,另一方面說明柳詞傳播很廣,流行程度很高。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4

柳永,一位專注的詞人,一位将情感訴諸于筆端的詞人,他譜寫出了一曲曲音樂諧美、動人心扉的歌詞,他的情詞因為寫出了人類情感中最真實的一面,因而極其容易起人心底強烈的共鳴

離别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柳永一生漂泊,他對于離别的體會是格外深刻的,所以他筆下的離别更具有了一份傷感的力量。

多情自古傷離别,柳永筆下的離别主題被他用細膩的筆法寫進了這首《雨霖鈴》中: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5

《雨霖鈴》,是一個很經典的、古老的詞牌名,據《明皇雜錄》記載,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一行離開長安,來到川蜀一帶,他在途中聽到雨中傳來的鈴聲,突然想起了楊玉環,一時情不能自已,于是他模拟雨中鈴聲的節奏,譜寫了一首惆怅凄恻的《雨霖鈴》,以寄托自己心中的情感。

柳永充分利用這一詞調聲情哀怨,篇幅較長的特點,在唐玄宗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首雙調慢詞《雨霖鈴》,全詞将傷離别的情感抒發得委婉纏綿,凄恻哀怨,可謂盡情盡緻,讀來扣人心弦,令人蕩氣回腸。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6

詞的上片寫他與一位熱戀中的女子離别時難舍難分的情狀。最開頭的三句從離别的場景、離别的地點、離别的時令三個方面進行了描寫。

《禮記》中關于節序時令的一章中有句話“孟秋之月,寒蟬鳴”。這與柳永說“寒蟬凄切”在時間上大緻是吻合的,由此可以得知離别的時間在農曆七月中。

柳永将極具季節鮮明特色的寒蟬聲融入詞中,以物候現象恰如其分地突出了季節時令,也為全詞傷離别的主題做好了情境的鋪墊。

然而詞人并不是隻對自然景物的鋪叙,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環境的渲染、融情入景多種手法的同時運用,将離情别意烘托了出來,傷離别的氛圍自然而然地營造了出來。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7

秋季是一個讓人格外傷感的季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悲哉,秋之為氣也”的思想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對秋天的感慨——悲秋,成為了古代文人墨客不遺餘力去抒發的共同情感。

在柳永的筆下,此時的秋意漸濃,放眼望去是一派蕭瑟的景象,加之天氣接近傍晚,暮色陰沉,這樣的景色在一場讓氣溫明顯下降的秋雨之後,更增添了一股耐人尋味的傷感。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8

在靜态的景物的描寫中,一聲聲凄慘的寒蟬的鳴叫聲,更準确地傳達了這種悲秋的凄涼況味。在一靜一動的描寫中,詞人的所見所聞,處處透露着凄涼的意味。

前三句通過步步為營式的景色的鋪叙,也為後兩句詞人的愁煩心虛和時間上的不得不離别的的設下伏筆。

他們分别的地點就在都門外的長亭,長亭送别是由來已久的傳統,長亭送别是非常有儀式感的送别。戀人在這裡為他擺下送别的酒宴,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意興闌珊,他對眼前的酒宴毫無興緻。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9

因為詞人的思緒正專注于傾聽戀人所說的“留戀處、蘭舟催發”。試想一下,一邊是戀人舍不得詞人就這樣匆匆離去的一抹溫情,一邊又是時間上已不允許再多留片刻的舟船即将出發的催促。此情此景,此情此境,這樣的情感波瀾讓詞人情何以堪呀。

其實這七個字雖然出自戀人之口,是對戀人的語言描寫,寫法上又屬于側面描寫,但恰恰是從這一側面描寫中,将詞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淋漓盡緻地勾畫了出來。

柳永以精練的、寫實的筆法刻畫了典型環境與典型心理:戀人口中的“蘭舟催發”,用平直的語調突出了離别時間的匆匆和緊迫,雖然不是含蘊纏綿的歡愉,但就是這種平直更加顯得真誠,更能看出他們平日裡感情的深笃。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0

詞人與他相戀的,并深愛的女子“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淚水是人的情感的外在表現,是情感的流露,他們舍不得就此分别。

那麼詞人凝噎在喉的是什麼話呢?“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是他的内心獨白。因為詞人想到了今天的分别之後,他們兩人之間将便隔着千山萬水,有時空上的阻隔,想再見一面或許真的很不容易了。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1

因為在古代的交通與通訊情況下,這樣的分别預兆着以後見面會很難,甚至從此天各一方,再度重相逢的事情或許會很遙遠,或許就成為了一生的奢求與渴盼。

在廣闊遼遠的空間裡,在跨越星辰的時間中,充滿了如此濃密深沉的、如蒙蒙細雨的煙霭,離别的傷感,惆怅的心緒,都是極容易引動人的情感的。

唐代詩人崔颢《黃鶴樓》中的“煙波江上使人愁”,正如柳永筆下的“暮霭沉沉楚天闊”一樣,雖然是不同的場景,但相同的意境,都很好地渲染了愁情。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2

張學友在《祝福》中用深情的歌喉将離别的感傷抒發得淋漓盡緻:

傷離别

離别雖然在眼前

說再見

再見不會太遙遠

若有緣

有緣就能期待明天

你和我重逢在燦爛的季節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3

傷離别,這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離别的感傷是亘古不變的,隻不過每個人表達感傷的方式不同而已。

柳永說“多情自古傷離别”,這是人類情感的普遍認識,是人類離别情感的共鳴,也是柳永用藝術化語言表達出的人生哲理。

随着柳永用低沉哀傷的語調唱出“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句時,全詞傷離别的主題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當離别發生在這個冷落凄涼的秋季夜晚,那萦繞在詞人心頭的、潛藏于心中的、不忍說出口的離情别緒就格外地強烈了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4

緊接離别的傷感曲調,詞人又對舟船中即将度過夜晚旅程展開了想象,伴随着深幽曠遠的旋律,浮現在詞人眼前的是這樣的一幅凄清的場景:酒醒夢回時分,舟船徐徐地停泊在了岸邊,此時天色微明,曉風吹拂着岸邊蕭蕭的疏柳,夜空中一輪殘月懸挂在楊柳梢頭。

整個畫面充滿了凄清的氣氛,離别後的羁旅之情,清幽空曠的景緻進一步加深了離别時綿綿不盡的傷感與愁緒。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5

結尾四句,詞義從都門外長亭邊的送别場景中跳脫出來,顯然是詞人運用了一筆蕩開的寫法,在藝術表現上構成了另一種情境。

因為這四句之前的所有描寫都是以景寓情,這四句則不同,完全是情感的抒發。詞人回想起他們熱戀時度過的每一天,那是歡聚歡笑的每一天,是充滿快樂、甜蜜、與幸福的時刻。

可是一想到分别之後,在每一個與戀人分開的日子裡,即使有良辰好景,也是興趣索然,意趣闌珊。

這樣的日子不僅僅是一天,或許就是經年累月,這隻能讓彼此間無盡的思念與日俱增,隻能徒增煩惱惆怅而已。或許想念也是美好的,詞人隻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6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在這悲情的一問中,包含着多少情愫呀:與戀人初相遇的喜悅,與戀人相知的甜蜜,相愛的幸福,相伴的溫馨,花前與月下的浪漫,戀人的溫情款款,戀人的似水柔情,無一不讓詞人刻骨銘心。

在這一問中,在愁腸百轉千回中,從詞人心底迸發出來的激情難耐中,詞義戛然而止,詞人心中激起的情感依然回蕩。

柳永情感詩詞(自古多情傷離别)17

這猶如懸崖勒馬的畫面,雖然用盡了極大的力量收住了駿馬的奔騰态勢,但馬蹄騰空而起的氣勢卻未曾消減;這好比一瀉而下的瀑布,經曆百轉千回的流淌,在即将落下去的那一刻,反而呈現出視覺上的落差美。

這也好比一場音樂會的演出現場,演奏者們在指揮家的引領下奏出了諧美的曲調,在經曆了一連串流暢的指揮後,他手中的指揮棒突然停住了,演奏者也如同時間停止了一樣,他們不在彈奏,隻有餘音還回蕩在音樂大廳的上空。

柳永的這首傷離别的情詞,通過大量情與景的鋪叙,将離别的主題一步步的加深,一步步的升華,直到最後一刻,才将無盡的傷感推向了極緻,正所謂“曲終阕盡,餘弦更興”,讀來扣人心弦,令人蕩氣回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